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是需要‘走心’的。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带着情感、带着思想、带着精神做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王桃桃说。 她所在的文汇中学成立于1997年,2008年由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转为公办学校。14年,14年的办学实践,学校由最初只有两个教学班,仅百名师生,发展到现在30个教学班,1200多名师生的办学规模。“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机器人教育示范校”、“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金鹏科技团”、“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北京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中学”、“公众满意度最高的十佳中学”等诸多荣誉,使得这所学校带上了几分传奇色彩。 在这所学校传奇的背后,是众多缔造传奇的手,其中就有学校的领路人——王桃桃,一个好听的,充满童话色彩的名字。 从执掌牛耳的第一天起,她便决定赋予这所学校以一种独特的气质。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激情、智慧、创新”。三个词、六个字,道尽了学校的风骨,也凝炼地表达了王桃桃的办学思路。 激情,脚踏实地坚守教育根本 “激情是一种态度,一种执著坚守的奉献。”从事教育许多年,王桃桃说自己每天都像火一样燃烧着。她倡导文汇中学的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对教育无限热爱的心,“教育需要恒久的激情做坚守:想,壮志凌云;做,脚踏实地”。 她说:“我知道,每个学生是校园的千分之一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为此,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以百分之百的心态来完成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心愿。 她在教育的路上艰苦探索,在改革的航道里扬帆向前。 在波涛汹涌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她坚定地走着素质教育的道路,坚定地认为这所学校应该是孩子愉快成长的乐园。她表示,要让在这里的孩子感到生动、时尚而有价值,要在校园中充满愉悦的心理体验。“我们的学生不一定是满分的,但一定是要全面的,是一个健健康康的人,在走出校园的时候,每一个遇到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特有的气质和一份淡定的从容与自信。”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育论调里,她总能找到自己所走的路:坚持做正确的事!什么是教育中正确的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她就是这样认为。“歪脖树也有春天,也可以致用。”王桃桃告诉来访者:不仅要让教师意识到每一个孩子可成为栋梁,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要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同凡响。 近几年学校的发展始终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坚持以“全面育人、整体优秀”为宗旨,以“现代化、科学性、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目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拓宽学生课外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们倾其全力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人们常说:“地基的深度,决定楼层的高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梦是一粒种子,只有相信它并播种它,才能在心中生根发芽。 做教育的人,应当拥有自己的梦,更应当要有一步一步去实现梦的付出。 文汇中学的今天,源于文汇人的梦。王桃桃说无论何时“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都是文汇中学的工作标准,要以建设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来开展工作。于当下,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于未来,志存高远,视通中外。 智慧,走向教育远方的道路 “教育是思考的学问”。通过思考,教育者才能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思考,才能够找到教育前进的方向。教育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沉淀智慧,快速发展的过程。 “我一直在思考”王桃桃无限感慨,“我的思考并不纠结于升学率,而是在思考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中国最传统的说法是比较有意思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国后来的教育者们也是比较有意思的,授业解惑升学。王桃桃觉得后者背离了教育的原意,而一个合格教育者应该去思考教育原点的问题“我们要像美国的教育那样告诉孩子不满,因为不满是进步的车轮;要像挪威的教育那样告诉孩子去思考人生的命题,因为人生才是当下和未来的主流。”在这不停思考的过程中,教育智慧自然而然地生成。 这智慧是要让规划成为行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文汇中学的领导班子没有休息,而是重新梳理办学思路,制订了《北京文汇中学2004~2010年发展规划》。正是这条主线,使文汇中学迈出了坚实的每一步。 这智慧是让问题成为课题。自2000年以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利用课题研究促进办学特色深入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要出什么成果,而是要形成一个平台,一种氛围。”王桃桃觉得对于基层学校来说,研究的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的过程给了教师思考的机会和实践的平台,促使老师们逐渐形成了在工作中寻找问题的反思意识。“十二五”开始实施之年,学校虽还没有申报下一个课题,教师们却已经在基层形成了无数个研究课题。 这智慧是让挑战成为机遇。“平庸的人在挑战前哭丧着脸绕开,而我们则是要笑着辟出一条路来。”回顾文汇中学的发展历程,短短的十几年经历了5次大的考验:一是建校初期,历经4次搬迁方得安顿;二是整合原崇文区二○九中学、实验中学,教师队伍大幅调整;三是示范高中恢复初中,招生工作面临困难;四是2008年政策变化,体制改革校回归公办;五是今日行政区划调整,新东城教育资源重新整合。每一次生存环境的变化都会激发起文汇人的忧患意识,不再满足于昨日的成就,将一个个艰难的挑战变成勇攀高峰的机遇。 这智慧是让特色成为文化。王桃桃表示办学特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带有这种文化“烙印”的优秀人才。文化育人是润物无声的最高境界,也是通过具体的载体而传达出来的。她说:“文化是教育的灵魂,文汇之所以是文汇,正是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创新,进一步诠释教育的真谛 古语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物。但王桃桃坚信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却可以让这个世界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她的教育热情向来不“温顺”,总是希望能打破传统教育中周而复始的循环,在创新中走出自己的路。 她重视学生的“自然生长”,倡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正是在这种教育观下,文汇中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3大办学特色,即: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特色,分类推进、分层指导的教学特色,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它对当代青少年仍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这是一种“根”的教育。2002年4月学校承接了“十五”国家级课题《中学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子课题《新形势下,紧密结合学生成长,对初中生全方位、立体化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2005年,学校又承接了“十一五”国家课题《利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研究》。在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学校出台了《北京文汇中学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对实施的原则、工作目标(总目标和各年级的培养目标)、实施的方法与途径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如何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学工作的一件大事。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王桃桃牵头制订出《文汇中学关于分类推进,分层次指导教学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真正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在这里,王桃桃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个体探究的平台,“一不小心就自己蹦出了个状元”;在这里,王桃桃办起了“养狼班”,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这里,王桃桃建立起导师制,给学困生以特别关注,给他们以特别辅导…… 综合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王桃桃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她的倡议下,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纳入学校课程整体目标。学校每年都要开设30多个课外活动小组,推出30多门综合实践课程,每学期制订工作计划,建立活动保障体系,即: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物质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 教育: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因为,教育是当下的活动,铺就着孩子们明天的底色;教育是未来的事业,织就着孩子们美好的梦想。 王桃桃如是说:“用我们的激情从事工作,在激情的工作中生成智慧,在智慧的沉淀积累中有所创新,在创新中便会不断接近教育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