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他放弃在城市当记者的诱惑,毅然回到家乡当教师,只为争一口气——不羞辱学生,照样能够当好老师;而之所以选择当班主任,更是由于一种“庸俗的愿望”——不管学生有没有出息,毕业后一谈到你,都说那是我班主任。那么,当年这个对教育看不出有多热爱的教师,如今发展得怎样了呢?让我们走近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一中教师、新生代班主任郑学志。 ——编者 曾经一段不快乐的日子 “这一辈子我决不做教师!我已不幸在爸爸的学校读书,为什么还要我的孩子再步后尘……”——1988年4月22日。 这不是别人的誓言,发誓人是我。因为我曾经有过一段不快乐的日子。那时,我正在爸爸做校长的那所中学读书。妈妈瘫痪在床,我从读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边读书、边照料病中的妈妈。每年开学之前,爸爸都要跑到我读书的班级去看课表,然后再把他的课安排在我上体育、音乐等课程上。他上课了,我就得回家照料妈妈。 按照中考成绩,我本来可以读中师的,至少也可以是重点中学。但到爸爸学校上课的决定,给我带来了几乎是灾难性的打击。因为,总是有老师阴阳怪调地提醒我:“有些同学不要以为自己的父母在学校里做老师,或者认为自己成绩很好,就可以骄傲……”这些话语对于我,简直就是精神折磨。 一天,一名同学趁老师写字的时候捣蛋,老师转身过来抓不住谁,就含沙射影地指责我。于是,我大胆地问了一句:“老师您是在说我吗?” “我又没点名。你说讲你就讲你啊!” “那您看着我干什么呢?”我感到奇怪。 “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呢?”他耍起了霸王理。 “我是学生,我不看您又看哪里?”我回答道。 这个回答,当场把老师噎得说不出话来。他大发雷霆:“郑学志,你不要以为自己的爸爸当校长,就可以顶嘴!从现在开始,你不从教室里出去,我就不上课!” 我不能让大家不上课,结果就只有我出去。 出去之后,我很委屈:我错在哪?年少的我缺乏社会知识,也没有与老师沟通的技巧,找不到可以正确解释为什么老师不喜欢我的理由,就只有埋怨做教师的爸爸,于是就有日记本里“一定不做教师”的誓言。 从此,那门课我就一直处于自学状态。每次老师前脚进来,我就必须自动从后门走出去。爸爸知道后,权衡好久,高三时才把我送去了县城重点中学。 1994年,大学毕业之后,在留市区做电台记者和回家教书之间,我又戏剧性地选择了做教师——和那些伤害过我的老师赌气:我不羞辱学生,照样能够当好老师! 2007年夏天,一个毕业10年的学生回来看我,他提了一个藏在心底很久的疑问:“郑老师,我发现你从不含沙射影地批评谁,也不用反语讽刺挖苦谁,这和很多老师好像不一样。你为什么不使用呢?” “你们怕的,为什么我要使用呢?”我说。教育是影响心灵的事业,我们用什么样的手段教育学生,就是采用什么方式塑造学生的心灵。我愿用一种坦率真诚的教育风格,让孩子们学会真诚地做人。 初为人师百无禁忌 也许,我灵魂里天生就有不安分的因子。第一次做教师,教职业中学,我在班上推行作文教学改革。我告诉学生,作文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不要去想什么开头结尾,不要去想有无意义,你觉得有趣,你想说,记录下来就是作文! 学生很惊讶:“老师,这是作文吗?”我说是的,只要写出自己真诚而又真切的内心,哪怕只有一句话,也是作文! 孩子们都很高兴,刷刷刷,不到几分钟,作文就写好了。从小学到高中,他们从没有这么轻松地完成课堂作文! 我把作文收上来,一句一句地当堂点评。不通顺的句子,立即要求重写;通顺的句子,我大声地表扬;精彩的句子,我就眉飞色舞地评价。结果,那一堂作文课,孩子们都很高兴。 于是,在他们认同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作文自我激励程序”的三句话:即使我不能够写出一篇好作文,至少我能写好一段好文字;即使我写不出一段好文字,至少我能写好一句话;每个人都能写好一句话,让成功的作文从写好一句话开始! 这三句话,给了孩子们无穷的信心和勇气,纷纷投入到写好一句话的作文中来。我也私人掏腰包,把孩子写得好的一句话作文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墙壁上,还请来了学校领导和其他班级的老师欣赏。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写作文的热情,他们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能够写好作文! 半年后,过半同学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作品;他们想不到,在初中被老师视为破铜烂铁的他们,居然和重点中学的孩子一样,在那么高级别的报刊上发表了习作!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一年后,12位同学通过对口专业高考考上了大学! 2002年,我的作文教学改革被评为湖南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研教改成果一等奖。此后,随着我的《理念创新作文》丛书出版,我的作文教学理念被更多的人认可。 初为人师,我百无禁忌,我眼中没有权威、没有学究,只有朴素的、源自学生需要的最本真的做法,语文教学、做班主任,好多的领域就这样被我打破了。比如第一次做班主任,我就在自己的班级推行一系列和传统完全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干部轮流值周、课题小组承包、班级区域自治、营建书香教室……学生是喜欢创新的,我每出台一个措施,班上必一呼百应地响应。因此,我的班级管理效果特好,学校日常评估前三名要是少了我的班级,那绝对就是一个意外! 成熟才不会跟风 许多刚刚当上班主任的年轻教师问我,班主任要经历怎样的成长,才能称得上专业?我觉得,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首先要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这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他的每一个行动、每一步措施,都要体现出专业精神。而成熟的教育思想,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特征,因为成熟才不会跟风。比如对班级成长的理解,依据现代教育理念,班级管理已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像一个人一样,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一个有专业意识的班主任,应该从接班的那一天起,就为班级制定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规划,从而使班级不断向前发展。 此外,班主任应该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一个不热爱工作、不敬业的班主任,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具有专业精神的班主任的。但要成长为一名专业优秀的班主任,最重要的还要有个性化的教育实践。 教育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活动,脱离了具体的教育情境,任何复制都是可笑的。任何一个优秀班主任,都可以超越前辈,但是绝对不能够模仿他们。我们要做的,是在优秀班主任和杰出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和经验前面,另起一行,做好我们自己的班主任。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也是我的职业追求。我觉得,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个性化的教育实践,应该成为他专业化的明显标志,也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核心内容! 比如,在班级民主管理和学生的自我成长上,我积极探索新型班干部管理机制,并形成了一系列严密的干部运作、进退机制。面对班干部辞职这个令很多班主任头疼的问题,我在班规中探索出班干部的罢免程序:干部辞职必须提前一个星期申请,在这个星期之内,他要继续履行他应尽的职责,必须等同学们召开班级大会、讨论他的辞职申请并进行表决、选举出新的接替干部后,个人的辞职申请才生效,班级才接受辞职申请;此外,辞职同学在提出申请的这一个星期内,有权撤销申请——这就给那些心里并非真想辞职的干部一个回旋的余地…… 在进行班级管理和民主教育的时候,应该致力于未来公民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把单个学生培养成人才。所以,我还喜欢用制度化的程序来解决班级问题,尽量从制度上建立一个管理机制,使干部进退正常化,对孩子会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做班主任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 很多老师对我的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很感兴趣,对我“构建优质高效的自主课堂”、“营造润泽心灵的班级文化”和“寻找学生成长的生命支点”很感兴趣,一些急功近利的老师,甚至直接问我,能不能把我班级自主管理的“七个机制”、“八自教育”变成一个简单的、统一的模式告诉他们。 面对这种询问,我总觉得无奈。因为在我看来,决定一个班主任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不是他的具体做法,而是他的学生观念和工作理念,是他把学生摆在什么位置进行教育。心中有学生,以生为本开展工作,他的做法自然会是民主的、平等的、智慧的;心中只有成绩,只有任务,他就会以成绩、任务为中心开展工作,做法再高明,也仅仅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不能够称为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开展工作,学生想的和老师想的,往往会不一样;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要站在学生的位置、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怀揣着学生的需要去开展工作。 我的班上曾有一位男生失恋了,晚自习时在校外酒吧里酗酒。我告诉他:他这种敢于表达爱的勇气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感情,人家女孩子有权利拒绝或接受。她选择拒绝而不是玩弄和应付,这本身就是对我们的尊重,我们应该感谢。不应该用酗酒的方式表达痛苦,这是没有骨气的表现。 我这么一说,他很高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你把注意力放在获取上了,怎么会想到呢?”他连声说对。然后,我继续和他聊恋爱“心得”……嘿,你还别说,和孩子聊了这些事情之后,他居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第二天就精神饱满地投入了学习之中。 我曾在2007年1月出版的《班主任工作新视角》里发表这样一个观点——“老师应该学会分担早恋孩子的痛苦和幸福”。很多老师感到很惊讶:啊,你是这样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这不是教唆吗?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有把男生女生分开,只有采取高压态势,班上才会太平。他们忘记了自己当年是怎么长大的。其实,爱情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需要,孩子生理、心理成长到一定阶段,会很自然地对异性感兴趣。教会他们应对爱情,本身就是我们应该教的内容。 在我班上,我不仅给孩子们做爱情参谋,而且开发出了一系列恋爱教育课程,如高一“把脉好感与爱情”、“认识和保护自己的身体”,高二“女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最长久的感情”,高三“男人的大爱”和“怎样应对失恋”;一共6堂课,告诉学生怎么谈恋爱。结果,我班学生早恋概率很低,因为他们明白,眼下最重要的是什么。即使有孩子恋爱,我也尽量不让早恋成为他们心头的负担。 我不敢说自己的教育是否成功,但我至少可以肯定,以生为本,怀揣着学生的需要做教师,总比一厢情愿地付出强。我将时刻以这样的一句话自勉:“想想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你就会明白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