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请我去作报告,我把张清珍老师也带去了。这是我近年来的一个“传统”:只要有人邀请我,我大多要带“捎带”一名我校优秀老师——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把我校的优秀老师尽可能地推出去。 从成都到阆中有5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我和张老师开心地聊天。可中途她接了一个电话,脸色便由晴转阴了。原来她班上一个学生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伤了!于是,她不停地开始打电话:给班干部,给那孩子及其父母……从此一路上她不再开心,脸上总是呈现出焦灼不安,时不时还发出叹息。直到第二天早晨,得知那孩子的脚伤没有大碍之后,她的脸才舒展开来。 张老师的那份焦灼完全是情不自禁的,所以最真实,也最让我感动。张老师其实是我校的老教师了,但看起来非常年轻,不只是因为她身材苗条,步履轻盈,如年轻人一般富有活力,更是因为她有一颗纯净如初的教育心。 我去她班上过课,孩子们特别纯真特别阳光。一走进教室,就如同走进一个富有温馨气息的家。而“家的感觉”正是张清珍老师的班级特点。在这里,家的“含义”是什么呢?首先,有家就有爱,师生之间的那种母亲对孩子和孩子对母亲的爱,同学之间那种兄弟姐妹般的爱。其次,有家就有包容,就像母亲可以包容自己孩子的缺点,哥哥姐姐可以包容弟弟妹妹的不足,在张老师的班上,没有一个孩子会因为某一个错误而遭到大家的嘲笑与鄙视。再其次,有家就有帮助,在这里,一个人的困难就是全家的困难,一个人的退步就是大家的退步,因此,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成员。最后,有家就有温暖,失败后有鼓励,成功后有赞扬,既有母亲的呵护,也有兄弟姐妹的情谊。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张老师富有智慧。同样是一件事,她的处理总是比一般的年轻班主任更有高度和深度。 班上曾有一个名叫“文静”的女生,家境富裕,从小娇生惯养,因而养成了刁蛮专横的性格。入校开始,她就三天两头“为非作歹”:打架、抽烟、逃课、离家出走……一点都不“文静”。 一次,文静又与邻班同学发生了一点小摩擦,然后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一次群殴事件。按照我们的惯性思维,教师一定会将治理的重点放在文静身上,或者是将处理的眼光仅仅对准几个“涉案人员”身上。然而,张老师一方面与文静谈心,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却将重点放在了对全班同学的教育上。但张老师的“教育”,并不是再一次地宣传“禁止打架”之类的教条,而是召集全班同学一起反省:“为什么事情还只是小摩擦的时候,那么多同学知情不报?班级所应有的正义感何在?”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事发之初就有同学及时反映,事情就不会越闹越大。于是,张老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与大家谈心。分析问题,查找原因,阐明后果,特别是对班干部都进行了严厉批评。所有同学的心都受到了震动,明白了在自己的“家”里,发生了任何事,自己都不应该是旁观者。课后,许多同学都主动给张老师写了道歉信。班干部还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了深刻反省。从那以后,班上再没有出现类似的事。 教育,当然不仅仅是批评,更多的时候是表扬。张老师特别善于在班上发现平凡的高尚,然后及时将身边的高尚化为集体的感动,进而变成大家的榜样,最后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 有一年新生报到的第一天,由于学校对班级人数估计不足,桌凳都没有准备够,早到的高韵同学本来已经坐在教室的前排,可当她看到后来的同学已经没有座位可坐时,马上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座位,跑到阳台上找来小凳子坐在过道里;过了一会,又有新的同学和家长来了,高韵又立刻让座……她的这种行为,被细心的张老师看在眼里,就在全班大力表扬了高韵同学。于是,在高韵的影响和感召下,很多同学都主动让出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座位…… 和我校许多老师一样,张老师平时在学校也是不声不响的,默默地做着她认为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一切。但这“一切”,却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标杆。一位年轻老师这样说:“我的目标是成为‘张清珍式’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