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建大厦、盖高楼,打造一种共同的核心价值更是中国社会当下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作为德育的前沿阵地,如何加强和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应该看到,我们对此无比重视,“责任教育”、“幸福教育”、“感动教育”……它们尽管形式不同,但毫无疑问,都有着相似的目的:重建核心价值,让孩子成为大写的“人”。 但在一个价值多元、思想多元的社会,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种现实,曾经普遍认同、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正在被消解、被曲解。曾经的善良、正直、诚信正被功利、利益所侵蚀。更重要的是,信仰迷失已成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如何判断、如何选择、如何建构,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课题。还是像过去那样,自上而下,把大人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直接灌输给孩子,显然是行不通的。与以往不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学生的成长,真正从学生出发,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 于是,我们再次回到了课堂。作为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无数个45分钟教什么,怎么教,考量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课堂,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价值体验和价值建构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次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一次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课堂教学必须贯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明确应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在不断地学习体验中完成的。而关于何谓学习,布鲁纳曾这样论述:“我们讲授某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形成有关该课程的小型百科全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曾经,我们“把真理交给孩子”;现在,是到了“带领孩子去寻找真理”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