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乘着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的东风,出现了这么一种逻辑: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和资源都来自纳税人的钱,因此,纳税人应该在大学图书馆通行无阻。这不,近日浙江师范大学“有条件”向社会开放部分服务,就被金华市民吐槽说“门槛太高”。
乍一看,既然面向社会开放,却又在服务对象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抠抠卡卡,的确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可细思量之下,还真不该大惊小怪。大学图书馆的存在,本不是为调节当地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精神生活。在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必须放在首位。若有余力,提供给有“需求”的人士,也得区分是什么需求。想看武侠小说,品市井八卦?对不起,请找社区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资源匮乏,书残本破?对不起,请向当地文化部门投诉或干脆投诉当地文化部门。
扩招后,大学图书馆资源本已十分紧缺,极个别高校甚至打着有效利用资源的幌子,干起了分租馆内座位的勾当。在这种背景下,想让大学图书馆为社会整体的阅读供求失衡“埋单”,无异缘木求鱼。
张滢 文 大西瓜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