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磊
“劣币驱逐良币”,本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现象,但如今,我们用来描述教育之怪现状,却恰如其分。10月21日,有媒体报道,四川成都某小学宣布取消六年级的“补课”,给学生以自由,还教育以本然。这原是件令人拍手称快的好事,却不想,一石激起千层浪,从驾轻就熟的满灌满讲到彻底放手的甩手掌柜,学校态度的180度转弯,令学生和家长猝不及防。失衡之下,前者一脸失望;失算之余,后者满腹牢骚,以至于联名“按手印”要求复课。
老子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在这场“逆淘汰”中,教育的“善”与“恶”、“美”与“丑”几乎被完全颠倒,真叫人有点看不懂。此次事件,尖锐地让人看出时下教育的尴尬现状:继续大行应试之路,于理于情,都不可持续,已走到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十字路口;改走素质之路,习惯势力、利益集团又寸土不让,乃至一哭二闹三上吊,穷尽阻挠之能事,也让人纠结万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恐怕是很多即便仍保留着教育良心的人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和处境。
“停课事件”中,在家长和学生看来,有两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一,如果仅仅成都某小学取消“补课”,但别的学校坚持“涛声依旧”,由此产生的成绩落差如何弥补?第二,即使以本校计,同在课余时间,有实力的家庭给孩子请家教辅导,没实力的孩子眼巴巴地望着,日久天长,肯定彼此分化。这不是人为制造新的不公平吗?
将心比心地看,这两个疑问,自有它逻辑上的合理性,但如果能跳出浅薄的“升学”、“就业”等功利角度来看,却依然是站不住脚的。从“教育即生活”和“从做中学”的杜威思想来说,真正地还学生以切实的生活场景、真正地在个人经验中以“真问题”的探究方式实施教育,我们才可能培养出一个人的真性情、真态度和真思想。培根说,我一切有用的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的。这里的“自学”涵盖了课外生活、课外兴趣、课外探索等一切的真义。只有解放了“手”,拓展了学生自我感知世界的时空范围,教育才能健全人和发展人。
于是,我们知道,就教育的本意来说,其绩效性绝不是靠打疲劳战、拼记忆力来评定的,补越多的课,将学生弄得越像陶行知先生讽刺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那样,究竟何苦来哉?如此的学生,就是上了名校、拿了高薪,试问又能如何?去年5月,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考‘状元’有137位,至今无一位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或国际大师。”
所以,真正按教育规律来办事,回到教育的“人之常情”上来,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做的。不矮化“应试教育”,不神话“素质教育”,而是在两者的“和合相生”中,走出一条新路来,这或许才是更有意义的工作。
该小学的勇气是可嘉的,当地的金堂县教育局是有底气的,包括在此次事件中,也有不少的学生和家长支持新政的出台,可见,“德不孤,必有邻”,真正对教育看得远、看得透的人总是可以宽慰和鼓励我们,使我们得以在这个扭曲的、异化的、“以妄为常”的大环境中感受到力量和信念。
不过,恰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醒我们的:错位的爱,也可能成为恨的开始。当我们在施行一件正确的事情时,用的却未必是正确的方法,结果也可能适得其反。此次成都某小学的“停课”举动,因涉及面广、对象敏感、社会影响深等客观因素,如果在事前充分地征求意见和沟通,做到广纳群言,求同存异,阶段过渡,同时提出一定的“补偿方案”(如提升课堂质量、追踪课外学习等),将赢得一个明显的缓冲带,所受的压力也许就不会这么大了。
不管怎么说,在教育遭遇逆淘汰的关键期,当我们把持好“定力”,配以适当的智慧和方法,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披荆斩棘时,我们的孩子和未来必会感激于这个时代的这一群人。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