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马金鹤与学生的那些故事 □ 本报记者 冯永亮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执著的坚守;不分课内课外,只有默默地实践,她和所有的小学班主任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班妈妈;她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将师爱进行到底;她乐学习、善思考,将快乐育人进行到底;她没有太多高深的理论,只有一个个与学生的动人故事,但也正是这些故事背后的良苦用心,奠定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基础。本期,让我们走近优秀班主任、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教师马金鹤。

  初识马金鹤老师,记者便被她温暖热情的微笑所征服,让人有种想靠近的力量,明亮柔软却坚韧无比。她选择了班主任工作,细品过班主任工作的甘苦,依然执著追求,她坚信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儿”,同时,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正在开展着促进生命个体发展这一最大工程。

  走进儿童世界

  马金鹤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她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时常被一些“特殊儿童”弄得焦头烂额,其中就有一个叫做谭谈的孩子。谭谈几乎具备一切“问题孩子”的特征——上课不专心听讲,回头跟同学说话,老师讲课接下茬儿,出怪声,回答问题从不举手,等等。谭谈上课还特别积极,课堂上,只要老师不叫他回答问题,他就嗷嗷大哭,弄得课堂乱哄哄的,根本没法上课。

  马金鹤用尽了各种方法,批评、劝说、苦口婆心讲道理,但都收效甚微,谭谈由此成了班上有名的“刺儿头”。但马金鹤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怀疑是自己教育的方法不对,并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谭谈为什么在课堂嗷嗷大哭,许多“刺儿头”为什么水火不进,怎样才能取得教育的主动权……思考的结果,实践的经历,让马金鹤逐渐认识到,缺乏教育理论功底,班主任工作就没有了“底气”,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才能走进童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年轻人说干就干,马金鹤给自己制定了学习教育理论的“三部曲”。第一步,从看得懂的教育书籍开始“入门学”,她反复阅读了霍懋征老师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书,在工作中模仿霍老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使后进生教育初见起色;第二步,带着问题“深入学”;初步尝到理论应用到实践的甜头后,她又阅读了《给年轻班主任工作的建议》、《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丛书,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第三步,提升理论素养“拔高学”;为了实现“高位思考”,她系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研读了相关的大部头专业性论著,再结合自己的工作,认真学习、实践和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马金鹤认识到,对于“问题儿童”的反常行为,不能只看表面,必须作深入的调查。“谭谈父亲长年在外经商,根本顾不上教育孩子,母亲则一味溺爱儿子,使孩子没有起码的‘规则意识’。”马金鹤通过家访了解到,父爱缺失,母爱畸形的谭谈,特别渴望被“关注”,渴望“伟大”,上课随便说话、大哭都源于强烈的表现欲和希望引起注意。

  “谭谈那些看似捣乱的行为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渴望成功的积极因素,只要因势利导,没有不能转变的孩子。”因此,在课堂上,马金鹤尽量满足谭谈想发言的合理需求,同时,她采用了“贴标签”的方式教育、转变谭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肯定知道上课该怎么做”、“谭谈最懂事了,知道倾听别人的发言”……一个个“好孩子”的标签,让谭谈不好意思做出不好的行为。与此同时,这些标签还隐含着一种引导,暗示谭谈上课要好好学习。

  之后,谭谈变了,变得懂事了,学习习惯越来越好,期末考试,他考出了语数平均分99分的好成绩,被评为班上的“学习奋进星”。望着这个学习优秀、纪律良好的孩子,谁能想到他是曾经搅得全班不宁的“混世魔王”呢?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论证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学习教育理论让马金鹤眼界大开,在调入北京小学大兴分校6年来,36岁的她先后研读了28本教育专著,写下18万字的读书笔记。近年来,她运用“签约法”,使上课只能注意2~3分钟的李奇学会了听课;运用“训练法”,让“小马虎”王腾学会了检查作业;运用“快反馈,小勺喂”的方法,引导考试从不及格的张涵,走出失败的阴影……一个从“失败误区”走出来的学生对她说:“马老师,您比妈妈还要好。妈妈只管生活,您却管我们的成长,我们从心眼里喜欢您。”

  捕捉教育契机

  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学校,作为家长或教师,在学校门口发生的这一幕,我们也许不会感到陌生。

  放学了,站在校门口的丁丁生气地撅着小嘴——家长没有按时来接他。这时,丁丁的父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来,满脸歉意的父亲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见丁丁生气地问:“你干什么去了,怎么这么晚才来?”“公交车堵车了,我是跑着过来的。”父亲连忙解释。“你就不会早点出来,人家爸妈怎么就不晚呢?”丁丁大声吼道。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马金鹤看到了。丁丁的表现让她大吃一惊,就在刚刚结束的“懂礼貌,讲文明”主题班会上,丁丁慷慨陈词的发言,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丁丁课上课下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让马金鹤陷入了沉思:缺少道德情感体验的道德认识,是难以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她决定捕捉教育机会,给孩子们补上道德情感体验这一课。

  马金鹤想起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段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于是,每天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时依依不舍的镜头被马金鹤偷偷拍了下来;放学时,家长们在太阳底下伸长脖子,翘首等待孩子放学的镜头被她拍摄下来;国庆节,天安门前的花坛前,一个小男孩开心的笑声吸引了她,原来他的爸爸为了让他更好地观看花坛,用双臂把他举了起来。看着汗流浃背的父亲,马金鹤箭一样地冲进人群,抢过爱人手里的相机一通抓拍。

  在“走进父母的爱”主题班会上,当马金鹤把一张张精心拍摄的照片展示在孩子们眼前时,孩子们被父母那平凡而感人的付出感动了,他们争相讲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讲着讲着,许多同学哽咽了,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台下的父母们眼眶里也噙满了热泪……来自心灵的倾述,净化了儿童的心灵;道德情感的升华,大大改变了孩子们的道德行为。

  之后,孩子们见到父母、老师主动问好的多了;关心他人的多了;懂文明、讲礼貌的多了……许多家长激动地说:“马老师真是一个有心人,把孩子交给她,放心!”她的这堂主题班会,也被评为北京市大兴区优秀班会一等奖。

  为孩子成长“储值”

  为了加强养成教育,马金鹤曾在班里开展过“文明生百分赛活动”。哪个学生违反了文明生某一方面准则,就扣相应分数。最后,谁扣分少,得分最多就当选为班上的“文明小标兵”。试行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效果并不好,文明检查组分越扣越多,但学生的文明行为并没有多大改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金鹤从心理学研究结果上找到了答案:鼓励是正强化,它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批评是负强化,它只能弱化孩子某些不良行为,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虽然知道做什么不对,但不知道做什么才对。

  据此,她设计了“文明储值卡”,规定了学生上课、上操、课间、上下学和家中的文明行为准则,学生在哪个方面做得好,就发给他一张“文明储值卡”以示鼓励,哪个学生得卡最多,就当选为班上的“文明小标兵”。

  开展文明储值卡活动以后,学生的文明行为越来越多了。硕硕过去课间爱打架,为此,没少被扣分,但他依然如故,成了班上的“小霸王”。但有了“文明储值卡”后,他一周没有打架,得到了一张“课间文明卡”,逢人便展示,一连3周没有打架,连续获得3张“课间文明卡”。第4周,一个同学惹怒了他,他刚举起拳头,看到了桌上3张鲜艳的文明储值卡,立即放下了手。“小霸王”变成了“小君子”,让全班师生惊叹不已。

  以前,芹芹上课不爱做作业,经常抄同学的答案。现在,她坚持一周独立完成作业,得到了一张“课堂文明卡”。受到鼓舞后,她坚持天天独立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欣欣过去在家中连吃饭都要父母喂,现在她不仅能自己照顾自己,而且主动帮父母洗碗、扫地,也因此连续获得了13张“家庭文明卡”。

  “文明储值卡”储值文明,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文明储值卡”变教育的“减法”为“加法”,探索教育的增值功能。2010年,学校让马金鹤担任班主任兼学校德育主任,在全校推行“文明储值卡”,探索学校德育的创新。

  为发挥家校互动作用,马金鹤还成立了学校第一个“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积极组织“家教讲堂”活动,开展“亲子运动会”、“跳蚤市场”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她充分利用“家校通”平台,及时发布各种班级活动信息,通报学生成长情况,介绍班级活动简况,推荐家教故事、知识;为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她坚持“家访制度”,每学年对每个学生走访一遍……马金鹤的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许多学生家长慕名而来,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到她的班上。

  “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对人生的态度。”孩子们的变化,马金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她最开心的还是生日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往她手里塞精心设计的生日贺卡,学生家长送来的一捧捧鲜花,同行们钦佩的眼神……她感到,太阳底下,没有比当一名班主任更幸福的了。

  马金鹤,北京市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德育主任,北京市大兴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2010年以来,她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主持班主任培训活动50余场。



/jiaoyu/zatan/2019-09-01/2149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