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军 刘红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人物、事件没有一点儿虚构。我是故事主人公陈宇驰的姑姑……”近日,来自辽宁省辽阳市的一封信引起了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的注意。在信中,陈素荣讲述了侄女陈宇驰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在新郑求学过程中受到的无私关怀和悉心照顾。薄薄的信笺触动着朱清孟的心,同时他更被刘建国、刘新惠等教师爱生如子的事迹所感动。近日,记者来到了陈宇驰的母校——河南新郑市薛店镇第一初中进行采访。
“学校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宇驰上初中的时候,就在我们薛店一中,当时我是校长。”薛店镇第一初中校长刘建国告诉记者,“宇驰的身世比较坎坷,但她非常懂事,学习也比较刻苦,一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原来,陈宇驰刚出生两个多月,母亲就去世了。从此,父亲便带着她离开辽宁老家,四处漂泊,靠打工维持生计。2008年初,她跟着打工的父亲来到新郑市薛店镇,2009年升入薛店一中。
2011年2月,与宇驰相依为命的父亲因为一场车祸离世,一夜之间宇驰成了孤儿,她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恐惧之中。这时,刘建国把她拉进怀里,对她说:“宇驰,别怕,爸爸不在了,有我和老师们在。老师就是你的亲人,学校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从此,刘建国成了陈宇驰的临时监护人。他把宇驰从出租屋接到学校教师宿舍,住在班主任刘新惠的隔壁。同时,刘建国还多次向学校和当地民政部门反映宇驰的情况,为她申请到生活困难补助。
由于宇驰两三个月大的时候便跟着父亲出来漂泊,一直没有办理户口。为了解决宇驰的户口问题,刘建国四处奔走,最终陈宇驰有了自己的户籍。
刘新惠老师也挑起了照顾宇驰生活的重担。“新惠是一名女教师,心特别细。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尽全力让宇驰吃好、住好、休息好、学习好。每逢节假日,新惠老师还会把宇驰接到家里过。”刘建国告诉记者。
在宇驰的记忆里,父亲告诉她老家在东北,似乎还有亲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刘建国和刘新惠非常高兴。他们四处打听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媒体的帮助下,终于在辽宁省辽阳市找到了宇驰的奶奶和姑姑。“亲人相见的那一刻,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掉泪了,这泪是高兴的泪。”刘建国说。
把生活磨难当作人生的财富
在薛店一中陈宇驰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墙壁上,有一行大大的标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刘建国告诉记者,这是薛店一中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不仅要让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在对陈宇驰的教育和培养上,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失去双亲的孩子是脆弱的,为此,刘建国和刘新惠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的同时,更注重对宇驰精神品格层面的关爱。他们经常找宇驰谈心,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坚强面对未来,尽快从痛苦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快乐起来、阳光起来,把生活的磨难当作人生的财富。
“有学校的资助、老师的细心照顾,有妇联、民政部门的关怀,对宇驰来讲,生活已不是问题。”随着宇驰年龄的增长,上高中后,刘建国和刘新惠开始有意识培养她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立自强的品格。往年寒暑假,刘建国会亲自送宇驰回家看望奶奶和姑姑,而今年暑假,他允许宇驰独自回家,但要与他随时保持联系。
宇驰进入高中后,刘建国多次到学校参加她的家长会,与宇驰的班主任交流沟通,了解宇驰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宇驰是一个很坚强的女孩,勤学好问,有上进心,有爱心,参加班级活动积极主动,比较阳光。”班主任许玉龙这样评价学生陈宇驰。
“有上进心,比较阳光”,许玉龙的评价,在记者与宇驰的交流中也得到了印证。宇驰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她告诉记者:“要给自己定一个高的目标,然后为之一步步地努力,就会逐渐接近成功。”
“我有比常人多10倍的幸运”
周末,记者跟随陈宇驰从县城回到了她在薛店一中教师宿舍那个不乏温馨的小窝。
10多平方米的房间干净明亮,窗前的书桌上铺着几张宣纸,旁边还有一盒水彩颜料。画画是宇驰从小的爱好。上初中时,美术教师曾经教过几节国画课。空闲时,宇驰会拿起画笔,在宣纸上描绘一下心情。
大大的床收拾得温暖整洁。床边的凳子上还放着一幅未完成的十字绣。见记者对十字绣感兴趣,宇驰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今年暑假回姑姑那儿时,在一个小店里买的。想做好了送给王雪阿姨,绣了一个暑假才绣了个轮廓。”
见记者迷惑,陪记者一同前来的刘建国说:“王雪是郑州一家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得知宇驰的情况后,曾经多次来看望过她。”
“宇驰是个非常知道感恩的姑娘。今年中秋节前,她周末回来还提了两袋水果,说是一袋送给新惠老师,一袋送给我。”说到这儿,刘建国的眼圈红了。
在辽宁找到亲人的宇驰,当年却选择了留在新郑——虽然她也曾想过回到家乡,但她更舍不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校长、老师,以及关心她、爱护她的叔叔阿姨和同学们。这里,家不大,却一样温馨。
“虽然上帝给我一个不幸的身世,却赐予我比常人多十倍的幸运。”陈宇驰说,“在这里,我身边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好、那么善良。我只有以百倍的努力去学习,将来回报他们,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