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青少年德育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强调,要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要把德育课程与解决现实思想道德问题结合起来。要以青少年不断拓展的生活经验为成长根基,解决好工作(他们)成长中的思想道德问题。 我们对德育不可谓不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下发过很多文件,制定过许多措施。不仅如此,在很多学校的工作计划中,也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建设的首位。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很多学校不惜人力、物力,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设“德育副校长”,等等,不一而足。但在现实中,“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德育低效乃至失效的现象却成为困扰教育人的一大问题。 究其原因,德育概念的泛化是导致德育低效乃至失效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当德育缺少规范与框架,无边无沿,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寻找到确切的载体和支点?当德育变成囊括一切的“大教育”,如何期待学生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当德育本身就存在着体系混乱、取向不明的问题,如何期待以德育人,以德化人? 问题还没有结束,与德育泛化紧密相关的还有德育量化的问题。事实就是,当我们无法寻找到确切有效的德育方式,反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代替德育,于是,出现了用分数给德育打分的现象。不少学校实施的德育量化积分的奖罚制度,其细致严苛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似乎90分、100分就意味着这个人德行良好,50分、60分则反之。道德原来竟然是可以量化的? 让我们重新回到德育这个概念。德育,即道德教育,它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价值观的教育,是让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教育,是赋予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它体现着教育的终极目的。因而,它的特点决定了,德育不是政治课,德育不是说教,德育不能泛化,也不能量化。 说了这么多“不”,那么真正的、理想的德育应该如何建设,答案只有一句话:回到生活,回到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