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三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12月14日在京举行,130个创新案例从全国各地各学校申报的1028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本届评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20名,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这个奖项是颁发给校长个人的,但在陈骏看来这是大会主办者对南京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肯定。四年来,本报持续关注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今天特刊发陈骏校长文章,解析南京大学积极探索本科教学改革新思路。
■陈骏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数量居世界前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相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期待而言,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还有待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为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多年来,南京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机制改革为重点,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我们认识到: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能够培育有助于各行各业领军人才成长的土壤,仅仅依靠传统的专业化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领导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的。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频繁,唯有能力和创造力的养成才是赢在未来的关键,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2009年南京大学推广了匡亚明学院成功的人才培养经验,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新一轮以个性化培养为特色、以“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人成才
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中的第一个“三”体现为“三个培养阶段”。我们把本科四年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类培养阶段,本科生将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统一培养。期间,课程学习以“通识通修类”课程和一部分学科平台课程为主。在该培养阶段,学校强调通识教育,着力开发了一大批通识教育课程和新生研讨课程,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宽广的学科视野和知识基础,促进学生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个阶段是专业培养阶段。学生分流至相关专业,以“学科专业类”模块课程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强化专业素养和专业训练。全校各个院系通过与国外一流大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比较分析,将国际先进经验引入专业培养体系中,重构本院系专业课程基础架构,并不断审视和精炼专业课程内容;第三个阶段是多元培养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实现自主选择的多元化发展。
在多元培养阶段,学生可以在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这三个主要方向上进行发展路径选择,体现了“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第二个“三”。对于选择专业学术类路径的学生,学校和院系将提供更深层次的本专业课程,并在课程设置上与研究生课程贯通;对于希望跨专业发展的学生,学校除了建设一批学科交叉课程之外,还推出本科生第二专业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跨院系选课;对于就业创业类学生,学校新建一批就业创业类课程,帮助其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充分准备。
可以说,“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是南京大学优秀办学传统与世界一流大学先进育人经验的有机融合。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校通过实行“三个百分百可选择”政策,即百分百课程可选择、百分百专业可选择和百分百发展路径可选择,使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发展的主动权。基于“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学生可以自由准入和准出专业;受益于全校所有课程开放政策,每位本科生拥有“个性化课表”,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从而实现自由选择发展路径。
建设多元化新型课程,不断优化教学资源
培养优秀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此,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建设一批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激发创造力潜质的新型课程。学校重点打造了由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构成的“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
第一层次的新生研讨课程针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由知名教授主讲,旨在帮助新生树立学术旨趣,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完成学习性转换和适应性转换。第二层次的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促进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通识教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它为学生今后进入不同领域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当一个人具备多学科的视野,才能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三层次的学科前沿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术新领域、新发现、新方法,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目前,南京大学已建设“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体系”课程390余门,它们普遍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给予本科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首先,新型课程促使学生改变以接受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力,并将受益终身。其次,新型课程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中广泛采用研究性教学,以问题求解、交互式学习、研讨式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此外,新型课程还引发了传统专业教育的改革。一方面,学生从这些课程中初步培养形成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迫使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另一方面,在新型课程建设驱动之下,广大教师主动求变,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
为依据,结合各自学校特点,就本校校长负责制的构成要件、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对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等作出逐一规定。
加强配套建设,为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必要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不能简单图快,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在坚决破除不利于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基础上,综合改革、辨证施治。学校力图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深入而持续地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学校在增加教学投入、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组织机构上用心思、下工夫、谋实效,从而全方位地服务于本科教学改革。
一方面,增加教学投入,为切实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夯实物质基础。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经费实施“上不封顶”的政策。通过“985工程”三期“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对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施改革,累计启动各类子项目800余个;通过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等专项,探索人才分类培养机制,项目涉及全校近一半的院系;还通过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试点专业综合改革、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等。
另一方面,加强教学队伍建设,为深化教学改革、保障教育质量抓好关键环节。“三三制”改革有效推动了全校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学一线,师资水平国内一流。目前,60岁以下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比例达88%,全校20%左右的在职教授主讲新生研讨课。政策保障方面,学校将教学工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教学工作不达要求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在评价教师时,实行四个“一视同仁”,即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研究项目与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设置了教学岗教授和副教授,激励积极投身教学一线的教师;每年由学生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成为学生评教品牌活动;学校还增设各项教学奖励,打造多层次、广覆盖的奖教金体系。
通过改革实践,我们愈发认识到人才培养工作既是一项需要不懈关注与静心投入的工作,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工程。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但与兄弟高校相比,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我们将博采众长,不懈探索,不断突破“千人一面”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打破过于刚性的教学计划,积极构建人性化和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新机制,争取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系南京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