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夫尔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记者日前在新疆喀什市第十八小学,听到少数民族孩子们在教室里唱着这样的儿歌。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儿歌,而是语文课文。
为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深圳援疆教师张东海把《语文》里的诗词及简短的课文作曲编成儿歌,在音乐课上教学生们演唱。张东海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到喀什支教前,是深圳市南山区同乐中学音乐高级教师。今年2月,他作为深圳市第五批援疆支教队的一员,来到喀什市第十八小学任音乐教师。
张东海说,教学生涯中遇到各种难题,都没“语言障碍”这么棘手。课间他和同事交流,发现也存在这个问题。这个教学难题该怎么解决?张东海开始思考,用什么方式才能增加这些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呢。在一次音乐课上,张东海跟学生们讲诗词和音乐的相同性,一名学生问:“张老师,语文课本里的诗歌可以唱吗?”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东海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把课本里的诗词谱成儿歌,“唱”课文不是比读课文更有意思吗?
利用业余时间,张东海为语文教科书上的课文谱曲。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一年级《语文》课本里60多篇诗词及简短的课文全部变成了歌曲。“能谱的我都谱上曲了。当然,这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曲子一定要优美动听,富有儿歌的特点。”张东海说。
学生热合曼·买买提说:“张老师的语文课最有意思了,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学会了语文知识,过去因为听不大懂讲解,害怕上语文课,现在不再害怕了,而且很喜欢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