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老师讲授东巴文化常识和象形文单字。
丽江孩子们跳纳西族舞蹈。
表一:古城区金山乡中心校区部分校点2009年以前校本课程设置情况表
表二:古城区金山中心校2009年统一制定的校本课程内容情况表
表三:漾西完小校本教材情况
■木春燕
世界遗产教育是以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为内容,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指出,“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
“丽江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古城遗产名录》;“三江并流”2003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纳西东巴古籍”2003年9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丽江成为世人瞩目的世界遗产地。
然而,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推进,传统的生态文化面临严峻挑战。仅以承载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民族语言之一——纳西语为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它还是丽江古城的公共交际用语,但如今古城周边的大中小学,能够说纳西语的纳西族学生寥寥无几,纳西语成为濒危语言。
如何保护传承丽江世界遗产已成为丽江古城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丽江世界遗产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丽江古城世界遗产教育类型丰富
丽江古城世界遗产教育经历了从社会各界自觉保护传承到学校正式教育的历程。丽江地方政府有识之士在丽江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功不可没。像1959年9月至1965年2月任丽江县委书记的徐正康,组织抢救整理了大量的东巴经籍。曾任丽江县委副书记、丽江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和万宝,拥有深厚的纳西文化功底及对丽江民族文化的满腔热情,他多方奔走,呼吁抢救东巴文化,1981年终于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在丽江成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研究室(今为丽江东巴研究院),他兼主任直至去世。
丽江籍学者在丽江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为丽江古城遗产的学校教育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丽江古城世界遗产教育起到了引领作用。如老一代著名学者方国瑜、和志武等,不仅身体力行、执鞭垂教、伏案著述,而且上下各方奔走、呼吁,为传承抢救纳西优秀文化遗产,呕心沥血、至死不渝。1996年,戈阿干先生呼吁:“东巴文化濒临断代绝根的严酷现实。”杨福泉先生1998年指出:“年轻一代忽略母语,甚至不屑于说母语的现象在云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
经过多方面长期努力,丽江古城遗产教育形成了如下三种类型。
一是政府机构的传承,为世界遗产教育在学校推广开辟了路径,同时这些机构也成为拓展学校本土文化教育的场所。早期丽江古城的遗产教育活动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举办。例如,1995年,丽江县东巴文化博物馆开办东巴文化学校,先后开办6个短训班,学员总数达108人,主要教授东巴文化常识和象形文单字。
二是社会各界自发兴学。如1999年4月开始,郭大烈先生及其夫人黄琳娜女士依托黄山小学创办东巴文化教学点,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东巴文化传习院。像这样的民间本土文化传习机构在丽江为数不少,较为成功的还有和力民先生创办的丽江市古城区纳西东巴文化传承中心,以及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主管的丽江古城雪山书院等。
三是丽江政府积极组织了丽江古城世界遗产教育的实施。随着对丽江世界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加深,丽江世界遗产教育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学校和知名学者的重视,一些知名高校还设置了与丽江地域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等。如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与丽江东巴研究院联合招收东巴象形文字方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纳西语言文学方向的本科生;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开设纳西族文化课程,设立纳西族展览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1995年始就招收纳西语留学生,截至2013年,这所学校设置了“丽江旅游风情”、“纳西语会话与纳西民谣”等10种与世界遗产地有关的全校性选修课。
丽江政府在古城区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行本土文化教育。如前所述,1999年起,在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郭大烈夫妇在束河办事处黄山小学创办东巴文化教学试点,聘请从事东巴文化研究的专家进行授课,传授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绘画、纳西民歌童谣、东巴唱腔、纳西历史、民间故事等内容。截至2013年4月,黄山小学东巴文化教学班共有6届毕业生,268名学生接受学习,结业的学生能掌握4000多个东巴象形文字和部分歇后语,还可以简单组词。同年,丽江县教育局在大研镇兴仁小学设立纳西母语教学试点,为全面实施遗产文化教育进校园奠定了基础。2003年1月,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县小学教育中开设纳西语言传承和普及教育的决议》,决定“在全区各小学一至四年级开设纳西语言课程,加强对青少年纳西语传承教育,于2003年开始着手示范试行”。
2003年8月,丽江市古城区教育局颁布了《古城区教育局纳西文化传承方案》,决定于2003学年开始,以古城区大研镇为重点,在全区五乡一镇小学一至四年级开设纳西文化传承课,并确立了推广普及纳西语言,初步认识纳西象形文字,同时学习纳西传统手工艺、民间歌舞、民谣、童谣、风俗礼仪,了解纳西族历史,尽快恢复良好纳西语言环境的教学目标。
因地制宜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
丽江古城区大部分中小学根据学校的自身特长和学生的区域特点设置课程并进行校本教材建设,凸显学校自身特色。
1.从自发分散走向相对规范
以古城区金山乡为例,2009年以前,根据学生需求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设置校本课程(见表一)。拉马古小学地处偏远缺医少药,所以设置“常见疾病常识”;东江小学所在地经济林木较多,于是设置“经济林木种植常识”;贵峰小学所在地盛行纳西传统民歌,于是有了校本课程“纳西民歌”。2009年以后,金山中心校对各校的校本课程进行了统一规范,把校本课程作为宣传世界遗产地地域文化的课程进行开发(见表二),各校又根据自身特点开设课程。像一年级的校本教材,在纳西族聚居村落便讲授“纳西族传统礼仪认识”,白族聚居村落就讲授“白族传统礼仪认识”。
2.校本教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
古城区有些学校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立足本校区域特点,布置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本地民族传统礼仪、传统节日、音乐舞蹈的相关传说故事等资料,学生回家后向自己的长辈询问自己的家族历史,访问自己村落的名人名胜,整理成文字或以口述形式在课堂上交流,老师把他们的资料加工整理后编辑成课本进行教学。这种做法用古城区教研室赵文秀老师的话说,就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古城区金山乡漾西完小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见表三)。
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本土文化知识,拓展了视野,而且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同时这些由学生整理的第一手资料也丰富了校本教材的内容,增强了校本教材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体艺教育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结合成效显著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艺术教育价值,古城区基础教育中体艺教育与世界遗产教育的结合卓有成效。
典型案例之一:民族打跳课间操。1998年,古城区中心完小在体育教师李建伟等3位教师倡议下,整合若干丽江地方各个民族的歌舞,编排了一套融体育、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民族打跳课间操。2000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现分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局将这套民族打跳课间操在全县范围推广实施。像古城区福慧学校等校点一直到现在还在坚持课间跳这套民族打跳操,至今已经推行了13年之久。一些学校在乐曲选用和动作编排上还不断有所创新和改革。
典型案例之二:丽江地方艺术教材。2000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承担了《农村学校艺术教学内容和教研活动研究》二级子课题,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批音乐、美术骨干教师及丽江文艺界学者专家进行编创工作,通过5年的努力并经过反复论证,终于完成了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地方艺术教材一至九年级《音乐》、《美术》的编创工作,2005年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套教材充分利用挖掘了丽江古城世界遗产地的艺术资源。
典型案例之三:舞蹈《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月亮好》、《纳西瑞瑞》。2004年,在“红舞鞋杯”舞蹈大赛中,古城区选送的藏族舞蹈《北京有个金太阳》、纳西族舞蹈《太阳、月亮好》分别荣获少儿组一等奖和三等奖。2010年,古城区福慧学校编排的舞蹈节目《纳西瑞瑞》(纳西语,意为纳西娃娃)在第五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金奖。
4.教师在世界遗产教育中的科研意识加强,专业成长加快
丽江古城区教师世界遗产教育科研意识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版了一批丽江地方文化课教育教学研究专著及教材。除了正在探索的校本教材建设外,出版丽江地方文化教材近20种,像郭大烈、杨一红主编的《纳西族母语和东巴文化传承读本》、《纳西文化诵读本》,杨一红、和洁珍、和秀清等翻译的纳西语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数学》全套教材,和冬梅、和顺林主编的《纳西童谣》等。二是一批与丽江世界遗产地民族文化教育相关的科研项目立项。如2011年立项的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项目《新课改背景下民族地区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难点及改进研究》(古城区福慧学校小学部),丽江市教科所2012年立项项目《纳西象形文字在图示期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丽瑛幼儿园)等。三是有一批针对古城遗产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及教师教学体会公开发表。古城区各校教师针对世界遗产教育积极撰写论文,像《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传承与实践》中,收纳了古城区各个学校教师在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传承与实践方面的论文40篇。
同时,古城区教育主管部门及各个校点每年还组织形式多样的世界遗产教育宣传活动。除了配合地方各级各类世界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外,古城区教育局每年“六一”节定期开展古城区“纳西娃娃合唱节”、“纳西娃娃书画展”,每年“母语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发展障碍:缺乏师资经费缺少长效机制
第一,专项经费欠缺。目前,世界遗产教育不管怎么重要都不属于学校教育的主体,在义务教育阶段,每所学校拿出致力于世界遗产教育的经费都很有限,致使很多教育活动因经费问题难以展开或开展不充分。古城区政府相关部门对各种临时性的世界遗产教育活动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但对学校的世界遗产教育暂时没有专项拨款。古城区福慧学校每年在各种世界文化遗产教育活动中投入经费4万至5万元,属于自筹或从其他经费中挤出。像前面说的校本教材建设,漾西完小那些具有生动内容和图片的教材都是用学校打印机印刷的,每个班级只有一两本可以传阅,类似情况在许多学校都存在。
第二,社会认识有限。由于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丽江市民对世界遗产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在188份家长问卷调查中,98.4%的家长认为应该对孩子进行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但是大家对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母语教育的态度不容乐观。一份对丽江古城一所学校某个班级47名学生家长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74.4%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业余时间应该学习英语,仅12.5%的家长认为应该学习纳西语母语或其他少数民族母语;10.6%的家长对学校开设少数民族母语或东巴文化方面的课程表示不赞同,25.5%的家长既不赞同也不反对;17%的家长对孩子参加各种民族民间体育艺术活动表示无所谓。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宁愿高价让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也不愿意让孩子在家里受到本民族语言的熏陶,甚至担心孩子因讲本民族语而影响普通话及英语水平,而大部分孩子自身更感兴趣的是现代文明。
第三,缺乏长效机制。丽江古城世界遗产教育尚处于探索研究时期,还没有建立健全世界遗产教育的长效机制,致使有些学校的世界遗产文化教育时冷时热。冷热程度常常伴随相关人员的兴趣及人事变化而变化,有时候随着一位领导或者一位教学骨干的调离退休,一所学校的地方文化课程便处于瘫痪或停滞状态,反过来由于一位领导或一位教学骨干的兴趣,一所学校的地方文化课程便会开展得轰轰烈烈。有些政策法规制定了、实施了,但是没有相应的教学评估监督机制。
第四,师资力量欠缺。教师是进行遗产文化教育的主导,尽管丽江古城教育部门多次组织地方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但许多学校仍缺乏遗产文化教学的师资力量,像黄山小学东巴文化传习班的专业教师都是外聘的,贵峰小学随着会唱纳西民歌、会编纳西快板的一位老教师的退休,“纳西民歌”课程便无法开展。大多数年轻教师自身的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就非常欠缺,更谈不上教育学生,就算临时抽调参加学习班,学到的也许只是一些皮毛。
第五,规范参差不齐。在调查中发现,丽江古城区各个学校在探索世界遗产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就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的规范程度来看,各个校点的情况参差不齐,教材的质量高低差别很大。教学时数也不一样,有些学校每周1学时,有些学校每周2学时,有些穿插在其他课程教学中,随意性大。
制定法律法规系统推进世界遗产教育
一是政府应制定世界遗产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世界遗产教育的长效机制。要把遗产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以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使遗产教育有法可依。
二是建立世界遗产教育基金,以保障世界遗产教育活动开展的经费来源。在目前形势下,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社会各种渠道的经济来源建立世界遗产教育基金,整合社会力量,致力于世界遗产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
三是探求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衔接、古老的遗产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既继承又与时俱进的世界遗产教育路径,是丽江世界遗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全社会对世界遗产教育认同感的关键所在。
四是师资匮乏是世界遗产教育的瓶颈,靠个别人的自发行为是无力的,政府应当整体协调规划,具备普适性遗产知识的师资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进修达到目标,专业知识性强的师资力量可以由各种类型研究机构(院、校)的专业人员到学校兼任教学人员,既保证水平,又能持之以恒。
五是进一步完善规范世界遗产文化的教育目标及教材指标体系。面对卷帙浩繁的记忆遗产、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我们要怎样开发这些宝贵遗产的教育价值并付诸学校基础教育,是丽江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认真研究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科学研究制定丽江世界遗产的教育目标,并根据教育目标组织相关专家和教学骨干编写丽江世界遗产教育的统一教材。
总之,世界遗产教育是一个系统配套工程,只有从上到下相互配合,方能行之有效。
(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该调查得到丽江市古城区教育局杨一红、赵文秀、李索泉,古城区福慧学校李建伟,刘琼,古城区金山乡中心校宁建军以及漾西完小、黄山完小、现文小学部分教师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