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当科长去还是不去 □ 郑 杰

[db:作者]  2011-12-28 00:00:00  互联网

  日前,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非常焦急,说无论如何要听听我的意见。

  来电话的朋友是一所知名小学的副校长,在学校分管教科研。众所周知,对名校而言,分管教科研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因为学校经常有机会迎接来自各方的参观者、学习者,报纸杂志也会时不时地报道学校的新动向、新成果,校长或主要领导会有更多的机会被邀请作为嘉宾出席各类研讨活动。因此,我的这位朋友所分管的教科研工作,其意义其实早已超出了教科研本身,关系到学校、校长的脸面了。所以,她常常为准备各种材料,工作到深夜。

  前不久发生在她身边的一件事,让她苦不堪言。学校科研处的两位主任都提出了辞职。正副主任同时离职,姑且不论他们辞职的原因,反正两个人离开后,教科研方面的活就都归分管校长干了。后来好说歹说,在两个人中挽留了一个,可毕竟是有条件的留用,使得她与这位主任的关系忽然变得有些尴尬起来,原来可以直接布置工作的,现在考虑到人家是给你面子留在这的,所以,她这个所谓的领导也只能看着群众的脸色行事了。

  这都是次要的,最令她难堪的,是两位部下宁愿当普通的一线教师也不愿意当这个主任。他们辞职的理由只是身体状况欠佳,无法承受工作上的压力。是的,这两人同时辞职,也许只是巧合,也许各有各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也许真与她这个副校长无关,但是,不明真相的人会很轻易把这件事与她联系起来:“他们辞职,跟她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再后来,这么大规模的学校,竟然再没有人愿意当科研处主任,任你求爷爷告奶奶都不行。

  她曾跟我说心中不是滋味,我劝她:何必那么当真呢?你总不见得要在全校教师面前,信誓旦旦地澄清“他们辞职与本副校长无关”吧?

  可是,这样的劝慰是没什么意义的,在学校里,远远有比教书和写论文更为复杂和微妙的东西。相信只要在学校待过的人,多少都有体会,且体会到了也是难以言表,只能独自忍受。

  有不少青年才俊,曾怀着满腔热情从事教育工作,不多时,他们要么变得俗不可耐,要么选择默默离开。可到头来,却发现根本无处可逃,因为,在所有的行业中,教育的生态尚不是最坏的。

  这次,这位副校长朋友打电话来,要向我咨询的就是她的去留问题。

  一个月前,她接到领导通知,让她报名参加教育局小学教育科科长职位的竞聘。起先她并没有答应,因为虽然眼下的工作不太顺利,可在情感上她还是不能割舍,毕竟在这里工作了17年。即使是不痛快,也都是熟悉了的不痛快,总比再去承受些未知的不痛快要好些。

  可是,领导苦口婆心地劝她,就像她的下属们离职时她所做的一样。后来,她答应去参加了第一轮的笔试。也许是因为她长期搞科研、写论文的缘故,虽然考场上她草草了事,可成绩却是第一名。

  这个时候,她心里开始打起了鼓:到底还要不要参加第二轮的面试?

  我答复她:必须参加。因为很少有干部竞聘不是事先内定的,在干部任用方面,我们从来不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而领导们也希望通过各种形式来证明这一点。你必须认清形势,领导们亲自打电话通知你参加竞聘,一定是有用意的,不是因为看中你,就是因为想让你做陪衬,他们一定不会原原本本地告诉你他们的真实意图。作为副校长,你其实本来就是他们手中的一张牌,你得认认真真地陪他们玩,无论你被选上还是落选了,你都得做出无比高兴的模样,你必须表现出很强的政治素养……

  说到这里,电话那头哭了,哽咽中,她说,我真羡慕两位辞职的主任,至少他们还有退路。

  我的答复是:教育局的领导一定还会羡慕你,因为你至少比他们更有退路。

  对于一个把什么都太当真的人来说,从来没什么退路可言;相反,对于一个把什么都不当真的人来说,也没什么退路可言。于是,在如今的教育生态里,最佳的生存姿态就是在认真与不认真之间。



/jiaoyu/zatan/2019-09-01/2174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