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勇
近日,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一初中学校被曝因师资不足而停上语文等课程长达两月余。事件曝光后,当地紧急安排了8名支教老师补额以平息事端。
由此,人们不禁要问:若是没有媒体介入,那停课的时间将是多长呢?恐怕就很预料了。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毕竟有限,若没有法律和制度上的强制性,凭借所谓的“支教”来拆东墙补西墙,也只是一时应景,杯水车薪罢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之一。从这个角度说,作为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的保证本身就压力很大,出现一定程度的缺额、缺编等现象,也不足为怪。
但问题在于,作为教育行政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对师资进行有效的导引,在制度设计和风险防范方面,应有足够的重视,要切实把贫困山区教育放在平等乃至优先的地位,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各种政策的制定上适当倾斜。
“社会达尔文主义”虽遭受世人的唾弃,但在现实层面上,它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就教育来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已经成为某种现实。那求解之道呢?回到具体问题上说,比如,就政府层面来看,学校距离县城过远,来往不便,政府是否可以增加班车班次、补助票价,或者购买山区教师专用的校车?再如,政府可否加大对山区教育的投入,提高经济待遇,凭借社会力量资助、财政拨款等途径,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对老师进行资助,让他们也能名利双收,安心工作?另外,政府还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改善其工作环境,加大学校配套的生活设施建设,让老师能够安心地在学校生活、工作,不必因为生活不便而城区、山区两头奔波。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多有作为,严把教师调动关,杜绝各种人情,坚决遏制贫困落后地区教师往县城、公路沿线学校流动的趋势。当然,教育主管部门更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逐步制定教师流动制度。城区和山区学校统一调度,要规定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的最大年限以及每年的交流比例。对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要有相应性的规定,加大对山区教师的倾斜力度。表面看来,没教师上课是因为“缺师”,但往细处想想,恐怕还是因为我们的“缺心”——缺了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心。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山区学校教师流失的难题。我们的山区学校须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用事业留人。我们每个教师的内心须不甘庸碌、雄心壮志。我们必须顺应教师这样的抱负需求,让他们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奋进的目标,建立起“干一番事业,成就一片声誉”的理想,这样他们才能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
因此,学校管理者不应因地处山区而妄自菲薄,要请专家学者来点燃教师的职业激情,还要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创造一切机会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有特色的“明”师。
总之,山区学校“缺师”现象,不但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齐抓共管,措施上要得力有效,才能破解这个难题,共同铸就山区教育光明的未来。(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