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爱与创造:学校教育的新主张

[db:作者]  2013-10-3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论坛之外的交流

    10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以“教育:爱与创造”为主题的教育论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中外名校长,他们在北京新英才学校展开了一场有关学校教育如何爱与创造兼得的智慧对话与碰撞——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董事长、校长蓝春:

学校教育的原点应从这里出发

    “爱与创造”绝不仅是写在纸上的主张或空谈,而是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主张、推动教育改革的主张。

    当下社会,大家都关注教育、讨论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太重要,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的教育还有不少不尽人意处。

    我经常痛心地看到,有些教育者常常一边喊着素质教育,一边用分数算计着学生的成败;学生在繁重课业压力下连正常的睡眠都得不到保证;无奈的家长虽明知弊端却也不得不把孩子送去接受分数至上的残酷竞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目标意识、奉献精神等素质的发展。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者,我不能心安理得。而当我自己都没有迈出改变那一步时,又有何资格指责他人之过?每每想到教育的现状,我都深深感到,这不是别人的事,这是我必须身体力行的事。

    在思考“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赋予学生怎样的素质?这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认真反思和面对的问题。

    我认为,素质教育就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对于“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这个问题,新英才学校有自己旗帜鲜明的教育主张,即“爱与创造”的教育理念。爱与创造是新英才学校多年教育实践和思考的成果,并且已经开始把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和主张转化为踏踏实实的教育行动。

    13年前,我在厦门英才学校担任校长。那时的厦门英才,汇集了福建沿海不少富家子弟。为了让学校走上正轨,学校先后换了6任校长。这么一所让历届校长头疼的学校,最终在我手里“活”了起来。

    为什么?做校长后,我会对学校每一个迎面走来的学生问好,迎接他们的目光。我深知,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爱,最好的方式就是首先要去爱他们;被爱浇灌成长的幼苗,抽出的一定也是爱的枝条。正因为爱,让厦门英才学校真正成为一所培养英才的地方。2008年,我开始担任北京新英才学校校长。我发现,教育需要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国际趋势、需要对教育的大环境有觉察力。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也是中国教育转型的一个时机,我们不能满足于学习过去的知识,而要学习如何面对当下和未来。

    我非常荣幸地收获了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育团队,在共事过程中,他们不断地给我感动和启发,使我对创造力的教育有了更深刻地体悟。

    有一个叫刘毕诚的学生,曾经在北京新英才追逐自己的梦想,他的成长经历充分体现出“爱与创造”的教育理念与主张。15岁时,刘毕诚曾去美国留学,但遇到的各种困难很快迫使他回到国内。回国后的刘毕诚在寻找学校时处处碰钉子,直到我的同事李放大博士与他面谈后认定,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新英才可以帮助他。李博士发现刘毕诚喜欢手工、注重细节,对机械工程感兴趣。就是从这份热爱出发,新英才学业生涯规划教师为他设计了一条个性化成长道路。在此指导下,刘毕诚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的新英才教育滋养,刘毕诚追求卓越的品质得以显现,也确认了机械工程是自己的真正所爱。最终,他以优异成绩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录取。这就是新英才教育的成功,也是“爱与创造”理念的成功。新英才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业规划,由资深教师在专业选择及职业规划上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专业与最满意的学校,并且注重品格养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关注世界、立足全球的国际公民。

    我一直相信,正确的教育是“授之以渔”。我们的教育一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爱与创造的能力,有了这两样,学生就有了获取知识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爱与创造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特性,我把它形容为推动世界发展的两只无形的手。这两者之间,也遵循平衡之道,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类在向前追求的时候,往往忘记了从哪里起步。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用爱与创造的理念教育每一个学生。

    “爱与创造”绝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主张或空谈,而是我们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主张、推动教育改革的主张。近些年,我越发喜欢回头看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越发喜欢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发现,“爱”和“创造”才是中国教育的原点,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原点。

    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校长卢慧文:

做一所有机的学校

    如果学校有30种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那么就可能有接近70%、80%,甚至90%的学生获得很好的自信。这是我对“有机学校”的一种理解。

    跟世界上很多学校不一样,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由中外校长共同管理,校园里有很多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学校每天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探讨在教育领域或其他一些领域当中的冲突与融合,这会使我们产生许多创新的想法。

    为了准备这次论坛发言,我跟我的几位外方搭档都有过讨论,其中一位是美国人,一位是英国人,还有一位是爱尔兰人,我们已经合作了很久。但是当讨论有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这一话题时,我们往往不能够一致。

    当讨论创造力培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学校还能做些什么?包括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在讨论,应该投入什么样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还要做点什么呢?正如一些嘉宾所言,孩子的创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假如当一代人、一批孩子都丧失了创造能力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长期、系统地做了一些什么,使他们丧失了这种能力。也许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应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减少一些什么,而不是再去增加一些什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或许,我们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说法改一个词,叫做维持学生的创造力,或者更极端地说是学校教育不要破坏了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平时中外校长在共同管理一所学校时思维上的差异。我们一直在想要加一些什么东西来帮助学生,而他们则更多在考虑怎样减一些东西,使学校教育在一个更加自然的状态下来帮助学生成长。

    今天我想要表达的,就是怎样做一所有机的学校。查了一下百度,对“有机”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有一条解释是“以最接近自然的成长方式减少人工的化肥”,比如说有机蔬菜。如果要做一所有机的学校,我们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些什么呢?举一个例子,关于学校创设的多元课程选择。大家由此可能简单地直接想到选修课。仅就选修课而言,中外校长也常常会有分歧。比如在课程安排时,我们通常会在小学阶段把选修课放的多一点,因为觉得这个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不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考、高考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就会压缩学生的选修课空间,整个学校就会有统一的课程去应对必须要面对的统考。而外方校长则认为,在学生年龄还不足以完全具有选择能力的时候,学校应该给他们更多通识性的艺术、音乐和体育等教育。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学生选择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分辨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到高中阶段,可能将近有二分之一的课程都是可以选择的。因此,在同一个学科中,学校必须通过分层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比如高中数学,学生可以选择最简单的个人理财,也可以是最难的微积分,从而使在数学上有不同能力取向的学生获得不同机会。同样,在一个学科群中,也可以进行分类。比如说音乐课,学生可以选择学声乐、器乐、音乐欣赏或者舞台表演等,这样也就给了不同兴趣取向的学生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

    作为校长,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到了初中和高中,倘若请一个学生在众人面前演唱一首歌是非常困难的,但他或许愿意用乐器或其他一种舞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所以丰富的课程选择,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有研究表明,如果在一所学校只开三门课,比如语数外,那么可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在这些学科取向上获得自信。如果学校有30种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那么就可能有接近70%、80%,甚至90%的学生获得很好的自信。这是我对“有机学校”的一种理解。

    另外,“有机”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相互之间有关联的生命体。这种结合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表现为跨学科的、综合主题的课程。比如,在国内的课程中,地理、社会和科学学科可以共同来探讨中国人口迁移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话题。所以,我们希望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学校和国际资源之间都能有一个很好地结合,而不是把学校仅仅孤立成为教授单科科目以帮助学生应考的机器。我们希望在学校教育当中,通过把学校的围墙打通,利用一种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更好地跟社会、跟学生未来的生活联通。

    澳大利亚中学校长协会会长 雪莉·葛提根:

学校教育要放慢脚步

    教育中的爱体现为关注学生心智成长。学校教育要放慢脚步,多聆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感受,才有可能理解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心中所想。只有在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学校才更容易引导、启发和教育他们。

    学校教育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哪些地方呢?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技能或某一方面的天赋,这就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东西。学校要给学生这些天赋一个被发现的机会。只有认真聆听学生的感受,才有可能发现他们对哪些东西更有兴趣,进而知道应创造怎样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所长,这样,自然而然便有了创造。

    每一个人都有创造力。学校教育要做的,就是通过努力,让学生把这种创造力付诸实践,直到其价值最终得以显现。我们这个时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点燃每个人体内创造力的火炉,并使之旺盛燃烧。

    可以想象,未来共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提出挑战的人,第二种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人,还有一种是只会眼巴巴地期待变化的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三种人中的哪一种?你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将会深刻影响到你的教育方式。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领导学院院长 加卡·埃尔瓦:

学校应致力形成鼓励创造的氛围

    “创造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

    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是能提出问题的人,并且有勇气去寻找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肯定创造力在教育中的价值,就等于打通了一条进入社会的通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信自我是学校教育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西卡森特米哈伊曾提出:“创造力可以是行动,可以是创意,可以是成果。它们可以刷新、拓展我们旧有的认知范畴。”怎样才能把创造力转化为创新行动?对孩子而言,玩耍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学龄孩子开始喜欢在一定的规则和制度中玩耍游戏。通过做游戏,孩子能学到一些基本技能,并且开始明白,竞争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之下进行。这时,学校便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营造学生发展创造性的成长环境。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产生创造力?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学生创造力需要安全感、支持和自由。另外还应了解,创造力会被一些教条、规则还有过度的考试压抑。

    如此看来,学校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形成鼓励创造的学习气氛。创造建立在积极和鼓励的态度上,创造需要信任、互相支持和开放沟通。建设一所有创新性和包容创造的学校,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和相互学习。

    英国中学校长代表 卡梅尔·汉尼夫:

创造力需要师生共同唤醒

    我们学校组织的文化节和义工活动,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共同感受学校生活的多样性。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创造力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唤醒;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要有适度的刺激来激发。优质课程一定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的,但要完成这些课程,需要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提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更有计划性,而且要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小组作业和创新技巧;此外,要细致记录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全球校长联盟会员、欧洲教育协会副会长 奈丽·古埃尔:

学校教育须明晰究竟要改变什么

    由于就业率持续走低,欧洲很多社区的学校都出现了学生退学情况。很多法国校长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他们更加关注学校的人力资源部门,强调提高校长的领导力。对于教学,我认为应提倡“标杆学习”。“标杆学习”并不是指不断地复制标准模型。它首先是要帮助学生批判性地分析自身状况,另外还要帮助他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其难点在于,学校教育一定要弄明白——“我们究竟想要改变什么”。

    荷兰中学校长协会会长 思尔德·斯拉格:

学校不应是一架生产机器

    荷兰人骨子里就有反对独裁主义的基因,他们有很强的自治意识。这直接导致我们的学校没有等级。我非常欣赏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一句话:无为而治。

    学校不应该是一架生产机器。学校应传递给学生的是哲学或者人生道理,教给学生的是合作而非竞争。学习应成为一种经历,其中有三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得到智慧,第一是思考,这种方法最体面;第二是模仿,这种方法最简单;第三是切身经历——这是一种更磨砺人生的方法。

    加拿大多伦多韦克斯福德艺术学院 玛格丽特·卡尔:

应让学生更多从实验中去学习

    “创造性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创造性教学是教师使用各种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指的是鼓励学生要创造性地去思考,让他们从实验中学习。以数学为例,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程序为:逻辑推理和试验、反思、选择工具和计算策略、联系、表现以及沟通,最终是问题的解决。

    南非比勒托利亚大学 约翰·贝克汉姆:

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

    南非有一套包括法律保护和鼓励实践的保护创造力的方法与体系。南非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其中包括艺术创造和学术自由、调查自由。

    我们建构了一个创造力模型。这个模型共有三层。第一层是需求意识,第二层是发展需求,第三层是生成产品。需求意识指的是,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对自己所在社区或是生活中需求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进入到第二个层级。此时需要团队设计和领导力测试。之后,我们走到了最高层,即生成产品。这就是创造力产生的整个过程。

    从最基础的第一阶段看,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创造力产生的第一步。

    专家点评

爱、创造与教育

    ■陈玉琨

    中国先哲孔夫子有句话“仁者爱人,智者不惑”。本次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教育:爱与创造》中外名校长论坛,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校长,他们是仁者,他们是智者,所以这一次会议是仁者和智者的对话。

   爱究竟是不是人的本性?有人说爱是人的本性,动物也知道爱,人来自动物,老鸡会爱小鸡,老鹰会爱小鹰,这是天性,所以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自然界还存在一个法则,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老鹰吃小鸡,似乎爱并非是动物的本性,那么也就不是人的本性。人不同于动物,人的进化史称为文明史,就是一个不断摆脱野性、摆脱兽性的历史。人希望世界更加和谐,所以我们需要爱。那么什么是爱呢?从中外校长的对话中可以概括出一点:爱就是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保护环境。

   本次论坛,中外校长对于创造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为什么教育要把创造作为自身的目标?无疑,创造是人的需要,是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对人本质特征的确定。只有自我实现,人活着才有意义,否则人和动物没有多大区别。值得欣慰的是,与会者都认同这个观点:享受生活首先要学会享受创造,创造的过程使人聪明,创造的结果使人愉悦。

   “为创造的教育”决定了教育本质是传递智慧的过程,教育借助于传递这样一种载体,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创造性精神普遍缺失。人们总是在关注昨天的、现成的知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途径,在课堂上能够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所幸,今天有这样一种中外校长的对话方式,在研究和探讨这样的话题,从而使我们的学校和教育一方面充满爱,另一方面又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充满着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

    (本版图片由北京新英才学校提供)



/jiaoyu/zatan/2019-08-28/2011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