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孩子告状,教师怎么办? □ 解析专家 刘占兰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案例:户外活动的时候,因为班里只有一辆三轮车。莉莉骑上了,这时候琪琪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莉莉不让我骑三轮车。”

  非专业教师的表现

  (1)转移注意力。

  最常用的方式。琪琪来找教师,教师马上就说:“来,琪琪你看看,老师这有一个漂亮的球,我们俩一起玩。”

  (2)大声呵斥。

  “莉莉你怎么还不下来,琪琪也要骑了。”

  (3)把三轮车推开或者锁起来。

  “你们两个不是要争吗?那就都不要骑了。”

  (4)威胁。

  “莉莉,你知道这个周末我们要去哪里吗?”莉莉一想,要秋游了。“你想想会怎么样呢?”孩子马上就下来了。

  (5)承诺给予某种好处。

  “莉莉你下来吧,一会老师让你分饼干。”因为教师都知道孩子特别愿意为老师做事,孩子会觉得为老师做事特别光荣。

  (6)隔离,到旁边思过。

  “莉莉你下来吧,你坐在椅子这,老师什么都不说了,你自己想想是怎么回事呢?”态度很温和。

  (7)说教。

  “莉莉你知道你这样做是怎么回事吗?这叫什么孩子呢?你是谦让了吗?琪琪比你小。不谦让不是好孩子,大姐姐就应该谦让。”

  (8)受害者至上。

  老师都有这样的倾向,受害者至上,不管情况怎么样,不管起因如何,不管事件发展怎么样,老师感情的天平总是倾向于受害者(没骑上的孩子)。

  (9)追究起因。

  “好了你们俩都过来,说说到底怎么回事?谁先拿到这个车的?”“我先坐上的。”莉莉会说。“我先抓到的车把。”琪琪辩解。“你们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我从头说一遍。”

  (10)强调成人的感受。

  “莉莉你这么做,老师太失望了。”强调教师的感受。

  (11)以约定俗成或错误的“传统观念”来判别幼儿的行为。

  譬如,班上一个小男孩年龄比较小,个子也比较小,是班里公认的小弟弟,这个小弟弟就成为班里约定俗成的照顾对象了。有一天,这个孩子来找老师,“老师,某某某又没谦让我了,我还是小弟弟。”他把这个作为要挟或者谋取自己特权的一种手段。

  专业教师的反应

  专业教师的整个判断思考及反应过程涉及3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此情景可以发展幼儿什么?——教育价值判断。第二,教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是什么?第三,课程和管理上应如何处理?

  当任何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你都要去判断它的教育价值,判断出这样一个情景可以发展孩子什么。

  这个事件至少可以体现以下几种教育价值判断:

  (1)社交技能:包括轮流、协调、克服困难。

  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轮流、协调,怎样和同伴协商,还包括克服困难,使得孩子们知道,不是所有事情只要一要求就能够满足。可以让琪琪知道,“你看什么时候莉莉骑累了,该换你骑了,你再去向她请求,她就会给你了”。或者说,“你还有什么别的好办法,也可以去试一试”。也许莉莉是个特别胆小的孩子,她好不容易终于骑上了三轮车,如果这时教师把她叫下来,对她的发展、对她的自信、对她争得应有的机会都是一种损失。非专业人士的做法被认为是灭火器式的做法,很容易就把冲突熄灭了,但是这样对孩子们几乎没有发展性。

  (2)语言技巧:用清晰、有效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

  也许,琪琪根本没说清楚,就去抓住车把,她以为莉莉已经明白她想骑这个车子,实际上她可能什么话都没有说。此时,教师要能够帮助孩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如果莉莉已经骑了一段时间了,就可以建议琪琪去说,“我已经等了好久了,我好想骑一下”。教师也可以用适当的示范来供孩子模仿和学习。

  (3)社交知识:社交认知、正义观念;旁观幼儿的理解与技巧的学习。

  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值得难过的,玩不到三轮车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这么伤心、埋怨。一般来说,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就不应该对莉莉说:“莉莉,你该下来了,该让琪琪骑了,我看见你已经骑半天了。”这话的意思就意味着莉莉是个犯了错误的孩子。而应该说:“莉莉,现在该轮到琪琪骑了,你可以去玩别的,如果你有什么困难,你来找我,我会帮你的。”让莉莉觉得她也受到了公正的对待,而不是多玩就意味着犯错。通过这样的方式,旁观的幼儿也能够看到教师的态度,也能够学到相关的技巧。

  (4)情感与品质培养:同情心及助人的品质,尝试的勇气,避免抱怨和搬弄是非。

  专业教师维护的是正义的行为,不能让孩子感受到哪个是受害者,哪个是挑衅方,哪个是犯错误的,哪个是好孩子,哪个是坏孩子,而要让他们感到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让孩子们以某种方式谋求某种特权。

  专业教师的临床诊断

  (1)琪琪今天的行为在过去是不是经常发生。如果经常发生,就不能支持这种行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孩子是用这种方式来谋取自己的特权。在教育过程中,琪琪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得以改正,得先看看她能接受的挫折有多少。教师可以说:“琪琪,你再等一会,老师跟你一起去和莉莉说。”

  (2)对莉莉而言,她当天的行为是不是一种进步。如果说今天是莉莉第一次勇敢地玩新玩具,教师应该鼓励她更长时间地来玩这个玩具,她才有进一步尝试的勇气。教师都知道,在活动中,很多孩子为争得做一个好孩子的形象,放弃了自己玩的机会,放弃了很多游戏和尝试新事物的机会。

  (3)如果让两个幼儿自行处理这件事,他们会不会学会“适当”的概念和行为。现在提倡让孩子自主学习,一遇到什么情况,教师就说:“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协商。问题在于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他们能不能自己解决这个事情。很多老师在自己没有招数的时候就会把球踢回给孩子,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行不通的。

  (4)参与实践的两位幼儿目前所表现的行为模式如果不加以修正,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琪琪总是以“某种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来谋取自己玩的机会,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特别不利的,会留下后遗症。而如果莉莉是经常能玩到新玩具的,教师就应该支持琪琪得到这个车,如果莉莉今天是第一次勇敢地骑上这个车,对于莉莉来说就应该鼓励她。所以要对这两个孩子目前的行为模式和以往的做法、今后将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进行判断。

  (5)当事幼儿是不是会为了符合别人所赋予的“形象”个性而表现出某种行为。例如因为“好孩子”的形象、“小弟弟”的弱者形象而表现出某种行为。如果那是不好的,建议教师在教研的时候,对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当教师有了这些经验以后,就能较好地、有发展性地处理这些问题。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



/jiaoyu/zatan/2019-09-07/2212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