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张卡的进退

[db:作者]  2013-11-0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考勤

    公交刷卡

    购物消费

    苏州教育E卡通项目于2009年年底启动,2010年被列入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作为苏州“智慧校园”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载体,苏州教育E卡通如今基本上实现了“四通”,即考勤通、图书通、消费通和门禁通。E卡通如今应用越来越广,主要可分为校内和校外应用两部分,校外应用包括免费公交、图书借阅功能、特约商户学生卡优惠功能,校内应用包括学校内部的考勤、消费、门禁等。

    ■本报记者 缪志聪 实习生 孙晨颖

    正在读初三的姚昕悦是苏州立达中学的学生。早上9点半做完操,她经常会和同学去食堂买点零食。“不用随身带钱,用E卡通(全称为苏州教育E卡通)刷钱就可以了。”姚昕悦说,只要去食堂二楼的E卡通充值处充上三四百块钱,接下来一个月的伙食费就算是有了。

    “我上次去宝带东路的一家书店买书,还可以用E卡通打折积分呢,本来18元钱的书,打折下来只要12元了。这样的E卡通感觉像一张优惠卡,真方便。”姚昕悦兴奋地跟记者讲述着E卡通的种种便利。

    据介绍,苏州教育E卡通项目于2009年年底启动,2010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2011年9月开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公交功能。同年10月,E卡通开通市图书馆及其分馆图书借阅功能,2012年4月成功对接轨道交通。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教育E卡通的功能不断扩充,其社会影响力和服务满意度也在逐渐提升,但一些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如何让如此惠民的E卡通成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惠民证”,成为考验苏州教育智慧的难题。

    E卡通的便捷生活

    教育E卡通作为苏州“智慧校园”建设中一个重要载体,基本实现了“四通”,即考勤通、图书通、消费通和门禁通。

    早上6点,苏州市彩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邵佳被妈妈叫醒,准备洗漱上学。6点45分左右,邵佳出门来到站台,刚好一辆38路停下来,邵佳拿起她的教育E卡通,往公交刷卡机上一刷,便可免票乘车了。

    2011年4月29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实施意见》,其中第30条明确提出逐步推进“中小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坐公交、轨道交通”。从2011年9月开始,苏州市区2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真正实现了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坐公交。

    这是继苏州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9年率先为中小学生实施免费体检后,又一个“率先”举措。“现在苏州城区,加上接下来的吴江区,所有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轨道交通的政策,包括没有苏州户口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同样能享受这项政策。”苏州市电化教育馆E卡通部主任陆琪告诉记者。

    陆琪介绍说,教育E卡通作为苏州“智慧校园”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基本上实现了“四通”功能,即考勤通、图书通、消费通和门禁通。“教育E卡通的运用如今越来越广,主要可分为校内应用和校外应用两部分,校外应用包括免费公交、图书借阅功能、特约商户学生卡优惠功能,校内包括学校内部的考勤、消费、门禁等等,为学生、老师和家长提供着越来越优质的教育服务。”陆琪说。

    如今,在苏州很多学校,教育E卡通还承载着不少教育管理职能。对立达中学初二(13)班的学生冯哲来说,E卡通的作用远远不只是饭卡跟图书卡。每天带上教育E卡通出门,这已经成为该校学生必须习以为常的事情,因为每天校门口都会有4个文明礼仪岗的学生检查同学们教育E卡通的佩戴情况。

    记者了解到,在本子上被记了名字的学生,相应班级就会被扣分。“虽然校门口有通道机,需要刷教育E卡通才能进校园,但有时候人流量太大,通道机通过太缓慢,学校还是会采用文明礼仪岗这样的人工形式。”该校负责教育E卡通的老师许婷说。

    之所以部分学校采取这样的管理措施,苏州市电教馆副馆长汪磊解释说,因为这时候教育E卡通就有一个身份识别的作用,很多学校也是通过E卡通达到学生考勤的目的,“去年苏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就是利用教育E卡通来对运动员的身份进行识别,有效地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教育E卡通的校外应用比较广泛,但校内应用方面差别较大。如某小学因为伙食费是按每月150元定时上交学校的,而校门口的小卖部也不能用教育E卡通刷钱,所以E卡通在该小学的消费功能上就没能很好地体现。教育E卡通运营维护师朱士兴告诉记者:“在我管辖的30多所学校中,有校内消费功能的只有3所,有校内消费功能的还是少数。”

    并不轻松的运营维护

    小孩容易丢东西,一旦把卡弄丢了,就只能去补办一张新卡。这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挺麻烦,背后折射的就是E卡通的运营维护难题。

    10月30日下午3点多,苏州市民李成强走进E卡通管理培训中心,来给儿子取补办的教育E卡通,这已经是儿子李军军第三次把卡弄丢了。虽然每张卡都要交补卡费20元,但李成强也没办法,为了孩子坐车,还是要来补卡的。李成强原籍安徽,来苏州务工十几年了,虽然儿子还没能落户,但依然能享受凭卡免费坐车的政策。对此,李成强十分高兴,但高兴之余还有点烦恼。“就是补卡有点麻烦,先来挂失,隔个十多天才能来拿新卡,中间这段时间,孩子坐车只能投币了。”李成强说。

    小孩容易丢东西,一旦把卡弄丢了,就只能去补办一张新卡。这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挺麻烦,背后折射的就是E卡通的运营维护难题。

    目前,教育E卡通一期、二期建设合计达100多所学校,发放学生卡30余万张。2012年公交累计刷卡2000余万次,轨道交通累计刷卡160余万次,图书借阅20万册,校内食堂消费1400万次左右。教育E卡通在校内校外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的补卡服务点却只有一个。

    这个点位于苏州市劳动路289号的苏州电化教育馆内,这里每天都被来补卡的家长围得水泄不通。E卡通管理培训中心资料部经理顾佳告诉记者:“今天有50多个来补卡的家长,40多个来取卡的家长。今天周四人还少点,周一周二人更多。”记者看到,在补办卡的桌子上,摆放着20多个白色盒子,每个盒子内都装着100多张补办好的卡。

    而来给孩子补卡的另一名市民鲁坚则一肚子火气。鲁坚气愤地告诉记者:“这个E卡通没什么技术含量,我认为绝对可以当场办,还要等个十多天才能拿,最后拿到了吧,我儿子照片还给搞错了,真是莫名其妙。”烦琐的补卡程序让部分家长对E卡通本身产生了反感,甚至有家长表示:“我最近有好多急事,要不我多交点钱,帮我快点补好卡。” 

    对此,顾佳解释说,每张新卡的补办,都需要E卡通管理培训中心先将学生的相关信息写入,之后将新卡带到公交公司,写入相关的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信息,这样一来,中间的等待时间就长了。

    令顾佳烦恼的还远不止这些,她略带忧虑地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确实很多,首先是服务运营维护上的,其次是数据收集上的,最后就是设备上的问题了。”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速度一直是中心希望做到的,但是数据多、任务重,使得运营维护压力巨大。每年的9月,都是E卡通管理培训中心最忙的时候,一方面,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制作新的教育E卡通,数据收集就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每个辖区平均有40多所学校,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只有一到两人,而这一两个人要承担辖区内所有学生的数据审核工作。另一方面,初中、高中新生入学,需要将以前小学生卡、初中生卡的贴膜改换成初中生卡和高中生卡。今年9月,中心为近5万名小学新生办理了教育E卡通,为4万多名初中新生和3万多名高中新生办理了教育E卡通的贴膜更换。

    同时,每年的9月,因为经过暑假,E卡通管理培训中心的补办卡业务量也会迅猛增加。从E卡通管理培训中心整理的《九月份制卡情况汇总分析表》来看,仅当月就需新卡4855张,而中心的制卡机不停地工作,一天也只能做200张左右,日常损耗很严重。“一台制卡机要一万多元,设备用了几年,也需要更新了,资金缺口很大。”顾佳说。

    “服务点只有一个,这是关键问题,服务点在电教馆,距离远的学校,离这儿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学生、老师要领卡、补卡就要跑很远,学校里的E卡通管理老师都是义务兼职的,在这上面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老师做的这些工作跟工资、绩效等,都不挂钩,也很辛苦。”陆琪说,“我们也想着能多开设一些服务点,但人手还是不够。”

    运维部的满配应该是10人,但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老员工只剩下5人,运维部现有员工也只有8个人。朱士兴是成立之初就来到中心的老员工。“现在我们运维工程师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以前一个人负责20多所学校,现在人少了,我们一个人就要负责30多所学校。”朱士兴说。刚刚接受完采访,朱士兴就接到平直实验小学管理老师的电话,说学校的E卡通增效机出了点问题,朱士兴便马上赶过去了。

    解决资金软肋是关键

    随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校内功能持续深化,必将造成项目运营维护费用更加庞大。

    苏州教育E卡通由苏州市教育局、苏州移动公司、东大智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设,并共同成立苏州教育E卡通管理培训中心负责项目管理。其中东大智能与南京鑫三强公司合作成立了苏州埃涅加克公司,专门负责E卡通建设与运营维护。截至2012年年底,苏州移动公司累计投入1770万元(不含专网线路投入),埃涅加克公司累计投入1148万元(东大实际投入约1100万元)。

    “教育E卡通现在完全是一个公益性项目。目前教育E卡通所有服务对学生全部免费,也没有收取卡片押金。因此,该项目几乎无任何收益,但这个项目要进行下去,运营维护的费用必不可少。”陆琪说。

    由于项目长期缺乏收益,埃涅加克公司的运维费用都是采取向东大公司借款的方式。从2012年12月起,东大智能停止了向埃涅加克公司借款,导致埃涅加克公司已无运转经费,拖欠员工工资2个多月,2013年以来人员流失率达60%。

    而当初在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及备忘录时,相关负责人曾设想通过平安短信、亲情电话等增值服务和卡片押金所带来的沉淀资金收益,来满足运营维护需要,但这些资金并没有实现。

    不管是原有项目的维持还是教育E卡通新功能的开发,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教育E卡通所有校内和校外、规划内和规划外的服务都是免费运营维护的,随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校内功能持续深化,必将造成项目运营维护费用更加庞大。

    为了让项目一直有效地进行下去,有专家建议教育E卡通运营维护费用可以分为校外和校内两个部分。校外包括维持公交、轨交、图书馆、社会实践基地等功能所需的费用以及发卡费用,校内包括维护学校内部考勤、消费、门禁等校园一卡通功能所需的费用。各市(区)校内功能的运营维护费用由各市(区)承担,校外和直属学校的运营维护费用由运维方承担。

    同时,专家还认为,既然教育E卡通已经成为公益型项目,那么企业从中获益已经缺乏可能性,因此政府有必要提供资金支持。教育E卡通免费公交、免费轨道交通、图书馆借阅等功能都深得学生、家长的欢迎,社会各界对E卡通也是好评不断。在实现这些功能、与各方技术对接时,各方都获得了财政资金的支持。如轨道交通80万元,智能公交10万元,图书馆20万元。公交公司、轨道交通和图书馆通过E卡通提升了客流量,也都从财政获取了大量的额外补贴。因此,运维方面有必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

    大规模推广的“尴尬与灿烂前景”

    与大学生不同,很多中小学生对刷卡消费的依赖并不大,尤其是小学生,卡的最大功能竟然就是“考勤”。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缺”的尴尬,成为其大规模推广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

    教育E卡通对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4)班的卢文欣来说,并不实用。因为年龄小,上学放学都是爸妈接送,图书馆也不经常去。卢文欣用稚嫩的语气告诉记者:“这张卡我们一入学就发了,妈妈说,现在这张卡用不太着,等以后上初中了,就很有用了。”小朋友奶声奶气的寥寥几语,却说出教育E卡通最尴尬的“功能定位”。

    与大学生不同,很多中小学生对刷卡消费的依赖并不多,尤其是小学生,卡的最大功能竟然就是“考勤”。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缺”的尴尬,成为E卡通大规模推广并为家长普遍接受所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

    在每张教育E卡通背面都有使用须知,其中说明:本卡具有学籍管理、学习、考勤、社会实践、亲情电话、校园消费等多项功能。但是,教育E卡通原先所承诺的平安短信、亲情电话功能并没有运行,这使得家长对教育E卡通颇有微词,“没有其他功能,那这个E卡通就相当于一张公交卡,本来乱七八糟的卡就够多了,又来一张卡。” 

    这样的教育E卡通难免让人想到“苏州通”。10年前,“苏州通”问世之时便喊出“一卡在手,走遍苏州”的口号。但在2010年8月正式运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中,根据公共自行车管理方的要求,借车的个人或团体都需办理自行车卡,其中,个人卡需交200元押金并充值100元方可消费。消息一出,有人挖掘出一个隐在其中的命题:既然都是公共交通、服务公众,公共自行车为什么不直接借助现已运营良好的“苏州通”卡,少给百姓带来“多卡缠身”的烦恼?

    另一方面,据苏州电教馆副馆长汪磊介绍,E卡通作为一种载体,用于身份认证、金融流通、信息交换,具有很好的社会拓展价值,在设计之初曾预留了很多功能接口,比如社会实践方面,以后学生进电影院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进少年宫学习等都将用到教育E卡通,“不过在实际运行中还需要慢慢地接合这些缺口,目前都正在慢慢谈”。

    “仅靠教育部门跨系统向外推应用,难度很大。”汪磊坦言,这个谈的过程可能真的会比较“慢”,因为目前苏州普遍采用的市民卡即“苏州通”是由苏州市政府补贴的,委托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在运营,教育E卡通今后要想整合多个功能,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取得苏州市的支持,成为市民卡的一个子卡”,这样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虽然需要突破重重困难,汪磊对未来仍旧充满信心。在现阶段,一卡通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苏州教育E卡通也已经正常运行两年,并且采用了开放的标准,既满足了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需要,又能使得各家产品相互兼容,要想融入整个市民卡体系,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壁垒。

    苏州经贸学院信息中心主任陈志峰分析说,E卡通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困难有三个:一是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二是缺少对各个城市具有约束力的联盟;三是没有可靠的运行保障队伍。

    陈志峰认为,目前苏州教育E卡通已经建立起一个符合行业规范的教育E卡通实施标准,“这是教育E卡通目前最大的优势所在,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推广意义,前景良好,而且完全具备与其他卡类融通谈判的资本,能达成大规模应用的目的。”

    与汪磊的观点一致,在陈志峰眼里,E卡通未来的发展将趋于更加方便用户,即一卡多用,卡片存在形式多样化。除了将其作为身份认证的凭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之外,“卡片存在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如指纹、虹膜、人脸等个体生理特征,也可以作为卡片这种物理载体来使用。”陈志峰说。

    正因为如此,苏州E卡通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其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据汪磊介绍,目前,E卡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如学生个人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和学习习惯等,可以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大数据研究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对学生借阅图书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学习成绩与阅读之间的联系;对学生乘车的习惯进行分析,得出其参加外出活动的规律;对学生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公益行为情况如何。

    “有一次一个家长找到我们,说孩子走丢了,希望我们能帮忙调出孩子数据,然后联系公交公司,明确孩子上过哪辆公交车。之后通过追踪,最终警方找到了孩子。”汪磊回忆说,E卡通是开展大数据研究的基础,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E卡通,将为相关部门进行大数据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改进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汪磊满怀憧憬地表示,配合苏州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教育E卡通前景非常广泛,不久之后也许可以到这样一种程度:我们在后台了解到学生每天吃了什么菜,有没有不卫生、是否偏食,“因为苏州曾经开发了一个肉菜溯源系统,可以追踪到学生食堂的每一个菜,我们只要查看消费情况就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jiaoyu/zatan/2019-08-31/2129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