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河北省磁县一中,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玩闹成性……有一天,和志坤在学校论坛上看到有位学生留言:“老师,您的上课质量直接决定了我每天的手机电量和每月的上网流量。”作为县文教体局党委书记兼磁县一中校长的和志坤说,看到这句话时,真感到无地自容。 和志坤非常清楚自己学校的课堂,根本不可能满足学生精神发展的需要,更遑论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质了。这些年,他一直追问自己:很多高中学校借高考升学拒绝课改,这理由真的说得过去吗?他不相信高考和素质教育真的是水火难容! 当学生绞尽脑汁将课外书、手机、十字绣带进教室时,当他们只为通宵上网跃墙而出时,当原本向学的学生排斥甚至拒绝学习时,即使获得高升学率,这样的教育怕也没了意义。和志坤常常思考,身为校长,学校教育该何去何从? 他说,非改不可。 于是,时间定格于2008年,这一年和志坤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新主张,要求教师课堂上要解放、唤醒、激发学生。随后,磁县一中副校长刘伟彬又基于实践,提炼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四步导学”高效课堂模式,即“学导结合,合作探究,检测提升,总结反思”四环节模式。 磁县一中3年的改革成果,有力地证明了高考和课改不“兼容”的伪命题。该校2010年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更是在邯郸市高考表彰大会上斩获多项殊荣。 回首课改走过的路,和志坤总结道:“课改的难度在于转变观念,事不经过不知难,但是当你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你会蓦然发现,课改说穿了就是回归到教育的本真使命。” 教育的起点是什么 和志坤经常反思和追问,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该为学生做什么?究竟怎样做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他的思考是,只有基于人性的“唤醒”,才能实现学生的幸福,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从尊重成长规律开始的。 立足于对人性的“唤醒”,磁县一中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并非囿于模式本身,而在于它的理念支撑。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过去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点燃者。 “四步导学”模式的精髓包含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团队意识的激发、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更多地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在具体操作上,“四步导学”模式将学习型小组建设作为打造课堂的有效载体,它体现出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具体的教学原则是:凡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进行合作讨论,凡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需要讲解,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只发生在学生需要时。他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留白”,即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 “四步导学”改变了磁县一中的课堂形态,实现了三大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在这种课堂中,知识增长与人格健全是完全统一的,学生们学并快乐着。 课改要回避高考吗 课改不能回避分数,尤其对于高中学校来讲,回避高考的课改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实现不回避高考的课改呢? 一方面,在学科建设环节,学校领导前瞻性地对全校二百多名教师进行了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同时,通过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来制定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方案,制定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学生、教师、管理干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以质性评价为主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在高考备考环节,磁县一中首先意识到新课程对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具有生活逻辑性的特点,所以在平时备考过程中,他们不断将高考改革的理念贯穿在课堂小组探究中,为学生设置的问题和训练的内容也呈现出这一特点。磁县一中结合其他学校成功经验,建立了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认真学习和研究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新课程改革方案,在新的高招方案的引导下深化新课程改革。 另外,从学生的纵向发展考虑,在教学改革中充分关注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一方面,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要老师们必须坚持课改理念不动摇,不观望,不彷徨,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按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课堂教学,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动与初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联谊,以此延伸课改触角,关注孩子们成长的全过程。 教师的使命在哪里 观念决定改不改,素养决定怎么改。当教师认识到了课改是为了完成本真使命,那么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决定了这使命能否完成。 和志坤不仅把转变教师观念的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同时更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他把自己从各种报刊上看到的好文章,便介绍给身边的老师,不断督促他们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为什么如此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志坤解释说,一直以来我们过于注重了理念的更新,而忽视了影响教师素养的最基本的东西——文化、心理、技能,这会将改革带进死胡同。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有了新的教学方式却没有新的文化素养。在实际的教学生态中,有多少教师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有多少教师能解读教材,重新建构教材;有多少教师能跳出教材教教材;有多少教师能创建出自己的课程?这些都是下一步改革的课题。 在和志坤的推动下,磁县一中教师们读书和研修专业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他们渐渐走出了职业倦怠,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内心深处的敬业奉献精神也得到了激发,这是所有课改应该渗透的潜在思想。 刘伟彬说,磁县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和契机。改变教师的发展方式,改变教师的命运,让他们真正回归于教师最本质的使命和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课改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