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民办教育创业者的终极追问 □ 本刊观察员 褚清源

[db:作者]  1970-01-01 08:00:00  互联网

  以这样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比花费很多精力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更有有意义;以这样的心态来做教育,还有什么理由选择抱怨,还有什么心思选择“投机”。

  

  为什么民办教育发展一直处境尴尬,一直备受歧视?为什么民办教育的污点和瑕疵常常被一些“有色眼镜”有意无意地放大?是民办教育的错,还是社会的错?

  当清理民办教育歧视性政策被列入教育部2012年的工作要点时,我不知道是该为这个利好消息拍手称快,还是为民办教育感到汗颜。就清理民办教育歧视性政策本身而言,政府部门无疑有着良好的治理愿望;然而,民办教育复兴发展30多年来,与歧视性政策存在相对应的,是民办教育自身的不争气。30多年来,民办教育并没有在捍卫教育常识,遵循教育规律,引领教育改革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民办教育依然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困境中徘徊;民办教育的短命现象依然困扰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依然没有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非主流走向主流。也许这样的判定有些过于苛刻,但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所有关注、关心民办教育人士挥之不去的情绪。

  对于大多数民办教育创业家而言,创业的动机可能更多来自财富的吸引,发展的起点可能更多来自规模的扩张。很多民办教育创业者可能并没有触摸到教育创业的本质,并没有重塑起民办教育的创业精神。

  纵观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因素可能依然是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而真正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在民办教育阵营里并没有被置于首要位置,这也许是民办教育发展潜在的最大风险和致命伤。民办教育的繁荣发展需要真正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作支撑,缺乏这样的支撑,民办教育的发展就可能陷入方向迷失和精神迷失。

  民办教育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度转型期,面对迎面而来的机遇和挑战,民办教育创业者需要追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追问在当下显得弥足珍贵,也是破解民办教育创业者心理困境的有效路径。以这样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比花费很多精力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更有有意义;以这样的心态来做教育,还有什么理由选择抱怨,还有什么心思选择“投机”。

  只要在路上,民办教育创业者就有机会认识自己,真正认识了自己,就可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让我们细细品读以下几个关键字。

  一是“为”字。民办教育创业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民办教育创业者要做有底线的教育,敢于守住教育的底线。当你忙于扩张的时候,请放慢发展的脚步,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二是“伪”字。民办教育创业者一定是追求真教育的人,是真做教育的人,是能够把教育做真的人。民办教育创业者就是要敢于摒弃那些虚假的教育,摒弃那些反教育的做法,去伪存真,捍卫常识。

  三是“畏”字。希望越来越多的民办教育创业者能对教育多一份敬畏之心,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敬畏教师思想,敬畏学生生命。

  四是“危”字。民办教育创业者不仅要居安思危,更要具有居“危”思危的意识和能力,在危机中洞察机遇,化“危”为“机”。民办教育只有常思求变之策,方有成功之道,只有通过创新求变,才能主动化解发展风险。

  五是“伟”字。教育说到底是百年树人之伟业,教育是做后天的事情。民办教育创业者的愿景不能定位于利益的最大化,而应是不断积累共识成本,帮助教师团队实现职业梦想,启发学生萌发理想,让文化实现传承,让智慧点燃智慧,让幸福传递幸福。



/jiaoyu/zatan/2019-09-07/2215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