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

[db:作者]  2013-10-2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在实习车间实习。(资料图片)

    黑龙江工程学院“丰田班”学生在实习。(资料图片)

    黄淮学院的“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室。(资料图片)

    钦州学院师生在海上采集标本。(资料图片)

    编者按: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地方高校向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总结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办学育人经验,全方位展示地方高校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和丰富成果,多角度呈现地方高校面向经济社会需要、依托产业行业、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型发展之路,本报将不定期开辟专版介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请广大读者关注。

    重庆科技学院:校企共推“双主体”合作教育

    合校升本9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发挥依托行业的传统优势,着眼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在探索中思考定位,在实践中凝练特色,初步走出了一条服务“两业两域”(石油冶金两大行业,重庆地域和安全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发展之路,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确立了“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建设“以工科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向社会清晰地传递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追求,而“着眼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转型特色发展”则是落实整个战略规划的“题眼”,是战略突破口。

    高校的办学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专业特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形成服务地方(行业)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学校依据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围绕“两业两域”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实现服务能力的转型。

    依托石油冶金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石油冶金作为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行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对不同人才的需要。为此,学校抓住两大行业振兴发展之机,突出特色,服务产业,对传统优势专业进行重点转型建设,构建了集地勘、钻采输和化工为一体的石油石化类学科专业群和以钢铁冶炼、材料成型为一体的冶金类学科专业群,进而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使学校服务两大行业的能力明显增强。

    立足重庆需要拓展学科专业群。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重庆市的能源、材料、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也面临提档升级和旺盛的人才需求。学校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已有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优化布局,拓展了机械与电子、生物与材料类学科,既使石油冶金类学科专业得到加强,又使学科专业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密切。

    服务国家需求构建新学科专业群。学校利用长期依托石油冶金行业办学,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形成的优势和条件,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举办了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科应运而生。

    培养人才是高校首要的基本职能,是高校发展的百年基业,也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立足于“培养企业一线的现场工程师”的应用型人才定位,着力于产学合作,毕业生不仅强化了实践动手能力的传统优势,而且增强了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校企共推“双主体”合作教育。一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聘请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建设,合作构建“双主体”共同培养本科学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二是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在校内,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石油、冶金、化工、安全等四大教学科研综合平台;在校外,建设了3个“国家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47个实习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采取四项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实施青年教师“三种经历”计划,先后有近200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二是实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核和实践教学资格认证制度;三是注重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硕士、博士到校任教;四是直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和职业资格的教师占专业教师的近45%。

    产学合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与产业界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了“五结合、五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体系设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重点考虑岗位实际需求;基础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培养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校企合作培养、工学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严欣平)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瞄准交通产业发展

    自本科办学以来,黑龙江工程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产学合作为途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突出工程文化教育,着力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

    学校主动适应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着力建设交通运输工程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强化交通测绘等专业内涵建设,为行业产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交通产业的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瞄准行业前沿。根据龙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冶金行业产业需求,适应黑龙江省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和“数字龙江”工程等实体经济的需要,学校开设了交通测绘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根据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交通行业产业的需求,学校从提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升专业素质入手,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为牵引,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学校深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力度,构建了目标化、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不断将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协同育人。学校先后与10余家世界500强国际大公司开展合作,共建了“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企业的技术和文化引入校园,并将学校的教育延伸到企业,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还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生产环境,将专业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开展校校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学校与厦门理工大学互派交换生,双方在对方学校的优势专业学习;与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3+1”模式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项目。通过校校合作这种模式,实现了两校的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开展工程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文化素养。学校建设了道桥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测绘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和汽车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把工程文化教育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始终受到熏陶。

    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应用项目研究。学校与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建设了“寒区道路工程技术”和“汽车运用与智能交通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寒区公路施工及养护新技术新材料”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面向寒区交通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在寒区道路病害与防治技术、载运工具运行品质与故障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智能化检测等5个稳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方向,开展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学校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对交通工程、汽车制造、汽车维护等急需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协调机制。为黑龙江交通行业培养师资力量,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措施,已经初步形成了“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立体化培养以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多元化教育体系,为黑龙江省培养了数千名急需的交通人才,为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叶树江 吴彪)

    黄淮学院:产教结合培养应用技术人才

    近年来,黄淮学院牢牢把握应用型办学定位,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办学”五大发展战略,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深度务实合作,推进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逐步探索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地方高校转型提升,创办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把构建组织有力、协调有道、功能完善的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作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保障。

    合作发展联盟本着“合作、共赢、发展”的宗旨,坚持互惠共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团队培养、项目开发等合作,力争形成团体优势,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动、联结与共享。为了保障联盟的有效运作,学校与合作单位建立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服务社会为首要任务的导向机制,制定了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的约束机制;构建了从经费到机构健全的保障机制。

    经过制度建设和完善机制,校企合作也由自发分散状态进入到自觉集中状态。学校先后与165家企业行业单位共同组建了合作发展联盟,不仅推进了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同时彰显了学校“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学校把产教结合作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以此带动培养方案的建设与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法改革,构建了“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行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的调整、优化,参与专业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在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学校先后调研了200多家企业,邀请了96家联盟单位参与方案的修订,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

    合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规格,学校重组课程体系,让企业全面介入教学模式改革,使教育培养由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教学实施主体由学校一元转变为校企双元。在教学内容上,及时引入企业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法,做到“教、学、做、评”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

    教师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导者,也是应用技术人才教育的实践者。学校全面实施以“151”人才工程为核心的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应用技术型教学团队。

    实施“双聘人才引入计划”。在学校、院系两个层面从行业企业聘请100多位国内行业专家、企业能手担任兼职教授,实现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

    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机构,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实践,支持教师考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激励教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实施“创新创意教育种子师资培训计划”。选派业务骨干组团赴境内外合作院校进行创新创意教育培训。从2010年至今,先后派出3批60余人次参加。

    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围绕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依托重点学科专业,积极开展与企业、行业协同创新,共建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先后与3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了“桥梁隧道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26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18个校级研究所。

    建立学生共享协调平台。学校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全程深度参与各类项目设计、研发和制作。

    校企协同创新使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助推、服务和辐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景照辉 介晓磊)

    钦州学院:推动办学转型服务广西海洋经济

    21世纪初,广西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区位条件,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海洋发展战略。2006年升本后,钦州学院紧紧抓住广西实施“海洋强区”发展战略的机遇,努力向应用型、区域性的特色本科院校转型,以开设海洋专业、发展海洋高等教育为切入口,实施学校的办学转型发展。

    一所地方高校能否存在和发展,关键在于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要想有所作为,学校就要在服务地方上下功夫,发挥区位和地理位置优势,主动承担起为广西培养海洋人才的重任。为适应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洋经济发展,学校领导果断决定啃下海洋类人才培养这块“硬骨头”。2007年,学校开设了“轮机工程”专业,为广西培养海洋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转型进行了办学实践;随后又开设了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类专业。学校通过开设海洋类专业,打造海洋性、地方性特色,推动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实施办学转型发展。

    加快全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办学转型的实现。几年间,学校根据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除开设轮机工程、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类专业外,还积极稳妥地增设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方向。通过“学科建设融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促学科建设”的学科专业互动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办学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海洋交通运输学科专业群”、“海洋科学学科专业群”。

    为了办好海洋类学科专业,学校内培外引,实行挂职锻炼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行优厚待遇引进涉海学科人才,建设与海洋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轮机实验实训中心”、“航海实验实训中心”和“海洋科学”等海洋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保障海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硬件。学校建立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为主体的海洋类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2011年,学校“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国家海事局专家组的初次审核。学校融合多学科资源和各方面的资金,建成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和“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夯实了发展海洋类学科专业的基础。

    为了办好涉海学科专业,学校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项目,联合培养人才。例如,学校与广西海事局达成“航海教育和船员发展合作协议”,借助海事部门的业务咨询指导和帮助,建立了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船员培训中心,成为广西首家具有22个海船船员培训项目资质的机构;与地方海洋局共建海洋科学实验室,扩大了教育教学资源;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广西科技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施“3+1”订单式人才培养。既助推了办学转型的速度,又增强了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使学校海洋类专业建设与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断提高。

    目前,钦州学院实施办学转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海洋特色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海洋科学”被确定为省级紧缺人才专业;“轮机工程”、“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等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涉海专业的“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港口物流”等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学校与广西沿海海洋、海事部门和科研机构、企业结成了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了“钦州湾生态环境本底数据调查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等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和开发的课题研究;共建海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18个,在涉海人才培养、海洋学科建设、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彰显了学校“海洋性”的办学特色。(黄家庆)



/jiaoyu/zatan/2019-08-28/1978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