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拨正考试招生指挥棒的导向

[db:作者]  2013-11-07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汪明

    巩固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断深化中考和高考制度改革,有效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正面引领和导向作用,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冲破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破除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如何让考试招生这根“指挥棒”将基础教育引向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有效发挥其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正面引领和导向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难的改革课题。当前改革的思路是——

    巩固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按照《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但在实际招生中,各种“选拔”花样繁多,“择校”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也正是由于“择校”需求的大量存在,才为实际招生中的各种“选拔”提供了土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固然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治本之策,但巩固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

    从今后的改革趋向看,一是要合理划分片区。应当适时改进划片办法,适度扩大划片范围,确保优质学校划片招生的数量,使学生在“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下拥有更加公平的机会。二是要规范招生行为。应当严格禁止招生中的各种考试及其变相考试,取缔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秩序,营造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环境。三是要适度调配生源。基于一些特殊情况,跨片区招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要严格限定学校的招收比例。将部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有助于缓解小升初的“择校”压力,但这一政策需要有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更科学,确定多大的分配比例更合理,应当立足于各地实际,并在改革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

    不断深化中考和高考制度改革。中考和高考的改革方向,将会直接左右和决定着地方政府的政策抉择、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考和高考改革有着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应当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中考改革如何寻求突破?近年来,潍坊市、南通市、武汉市、长沙市和云南省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实行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开展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的尝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普通高中招生不同程度的“挂钩”,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推进多元录取。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事实上,经验也好,问题也罢,无疑都会对国家层面中考改革的制度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从今后的改革趋向看,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要以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重点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推进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行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二是探索分数加等级的考试成绩呈现方式,部分科目还可用“合格”与“不合格”的方式呈现;三是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可用等级呈现,也可用事实性材料、写实性评语等方式呈现;四是采取多元录取方式,既要推进录取方式的多元,更要推进录取标准的多元。应当全面考查学生综合发展情况,改变单纯以分数录取学生的做法。

    高考改革如何寻求突破?结合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浙江省尝试建立了集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于一身的“三位一体”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把学业水平考试作为统一选拔考试的基础,由招生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同时采取“弹性学制”,对那些“学有余力”且不到3年就可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学校可允许他们提前毕业,并参加高考。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是今后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考试形式改革上,要逐步实施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分类入学考试。在考试内容改革上,要全面体现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把课程标准作为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使考试与课程、评价统一起来并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对高中教育教学的正面引领和导向作用。在招生录取方式改革上,要体现综合评价的理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要以学生统一入学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要完善多元录取机制,在统一录取基础上,逐步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模式。

    (作者汪明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



/jiaoyu/zatan/2019-08-31/2124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