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课改,亟需科学发展观引路

[db:作者]  2013-12-0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2013年11月蔡林森校长应宁夏银川市教科所邀请到银川市讲学

    蔡林森校长在山西晋城市2013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作报告

    永威学校的主题班会赛课

    课改需要定力。
    蔡林森是有定力的。30多年前在江苏洋思,他就探索并实践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30多年过去了,他仍在永威学校坚持并丰富着自己的这一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不断创造着美妙的教育风景。
    因为他以教育、以课改为终身之事业。如此,他的课改就是真课改,他的教育理念就是真正化入血液、付诸教育实践的活理念。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执着和定力。

    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是任太平先生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2006年我加盟永威学校。7年多来,学校走出困境,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知名的学校,参观者络绎不绝。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要认真研究,正确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有人问我:“有的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效果不够理想,你在永威为什么推广这个教学模式能够创造奇迹呢?”我想,只有正确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实效性、完整性,才能正确地灵活运用这个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准确的表述是什么呢?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1.“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2.“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3.“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三个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其中的“辅助环节”就像高速公路旁的“引桥”,“主要环节”就好像“高速公路”。老师运用这个教学模式,就能够引导学生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先学”(学生看书、检测)、“后教”(更正、讨论)、“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三个主要环节系统性、逻辑性很强,三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先学”与“后教”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顺序,强调了“学”在前,即先自主学习(看书、检测),“教”在后,即后合作学习;强调了“学”与“教”的主次,“学”为主,即以自主学习为主,“教”为次,即合作学习为次;还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先学”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先学”学生看书、检测,一部分做对了,一部分做错了,这就是准确的分层(便于“后教”),“以教促学”,“教”(后教)就是让做对的给做错的更正,老师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完成作业,这就是分层教学。“当堂训练”这个环节强调当堂完成作业,当堂达标。这一个环节就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在“先学”、“后教”这两个环节时学得紧张、高效。“先学后教”扎实、高效,节约了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保证做到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先学后教”与“当堂训练”二者也是相互促进、不可缺少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确实是完整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不可随意改变顺序,也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或改动某一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科学的教学结构,它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体现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反馈矫正以及学生为主体等原则,也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即先自主学习(先学),再合作学习(后教),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训练),全过程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特别规定“先学”在课堂上,不必强求学生课前参与备课,做大量的预习作业,还规定“当堂达标”即当堂完成作业,不向课外延伸,确保减轻课外负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高效的教学结构,它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能够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能够在小学、初中、高中普遍推广。

    二、要常年赛课,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成是洋思人十多年实践创新的成果,其推广也要坚持长期实践创新。课改看起来容易,说起来容易,搞一阵子容易,做表面文章容易,要能长期坚持并获得成功却很难。永威学校能够坚持课改,获得成功的秘决就是每天赛课、评课。

    2006年10月,我担任永威学校初中部校长。我到任的第三天,就坚持每天组织教师赛课、评课,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坚持以效果作为衡量课的仅有的标准,如果课堂上能达到学习目标,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算好课。第一个月赛课,主要废除“满堂灌”,开始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老师们很不习惯;第二个月赛课,主要反对形式主义;第三个月赛课,努力提高老师的引导水平。赛课三个月,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家长学生无不高兴。

    第二年春天,我担任永威学校执行校长,兼管小学。小学也常年赛课、评课,一天不停,大家解放思想,相信小学生年龄小也能自学,大家逐渐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根据数学、科学课教材实际,探索、总结,形成了“四个一”的教学模式,即“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其中“看一看”、“做一做”即“先学”,“议一议”是“后教”,“练一练”是“当堂训练”。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多元化,从而形成了“几个比”的教学模式,即“比读书”、“比认字”、“比写字”、“比背诵”、“比回答问题”。小学低年级教师常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揭示教学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学一点、教一点,再学一点、教一点。这样小步走,学生喜欢,效果好。中、高年级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适当增加,便于集中学,集中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方法也不同,效果特别好,因为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尤其喜欢自己学,教材的难度不大,容量小,更加便于小学生自学。

    2008年2月,我接管永威学校高中,立即组织高中教师和初中教师一起赛课、评课。当时,个别教师表示很难理解。我带领大家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坚持数年,高中课改上了路,刚毕业的大学生积极搞课改,教学成绩特别好,老教师也都高高兴兴地用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尝到了甜头。通过课改,高中老师也解放了思想,一致认识到,高中生阅读水平比初中、小学生高,他们能读懂或基本读懂课本,自学的难度不比初中、小学大;老师们发现,高中教材中有不少知识是初中学过的,例如:高一学抗日战争,初三也学过抗日战争,大家注意了高中和初中的联系,对教材中学生已懂了的知识,就不教,这样教材的容量就大大减少;老师们还注意了学科与学科的联系,例如:高中语文老师教文言文,就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在历史课上已经学过了。这样,高中教学容量大的困难就基本解决。

    永威学校坚持常年赛课、评课,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开头变“满堂灌”为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反对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努力让学生学好。

    近两年,我们注重引导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努力提高引导、点拨的水平。全校教师下真功夫吃透教材,要学生背的,教师先背;要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先弄懂;要学生练的题,教师先做。这样,教师胸有成竹,成了明白人,在课堂上才能针对学生的疑难,作出正确的精彩的点拨。否则,尽管教学模式(课堂结构)好,但教师不敢讲或讲不到点子上,结果讲等于没有讲,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同时,我们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力争语言抑扬顿挫,仪表端庄,情感丰富,态度认真,一言一行给学生良好影响,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我校的课改进入了“深水区”,在攻坚克难。为了深化课改,我校连续几年利用寒暑假备好新学期的课,写好教案。今年7月,我校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都集体备课,对上学年的教案认真修改,编写出2013年秋学期的教案,这次修改的重点是:教师如何针对学情讲好,补充、拓展(由个别到一般,拓展延伸,并指导如何灵活运用,防止错误)。开学后,每周星期天修改下周要使用的教案,主要是补充细节、作课件,增加每天尖子生选作的难题以及单元综合测试题。

    开学后,我们坚持赛难上的课。例如,赛语文阅读分析课(让学生讨论、研究文章中心、篇章结构等写作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赛作文指导课、作文评讲课(培养学生先认真审题、立意、认真选材、认真构思,后写作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全校赛复习课。复习课搞大“先学后教”,几节课一个循环,即“先学”(用一两节课考试),“后教”(评讲试卷,更正),评讲试卷课上也是让学生自己更正,不懂问同学、问老师,教师给先更正好的同学复阅,多数学生不会的,让学习先进生讲,全班都不会的,老师才讲,力争讲好,学校注重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以身作则,做礼仪的楷模,在课堂上就让素质教育开花、结果。

    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坚持遵循规律,常年赛课、评课,推广、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才能成功。

    三、要不受干扰,正确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当下,全国各地都在搞课改,教学模式各种各样,众说纷纭。我们要学会选择,不受干扰,这是我在永威课改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几年来,我们坚持常年赛课、评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课改中的形式主义、花架子。我校推广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排除了各种干扰,主要有以下三种:

    1.坚持不用“学案”,不把“先学”移到课前。

    我担任洋思中学校长24年,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直不用“学案”。我担任永威学校校长7年多来,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老师都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但谁也不让学生参加备课,搞什么“学案”。沁阳市校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一所学校都搞“先学后教”,都不搞“学案”,大家都尝到甜头,都说这样好。

    为什么我们搞“先学后教”,不搞“学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根据学情不必多此一举。洋思、永威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都具有读书的能力,能阅读相应的课本,课上学生看几分钟书,就能初步理解知识,模仿例题,基本做对习题,然后更正、讨论,教师点拨,当堂完成作业。既然如此,根本无需“学案”。

    ②节约纸张,降低成本。

    ③节省师生的宝贵时间,让学生课外集中精力读书,与遗忘作斗争,力争准确记忆知识。并且走出教材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④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养成紧张、快节奏、一丝不苟等习惯,全面提高素质。

    ⑤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学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秩序良好。

    如果不搞“先学后教”而推行“学案”,结果会怎么样呢?2013年第3期《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发表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一文中说:“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衍生’出的各式‘学案’对教师而言,会不会增加其工作负荷……对学生而言,是否也存在着增加课余负担的可能?譬如,许多学校把‘导学案’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发下去,为完成各学科多篇幅的‘导学案’,学生只顾‘昏天黑地’地填写。然而更为严峻的是,当这些由教科书这一核心教学文本衍生出的各式‘学案’充斥课堂之际,学生基本上就是围绕‘学案’做题,而那个本源的、基础的教科书却常常被搁置、消解。比照学案‘衍生’与教科书的‘弃用’,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对于那些充盈着丰富人文教育因子的学科,如语文、历史等,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相当严重的。”这是中肯之论。

    我一直旗帜鲜明地表示:尽管“学案”名词时髦,但古今中外从未有过;尽管学生课前参加备课,也可以学到一点知识,可以减轻课堂上学习的难度,但它必然加重学生课外负担,会把学校教育搞乱,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如今,有的学校跟着搞“学案”吃了亏,已在转轨。    

    洋思中学、永威学校搞“先学后教”,但绝不搞“学案”;相反,搞“学案”的学校,并不搞“先学后教”。如果硬要把“先学后教”与“学案”扯在一起,并将别人搞“学案”的后果推给“先学后教”,这样张冠李戴就会混淆是非。

    2.坚持不把“当堂训练”移到课后。

    永威学校推广、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一直坚持“当堂训练”,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绝不能把“当堂训练”移到课后。每次赛课、评课,都把能“当堂训练”,即学生能当堂做对作业作为衡量课的重要标志,如果课上作业时间少了或者学生未能当堂完成作业,都要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就这样,永威老师努力做到每节课以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训练的内容是课本上的练习、习题教师不辅导,学生不讨论,这样能让学生巩固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形成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当堂训练”,不当堂完成作业,就谈不上能达到训练能力的目标。

    可是,有的学校以为当堂完成作业是应试教育,他们把“当堂训练”移到课后,让学生课外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加重了课外的过重负担,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松松垮垮、学生轻轻松松,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既不能提高质量,又不能养成学生紧张、快节奏的习惯。

    3.坚持不把“后教”改成汇报、展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后教”是指在学生看书、检测后的更正、讨论,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后教”的时间只有10多分钟,“后教”的过程中学生十分紧张,“后教”的形式以班集体为单位,人人参与,这样便于教师准确、及时了解学情,并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

    有的学校却把“后教”上成汇报、展示课,课上只见汇报课前自学的成果,却不见存在的疑难问题,更不见如何解决疑难问题;汇报、展示的时间是从上课至下课;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浮躁、轻松;汇报、展示常常分组讨论,不便老师了解全班的学情、准确指导。

    总之,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定要注重实效,求真务实,切不可糊里糊涂地搞花架子,随意把“先学”移到课前,把“当堂训练”移到课后,把课上的“后教”,改成汇报、展示,切不可糊里糊涂地今天学这家、明天学那家,结果迷失方向,难以上路。

    四、科学发展观是深化课改的法宝

    7年多来,永威学校坚持赛课、评课,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同时,探索了新路,找到了规律,积累了经验。我曾在《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1日)发表的长篇课改论文《永威课改的10条定理》,对课改规律作了一点小结,近年来又有新的收获,现对永威课改的10条定理略加补充说明:

    1.关于“定理1”(不向课前延伸——课堂从上课铃开始)、“定理2”(不向课后延伸——保证学生的课余自由)。

    补充说明:这两条主要讲要摆正“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例如,烧红烧肉要一次性高温煮熟(不熟、半熟都不行),以后只要保保温。“课内”、“课外”的关系也是这样:课堂是主阵地(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上要力争不折不扣地达到目标,该背诵的要熟记,该运用的要形成能力。课外呢?要读书、温习、巩固、记忆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确保不遗忘,还要更正错题,强化训练,举一反三。“课外”是“课堂”的继续、延伸,而不是“课堂”是“课外”的继续、延伸。这是教学的辩证法,课上紧张了,效率高,当堂达标,课外就轻松了,负担就轻了。如果课上不紧张,课外就一定紧张,课前搞什么导学案,让学生备课,把课堂上的作业压到课后去做,课外学生就没有温习、巩固、提高的时间。

    2.关于“定理3”(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力)。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课堂上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完成当堂作业),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不能取消自主学习,只搞合作学习,不能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处理好二者关系。

    3.关于“定理4”(先走进教材,后走出教材——弄懂什么是“校本教材”)。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的关系。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要以本为本,让学生理解、识记课本知识,并练习课本上的练习题、习题,在此基础上,学生课外走出教材,举一反三。切不可课堂上就丢开课本,去搞什么讨论、展示,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

    4.关于“定理5”(学生的自学,靠教师的引导——没有导,就没有学)。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自学”与“教”的关系。课堂上既不能满堂灌,不让学生学,又不能只让学生学,教师放任自流,该讲的不讲。

    5.关于“定理6”(以学好知识为载体,有机渗透素质教育——课改要贴近地面)。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自学,当堂学好知识,完成作业。这样,全程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学生有了各种能力,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能够全面提高素质。如果丢开学习知识,去搞什么素质教育,其结果必然既学不到知识,素质教育也落空。

    6.关于“定理7”(注重效果,不图形式——课改不能中看不中用)。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效果”与“形式”的关系。课改一定要讲究实效,怎样好就怎样干,绝不可不顾效果,搞什么形式主义。

    7.关于“定理8”(常年赛课,不断打假——课改要真刀真枪)。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课改必须既打歼灭战、速决战,又打持久战。要坚持长期实践创新。每天赛课,发现问题,狠狠地解决问题,又要长期坚持,滴水穿石,才能找到规律,获得成功。课改绝不会一夜的工夫就大功告成。

    8.关于“定理9”(校长带头,全员参战——课改是“人民战争”)。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校长和全体教师的关系。既要校长带头,又要全员参加,二者缺一不可。

    9.关于“定理10”(课改也要“承包” ——让每个人都有使命感)。

    补充说明:这主要讲要改变传统的教法很难,不仅要宣传教育,也要制度保证。“包”就是搞好课改的保障。

    现在,教学改革之花遍地开放,有些花不中看,却中用,能结果,结大果,结甜果。不过,有些花似乎很美,但不结果,或者结的是小果、苦果。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忠于教育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哪一种改革模式能提高质量、减轻负担,就选择学哪一种;在学习、推广的过程中,要依靠科学、遵循规律,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可急功近利,图虚名搞花架子。(作者系河南省沁阳永威学校校长蔡林森)

    (“蔡林森在永威”系列之11-12,分别见本报2013年4月9日、4月17日。)



/jiaoyu/zatan/2019-09-08/2294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