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积极实施“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大困惑”催生“高效课堂” 从“目标教学”到小学“快乐教育”、初中“创新教育”,宝鸡市虽然在教改探索的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多自生自灭,无果而终。伴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教改工作如何深化凸显出三大困惑:一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如何实现从外延扩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二是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得到落实;三是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理应在课堂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上充分体现和实施。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宝鸡市实施的教改项目,该模式由课前预习、分组讨论、成果展示、问题生成、拓展训练等环节组成,强调学生的课前主动学习、课中体验学习和课后回归学习,其实质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认真调研和对比优化,我们决定把“高效课堂”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集中优势资源,下功夫来抓。 “三管齐下”推进“高效课堂” 宝鸡市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经过了启动试点、示范推动、全面推广3个阶段,目前整体呈现出星火燎原、区域推进之势。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改也已顺利启动,麟游、凤翔、千阳和陇县已实现整县推进。 在推进课改工作中,我们“三管齐下”: 一是行政推动。宝鸡市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四化战略”,推进六项改革,实施“教育振兴八大工程”的宝鸡教育发展整体思路,特别是将“教育教学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在教改项目的选定上,我们慎之又慎,对试点校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数据分析。2010年12月召开全市高效课堂现场会,确定了“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行动策略,建立了“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分工协作、以校为主”的推进机制,并把教改纳入考核内容,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下课堂、亲自抓,带动全员抓教改,形成合力抓质量。教研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和具体指导;教育学院和小教中心将教改项目纳入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市、县督导室负责定期对教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宝鸡教育网等媒体开辟专栏,加大宣传力度。 二是研培驱动。为了确保教改工作健康发展、科学推进,我们注重做好顶层设计、专家引领、研培并重、临床指导,实行“双线、三层面”推进策略。“双线”是指“培训线”和“指导线”。“培训线”由市教研室、市教育学院、市小教中心负责,对实验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指导线”由市县两级教研室负责,分三个层面对市级试点校和市县教研员、县区实验校和其他学校进行培训。两年来,先后培训校长和骨干教师23期5400名。2011年下半年,建立了13个学科示范基地和20个高效课堂校际合作共同体组织,促进相互交流,许多“实验田”成长转化为“示范田”。凤翔横水一中、岐山北郭初中、麟游西街小学等示范校先后吸引300多所学校、4000多名教师观摩学习。 三是项目带动。为鼓励支持教改实验,我们对实验校实行项目管理、以奖代补。2009-2010年列支40万元,2011年列支280万元,其中教师培训100万元,市县教研室60万元,市级实验校12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教研部门和实验学校的积极性。 “三大变化”彰显课改成效 宝鸡市全面推进课改以来,整体呈现出“三大变化”:一是素质教育找到有效载体。新模式的推广,真正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市、县、校三级学研群体已经初步形成。二是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教改实验不仅没有影响教学成绩,反而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调查表明,各实验校教学成绩普遍提升,先期实验的凤翔县横水镇第一中学,中考升学率比两年前翻了一番。三是教改实验赢得广泛认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高效课堂显露出来的巨大优势,学生显露出来的令人惊讶的发展潜能,学校显露出来的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一项目的推广,体现了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认定了高效课堂这条教改之路,我们就会锲而不舍,倾情投入,用心干事,鼎力成事。下一步,我们还将强力推进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带动全市教育走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之路。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教育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