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调整,一直随着现实生活和技术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并非贸然决定。
■珠算可以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具或者学具,但它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工具。
■没有人否认珠算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但作为教育任务的珠算活动,需要与时俱进地站在学生发展数学素养的立场上来考量。
■唐彩斌
日前,我国传统的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珠算以其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此番“申遗”成功,可喜可贺。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近日媒体纷纷展开大量评论,与珠算相关的数学教育“躺着中枪”。有批评直接指向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珠算“突然”被取消。
对于这一指责,我们很有必要梳理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后称“课程标准”)中关于“珠算”的要求,以发现其中的变化趋势:
1952年,专门有《小学珠算教学大纲》。1956年,《小学数学大纲》统合算术与珠算,要求在小学第四和第五两个学年内进行,学生要学会整数加减乘除,除数只限于一位数。1963年,“珠算讲授整数、小数的四则计算”,这时对珠算的要求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到了1986年,情况发生变化,对珠算的要求降低为“学好加减法和乘数是一、两位数的乘法”。到1992年,珠算只学“加减法”。到了2000年,算盘更只“作为计算工具介绍。”
可以说,珠算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调整,一直随着现实生活和技术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并非贸然决定。
经过一线调研与专家研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珠算”重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课标在一至三年级“数的认识”一章中,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而这一修订又被媒体过度解读为“珠算重返数学课”、“算盘将重新成为学生的计算工具”。这些复杂的声音和 “数学滚出高考”等呼喊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公众脑海中与数学教育相关的喧哗与争闹。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以理性来分析其中的逻辑:珠算不可能因为成为“非遗”,就必然成为国定的数学学习内容。否则,针灸、昆曲、京剧、皮影等我国另外29项“非遗”,是不是也都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呢?显然,这是不合逻辑的。
不过,喧闹过后,问题浮出水面:珠算在当前数学教育中到底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对于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和教育者有责任传承、传播和保护。而站在数学教学的角度,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也正需要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工具。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介绍算盘,并组织学生在算盘上表示出相应的多位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十进制和位值制。同时,还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这方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简言之,珠算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的教具或学具,但它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工具。这可以视为面向大众的数学教育中,在现有条件下珠算在“面”上的普遍要求。
而作为“点”上的教学实验或者个别学生的兴趣发展,珠算还“大有可为”。在脑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有专家研究发现,珠算有利于大脑发育。在笔者看来,得出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同时,即使有了足够的科学依据,我们也仍然要考虑到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创造的条件和花费的代价,探索最适合发展学生智力的学习活动。有的学校开展了珠算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让个别学生展示快速珠心算的本领,这主要体现学生的个人兴趣所在,而不能当做对学生群体的普遍要求。教育改革一般都要先试点再推广,当“点”的经验再成熟一些,才可以努力让“面”大一点,珠算的教学改革也是一样。
“申遗”是为了让古老的遗产闪耀光辉,切不可带着“申遗”成功的兴奋,把算盘硬生生地塞进孩子的书包。没有人否认珠算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但作为教育任务的珠算活动,还是需要与时俱进地站在学生发展数学素养的立场上来考量。几乎同时,一边是珠算申遗成功,一边是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再次获得全球三项第一。什么才是未来孩子们所需要的数学素养?我们需要依靠什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站在时代的前沿,站上世界的坐标,一切需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作者系浙江省新思维教育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