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专门对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对教师阅读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教师阅读的情况也很不乐观。老师们大都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不仅如此,他们读的书基本上就是备课的书,这种“职业性阅读”损害的不仅是教师的阅读兴趣,更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何让教师喜欢读书,让学生喜欢读书,重新拥有读书兴趣,日前记者访问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 中国教师报:现在教师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工作太过繁重,没有时间读书。您对此怎么看? 温儒敏:老师们压力大,时间紧,都是事实,但不等于无法改变。如果静下来想想,从长计议,为整个人生的发展考虑,还是要挤出一些时间“充电”,也能够挤出时间来读书的。 外部压力越大,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读书就是建构精神空间的办法之一,甚至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讲,读书可以增添情趣,提升素质,让生活更充实,更有幸福感,也是对抗压力、减少职业倦怠感的一个途径。 中国教师报:还有一种看法,似乎语文教师应该多看看书,数理化老师就不必了。 温儒敏:教师有相对的学科分工,但无论文科理科,都应当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 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所有基础学科中,语文更是“打底子”的。学数理化、学英语、学其他学科,都要有语文做“底子”。我有一位老同学是搞钢铁技术的著名专家,至今他招收博士生,面试总还要考一点语文。为什么?他说自己有体会,他能有一些发明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中小学语文学习打下的基础,跟平时多读书也大有关系;技术创新不能就技术谈技术,还要依靠有点“柔性”的脑子。我理解他说的是智商、情商等综合的素质,其中就包含语文素养。人们一说语文立即会想到阅读写作,但支持读写能力的主要又是思维的能力。可见语文素养对于一个教师整体素质的养成,其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教师自己来说,这也是重要的。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这个“博”可以理解为眼光与气度的开通博大,“雅”就是品位的高雅。教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面向博雅的,这会让自己感到人生的充实,在孩子们眼中又是值得崇尚的人。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博雅”是有现实意义的。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教师应该读些什么书? 温儒敏:教师应该多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当然,理论和文学史的阅读是一方面,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阅读经典作品。 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或许,现在的青年人接触经典会有隔膜,包括语言形式上的隔膜,这是很自然的。阅读经典需要沉得下心来,需要“磨性子”,这是一个涵养过程。 现在那种颠覆经典的东西太多,“文化快餐”的东西太多。一些中小学老师忙于应对考试,读书其实很少,对经典作品接触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不见得是经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网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恶搞”的文字,这很容易受到价值消解、相对主义甚至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位也败坏了,这真有“终生受损”的危险。 最近我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托,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考生编写了一本《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教材。 这本教材要在40万字左右篇幅里,囊括古今中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并非易事,也挺费斟酌。其实这也就是该找些什么书来看的问题。选什么不选什么,可以因人而异,有不同标准。我们确定的作品编选原则有四:一是经典性,所选篇目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二要深浅适度,适合一般年轻的小学老师学习;三要文字精美,是适合“悦读”、又能启迪心智的“美文”。四是选文尽可能不和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流行的版本)的选目重复。这“选目四原则”不止是教材的标准,对于那些不参加自考的小学老师,也是适合的。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也不宜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 中国教师报:的确如此,但也有另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可能有这种职业习惯,读一篇作品,习惯性地去分析作品,恰恰没有了您所说的“文学感觉”。 温儒敏:要提醒大家的是,阅读时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整体感受很重要,要相信和珍惜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印象,不要急于去分析或寻找什么意义。比如一些经典作品会有一些“定论”,但这不能代替教师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这些进行比较,看是否吻合,并从中引发某些思考。 教师要重视和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注意积累不同的阅读体验,善于对不同的艺术风格作比较;对经典作品思想内涵的领会,要有一定的历史感,善于体验那种古今中外可能相通的情思与价值;不要“直奔主题”,也不要什么都用某个固定的概念与思维模式去简单“套解”,必须在阅读作品有了自己的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去思考分析,把握每篇作品的艺术个性,把思路放开。 感受、体验与思考,在不断阅读中不断积累,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这比什么都重要。 中国教师报:事实上,因为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读书,怎么指导孩子去阅读,导致孩子们也觉得读书索然无味。 温儒敏:这些年我到一些中小学听课,发现学生不爱语文,不喜读书,跟语文老师讲课太死板、太累人有关。 一些老师,每一课都直奔主题,都是多么有“意义”,“教化”的意味太强,又都是一种模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把所有的课都翻来覆去讲那么细,鲜活的作品被冷冰冰地肢解了,一个“情景交融”或者“栩栩如生”,从小学讲到高中,就那一套,怎么能让人有兴趣?我们当老师的也讲得索然无味! 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完整的书”,我认为是很有针对性的,不止是学生,老师也一样。 对我们老师来说,最需要的是个性化的阅读和浸润式的学习,要发挥自己学习的自主性。在应试教育覆盖下的那种一切指向“标准答案”的学习,在我们的阅读生活中是要努力避免的。 中国教师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这也是很多老师头痛的事情,请您谈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温儒敏:兴趣,非常重要。引发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使之成为一种习惯,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使学生终身受用无穷。 现在的语文课遭受很多批评,有些过分,但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就是学生学语文缺少兴趣。同样是语言学习,英语教学并没有遭受那么多的批评,学生也不见得都那么没有兴趣。为什么?有人可能认为英语实用,学英语很功利,所以学生不敢怠慢。这有点道理,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理由。语文也很有用,而且也可以“功利考虑”,但为什么会让学生感到腻味?小学可能好一点,高中的问题就非常突出。看来只能多从语文教学本身找原因。 这方面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在评说,我们可以分析罗列语文教学各种毛病,但根子在哪里?牛鼻子在哪里?从哪里着手去清理问题解决问题?我看就在“兴趣”。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听故事就有语文教育,可是如果每讲一篇故事就要上升为某种教育,成为一种套路,那孩子们听着听着就会失去兴趣。现在提倡语文即生活,小学初中语文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但如果这种延展学习全都成为作业,限定性很强,慢慢地,学生也会反感、腻味、抵制,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国教师报:您的意思是,阅读和写作可以适当分开? 温儒敏:古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好像是一条经验,把读写结合,可是成年人都很难做到,何况孩子?你非得要求小学初中生不动笔墨不看书,他们感到是负担,便会失去兴趣,那就干脆“不看书”了;你跟学生说,读书要认真,别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这也是成年人都难以做到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也是读书的方法之一,不能在语文课上讲那么精细,要求学生课后读书全都按照课堂传授的精读法,否则,甚至不让读闲书,那肯定扼杀阅读兴趣。 现在小学生不太喜欢逛公园,因为只要逛公园,家长老师就会布置写作任务,带着繁重的任务逛公园必然大煞风景,哪里还有兴趣?你的课讲得再精细,下的工夫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焕发出来,甚至被压抑了,那么这样的语文课是不成功的。我从杂志上常看到有各种阅读教学的教案,都非常有条理,也有其经验长处,但我常设身处地,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小学生,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能唤起和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并让兴趣保持发展下去。现在大家都很注重提升课堂效果,效果在哪里?在兴趣。这也是衡量我们教学水平质量的重要维度,而且是容易被忽略的维度。 中国教师报:如何改变这一情况? 温儒敏:在阅读教学方面,课标强调不同学段要都是有梯度的。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还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开始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多少能够做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天性,培养兴趣。 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和略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到了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才有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 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这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我们当老师,是“化育”人的职业,要求学生读经典,有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自己必须先要有这种习惯,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我们的习惯行为,将是引导学生的最好的教材。读书是一件值得终身“修炼”的事情。多读一些中外文学经典作品,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让自己“博雅”一点,这是多美的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