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颛孙长宗,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五届、第六届督学,闵行区“颛孙长宗工作室”主持人,闵行区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养基地主持人,闵行区学术委员会成员,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从教三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长期任教高中数学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学中,始终坚持“激发兴趣、激发情感;激活问题、激活课堂;激励探索、激励发现”教学原则,形成“激趣、激活、激励”教学模式。18年高中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秉承“尊重、保护、关爱”、“唤醒、激励、发展”育人思想,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颛孙长宗老师十分注重教科研工作,勤于著书立说,科研成果颇丰。先后在《数学通报》、《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通讯》等全国20多家数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踪迹—颛孙长宗数学教育教学文集》201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他承担的闵行区重点课题《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与对策的研究》获区一等奖。
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这个举世瞩目的喜讯让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的师生们倍感振奋。因为由高一(1)班学生苏烨、王惠盛、严鑫崽设计完成的《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探究》方案在此前全国2956个方案中力压群雄,以一等奖首名的身份成为进行搭载的正式方案,在这一天随同“天宫一号”一起飞入了太空。一时间,上海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纷纷发来了贺电,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也伴随着全国各大知名媒体的报道,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是一所公办普通完全中学,多年来始终坚持“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办学理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2008年颛孙长宗担任校长以来,以“开启学生的无限可能”为己任,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人,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和实现个人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从而体现教育的本质。为此,他们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使学校在航天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颛孙长宗校长的对话,一起掀开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多样化办学的面纱。
航天文化 让学校特色办学一飞冲天
【张跃志】颛孙校长,您好!据我了解,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在航天科技教育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们设计的方案不仅在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市宇航学会组织的各种竞赛中屡获大奖,而且还在“探梦天宫”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搭载方案评比中夺得头筹,并以极佳方案随同“天宫一号”升入太空,为中国的中学生争了光。可以说,这是贵校在开展特色发展、多样化办学中的一个成功范例。请问颛孙校长,学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多样化办学探索的?
【颛孙长宗】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学校的肯定。尽管我们学校在特色办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瞒您说,我们一直清醒地认识到,闵行三中仅是一所公办普通中学。多年来,由于区域内重点学校持续扩招,普通学校生源素质不断下降,我校的学科成绩和社会认可度也曾受到过挑战。可以说,学校的发展进入了迷惘徘徊的“高原”地带:发展目标不清,发展措施不力,发展动力不足。而更让我们焦虑的是,激烈的学业竞争、残酷的升学选拔,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苦恼、失落和不自信。这些不良心态,极有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幸福。
面对这样的环境,好高骛远和漠视现实,都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尽管全校师生一如既往地拼搏奋斗,但仍与学生生命成长、个性发展的目标日益疏离。由此,我们认识到,要想使闵行三中与时俱进,在飞速发展的区域教育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学校的定位,在特色、多元办学方面寻求突破,在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上进行创新。
【张跃志】颛孙校长,我知道您是一位来自于安徽萧县农村家庭的特级教师,而且是在2008年,闵行三中发展极困难的时候临危受命的。听说在此之前的6年里,学校曾先后更换过3位校长。请问,您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境之下,提出了怎样的办学理念,又是如何带领全校师生实现特色办学的突围?
【颛孙长宗】闵行三中作为一所具有近50年办学历史的大型完全中学,在上世纪是以“拼命三郎”精神闻名于区内外的。尽管在我接手的时候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还是积淀了一定的文化传统。为此,我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认真总结、梳理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根据时代需要进行了提炼升华,形成了“行有规,思无疆”的校训和“尚德立志,启慧励行”的育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改革、课程建设、德育创新和其他大量具体工作,树立了学校文化形象,初步探索出学校多样化办学的路径。
在一般情形下,学校办学在对象上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教师也不可能有更多挑选的可能,现实往往与理想有一些距离。然而,教育是不择对象的;人是能动,而又各有千秋的。一所学校也许基于历史缘故、积淀基础和现实制约,很难与不同程度的他校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卓越,因为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实施,达到自己的精彩。基于此,学校立志让“普通学校办得不普通,平凡师生变得不平凡”。人都是有特长的,但要创造条件去发挥;学校也都是有独特的发展路径的,前提是要坚持不懈地去探索。
【张跃志】思路决定出路,升学率并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仅有的标准。教育必须回归本质,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上来思考和改革。贵校以人为本,以“成功学生”和“成就教师”为追求,最终办出了不普通的学校,造就了不平凡的师生。这尤其体现在航天科技教育上。请问颛孙校长,当初学校为什么会选择航天教育为突破口?在这一方面,又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颛孙长宗】说到航天教育,在这一方面,我们确实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首先,航天科普教育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早在上世纪90年代,闵行三中就开始了航天科普教育的探索,曾获得上海市航模比赛一等奖。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天科技不仅代表了高新科技的最新水平,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在闵行区,以“航天闵行”为引领,经济社会进入了全面腾飞阶段。在区和周边地区,密集地分布着上海航天设备总厂、上海宇航科普中心、上海市航天科技展示馆等可利用的航天科普教育资源,上海航天基地也落户莘庄工业区,因此从国家发展大势、区域发展的趋势、科普资源的优势看,我们把航天科普教育做大、做强有着天然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将航天科普教育纳入了研究型课程体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
【张跃志】航天科技育人,离不开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支撑。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我们知道,学校在围绕“创建航天文化教育特色”这一整体办学目标下,建设了三大校园航天文化宣传阵地——航天科普长廊、航天科技教育展示馆和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在软件方面,学校最为突出的做法是建设了研究性课程体系。请问颛孙校长,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都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颛孙长宗】学校的航天文化特色,确实是建立在课程的基点之上的,早在2006年“二期课改”全面推进的时候,学校便以研究型课程为突破口,组建了研究型课程教研组,成立了学校的研究型课程管理网络,制定了《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并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到了2009年,学校以“航天科技”项目为抓手,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目标,逐步建立了航天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型课程整合渗透。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我们确立了分年级的课程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基础型课程中的相关学科资源,开发一批有闵三特色的基础学科微课,形成规范化、系统化、主题化的航天特色文化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编写学科航天微读本进行课堂渗透、学科拓展和专题教育等途径和方式,有效达成航天科技文化教育目标。
二是拓展型课程发挥优势。对学校现有的拓展型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整合,依托闵行区独特的航天科技资源,在原有拓展型课程的时空内,开发具有“航天文化教育”特色的拓展型课程,编写相关的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有效实施,放大航天科技优势。
三是研究型课程培育航天精神。在航天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中,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地亲历和体验航天精神的精髓,让学生在研究中深刻体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迁移到学习生活中,凝聚成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精益求精、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三中精神。
四是大课程开发形成课程群。在强化三类课程体系在特色建设中作用的同时,注重从大课程角度开发航天文化教育特色课程,形成学校完整的大课程群。
【张跃志】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看到闵行三中自始至终把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励学生成长的创造力放到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充满了好奇、探究、争论和快乐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书本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创造的先锋。在此,我想请教颛孙校长另外一个问题,通过媒体报道,我们了解到学校培养了一批像苏烨这样的科研明星。但教育毕竟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学校又是通过哪些措施让众多普通学生受益的呢?
【颛孙长宗】教育是面向众多普通学生的,您说的没错。我们说,由于生源的问题,尽管我们的学生在学科基础、学习成绩上不如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但我相信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景、个性发展的潜力却毫不逊色。为此,我们构建了以“自信、自立、自强”为特点的学校核心文化。在宣传橱窗上,将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学生作为“主角”,凸显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在教学楼楼梯侧墙,布置系列励志格言等。此外,在校园网上,在升旗仪式中,在家长会上,在主题班会里,及时宣传各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学生,还通过组织学生自拟班训,塑造你追我赶、团结奋进的班级精神,不断激扬孩子们的生命,让沉睡者睁开双眼,让自卑者挺起胸膛。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为“成功学生”搭建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展示特长的舞台上发展个性与特长。锦瑟文学社、8023音乐室、23街篮球社、蝴蝶劳技社、SDS动漫社、健美操社、奶茶心理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了学生成长需求的方方面面。这些社团都是学生自己创立、经营的。为了使社团活动保持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把社团课列入了课程计划,每年举行一次“校园社团文化节”。这些社团活动,使学生在轻松中建立了自信,尝到了主动发展的乐趣,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幸福。
艺体特色 为学子个性发展铺路架桥
【张跃志】对于一所有发展意图、追求向上的学校而言,其有效管理的行为往往起始于准确的办学定位。而准确的办学定位又依赖于对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的深刻把握。闵行三中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确立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艺体俱进、全面发展”的办学方略,并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在此,请问颛孙校长,作为其中一翼的体育特色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颛孙长宗】说到体育特色,我校的体育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狠抓群众体育;另一个方面则是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先来说一下群众体育方面,学校是体育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体育和教育要素的重要汇集地,但体育和教育应该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使学校和社会联通起来,使全体师生和广大市民互动起来,体育和教育才会有更足的底气和底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便主动开放体育场馆,供周边社区市民休闲锻炼,为此我校还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称号。此外,我校还与香港著名人士霍震先生合作,建设了标准的足球场,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使校园体育走进社会,丰富了三中的体育文化,拓展了体教结合的广大空间。
在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同时,学校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其中又以女足和女曲为龙头。在多年努力的基础上,我校的女子足球、女子曲棍球渐成规模,形成优势品牌。我们鼓励更多同学了解足球、曲棍球,热爱足球、曲棍球,积极投入到绿茵场中,创设人人会踢球、人人爱看球、人人会评球的良好氛围。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建立了横向抓普及、纵向抓提高的策略,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代表队的多层次运动队,最大限度地抓好普及,同时也培养了具有较高竞赛实力的可以代表学校形象的代表队。此外,学校还先后与闵行房地产发展总公司、东苑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女子足球和女子曲棍球俱乐部,不久前,又与闵行房产置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闵行房产置业有限公司女子曲棍球俱乐部。先后向国家女子曲棍球队、上海女子曲棍球队及高等院校输送了26名运动员。
【张跃志】作为上海市足球传统学校,上海市女子足球特色学校、闵行区体育特色学校的闵行三中确实名不虚传。贵校的女子曲棍球队曾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女子乙组亚军,2010年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冠军。女子足球队也勇夺全国第七届中华木兰杯青少年女子足球赛第三名等。今年,贵校有7名女曲运动员代表上海市参加了全国第12届运动会。据悉,贵校在精心培育学生体育特长的同时,还积极地将这种优势资源进行辐射,以此产生更大的效应。为此,听闻贵校还获得了一个承办全国、市级赛事“专业户”的称号?
【颛孙长宗】此话没错。闵行三中的体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学生的体育成绩不菲。正由于此,我校在近几年来,以足够的实力和勇气,承办了一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力的赛事。学校先后承办了一年一度的上海市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2010年7月受国家体育部门委托承办了全国“东苑杯”青少年6人制曲棍球锦标赛,来自全国34支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的4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这次曲棍球盛会。还承办了上海市“育苗杯”中学生足球比赛、上海市U—15、U—18女子足球锦标赛、一年一度的华东地区“安乐杯”足球赛等。本世纪以来,我校已举办全国、市级以上体育赛事二十几项其中全国级的3次,华东地区5次,市级的每年至少3次,校际比赛更是不计其数。今年,学校高中女足荣获了上海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和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杯两项冠军。
这些赛事举办和承办的定义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因为每项赛事的举办都要进行全校总动员,从赛事的策划,组织到服务,不仅是对学校凝聚力、组织能力、服务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全校师生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检验。因此,每次赛事前,我校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精密组织的流程和精细服务的细节,引导同学们了解赛事,关注赛事,文明观看,积极从比赛中吸收精神营养,使其成为学校文化和个人成长的新鲜养料。
【张跃志】众所周知,体育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强健学生体魄、塑造学生人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悉,闵行三中在积极推进体育特色的过程中,还特别重视引入现代体育文化,使体育精神成为学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颛孙校长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贵校是如何将这种体育精神融入学生内心深处的?
【颛孙长宗】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好。近些年来,我们学校校紧紧围绕育人目标,按照“体教结合”的要求,从制度设计、项目建设、体育科研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体教结合的不断深化,促进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努力凝聚体教相融的文化,取得明显成效。具体做法有通过女足女曲激发全体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并通过规范体育课、引入高一女生形体课、体育课进社团、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狠抓“两操”质量,引导师生体育锻炼生活化,自觉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整体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此外,学校特别重视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除了普及必要的体育知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还通过对体育明星奋斗故事的介绍,奥运精神的解读等宣传现代体育精神。从2009年开始,学校将每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提升为体育文化节,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在开、闭幕式中设置广播操比赛,班级文艺节目表演,及介绍学校女足、女曲的比赛成绩和精神闪光点,使勇于拼搏、敢于争先、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成为丰富三中精神的重要元素。
目前,我校的体育特色正在由竞赛带动向精神引领转变,项目优势向文化优势提升,由健体为主向全面育人升华。我们今后的体育工作和体教结合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八字方针”:健体、育心、敦品、养气。具体讲就是:提高体能,增强体质;树立信心,培养耐心;锤炼品格,优化品德,提升品位;涵养气质、气概,引导学生尽快成长为真正适应时代和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张跃志】上面和颛孙校长一同探讨了贵校的体育特色建设。我们知道,贵校“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另外一翼是艺术特色,而贵校的艺术特色又集中体现在昆曲教育中。昆曲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昆山,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处于濒危境地。请问颛孙校长,学校为何会以昆曲教育为切入点?学校在开展昆曲教育中又有哪些收获?
【颛孙长宗】我校之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会以昆曲教育为切入点,这源于我校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了这项教育。十几年来,学校昆曲社不仅在学校重大活动中登场献艺,而且积极参加全国和上海市的有关展演和比赛,多次获大奖,闵行三中昆曲社还应邀赴台湾进行交流访问,赴台期间共有4场昆曲折子戏演出,以昆曲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与台湾的民众广泛地沟通互动。我校的吴佳妮等10多名同学先后进入了中国戏曲学院及其他艺术学院学习。更喜人的是,通过昆曲特色的创建,大部分学生都了解昆曲的常识,一部分学生会唱一些片断,还有的学生成了昆曲的“粉丝”。学生们说,昆曲看似和学科学习无关,但在这生动的故事中、在优美的唱腔中,甚至在排练中,大家不知不觉受到其思想艺术的熏染,这对培养高尚、纯净、大气的心灵,是非常有益的。
“明师”战略 助教师成就自我不遗余力
【张跃志】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教书育人的实践者,是学校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努力促进教师发展,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成为每一所学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闵行三中在推进多样化办学的过程中,教师自然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而言,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请问颛孙校长,您在这一方面都有哪些心得,不妨指点一二。
【颛孙长宗】指点不敢当。但我倒是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任闵行三中后,我遵从古代先哲的这一忠告,特别注意从各方面做出表率。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乘公交车或步行上下班,学校小车给师生们共用;主动落实校务公开,特别是账目公开透明;虚心向老师们学习,努力将他们身上的优点变成全校师生共享的财富。
对于在师德师风方面有明显不足的年轻教师,我从没有简单批评了事,从没有用校长的权威去压服他们,而是投入了更多的关爱,耐心与他们沟通感情,交流思想。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流,一句句真诚热情的鼓励,终于使这些年轻教师的思想面貌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观。也正因为如此,老师们、同学们都把我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每天中午,找我交流思想、研究工作的络绎不绝,虽然时有疲惫之感,但看到师生们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和快乐。
【张跃志】听颛孙校长一席话,顿时让我眼前浮现出了一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夫子形象。颛孙校长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每天还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和教师、学生交流思想,实在让人敬佩。我想,教师们一定能在这种“理解尊重、刚柔相济、尊老敬贤、以情动人”的管理理念中,寻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颛孙长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然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仅仅靠学校领导的示范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他们营造专业发展的支持环境。根据教师的个体特点,我们先后制定了《教师主动健康发展能力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帮助每位教师通过能力现状分析,确定重点发展能力、发展措施和时间节点,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此外,学校还选择基础良好、成绩显著、潜力巨大、师资优良的专业或课程成立了项目工作室,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搭建特色舞台,诸如《“天宫一号”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方案》,正是在刘辉老师担任主持人的“航天科技工作室”中完成的。
每个教师都期待专业上的成功,成功是创造的最大动力。而成功需要实力、条件和舞台。基于此,学校在校内还组建了青年教师研修班和教研组长研修班。在具体操作上,遵照“通识+实践+人文的原则,实现学(理论)、研(问题)、教(书)、评(课)、做(成果)的一体化。与此同时,学校还努力创新师德培养,通过“以老带新”、“课题带动”、“德育沙龙”等举措激励他们尽快成长。
【张跃志】目前贵校共有173名教师和员工,来自全国20几个省市自治区。任课教师有153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区拔尖人才2名,市名师后备4名,区骨干教师9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2名,高级教师29名,一级教师80名。从这样一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贵校的师资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然而颛孙校长您却在教师发展工作中,提出了“不求竞争求境界,不讲名师讲‘明师’”的口号,现在向您请教,您提出这一口号的原因是什么?又是如何来推进这一工作的。
【颛孙长宗】对于一所普通学校而言,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教师发展总是一个不易破解的难题。一方面,教师成长是一个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漫长的过程,名师更不能像工业生产那样批量生产;另一方面,作为普通中学,大量引进名师更不可能。因而,普通中学师资建设总是耗去了校长大量精力,却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认为,普通中学教师发展工作必须在尊重教师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思路,优化策略,细化措施,扎实推进。为此,我提出了“不求竞争求境界,不讲名师讲‘明师’”的这一口号。
我们认为,普通中学虽然很难拥有成规模的名师队伍,但我们可以培养大量虽然名气不够响亮但明白为师之道的教师队伍,即“明师”;虽然我们的师资很难与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比竞争力,但我们可以在知识、技能、特长、修养、人格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境界。引导教师掌握为师之识,严守为师之规,提升为师之境,既是我们的师资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教师发展的三种境界。
【张跃志】为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起来,贵校曾采用“压担子、给位子、树旗子、配对子、强班子”五子登科的方法。现在听到“明师”一说,不难体会颛孙校长的良苦用心。然而在我看来,明师是名师的前提,名师是明师的必然。据我了解,您还是闵行区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的主持人,这对贵校教师发展有什么好处吗?
【颛孙长宗】目前,闵行区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养基地设在我们学校,由我担任该基地的主持人。基地聚集了区内外一批有影响的专家教授,通过专家引领、教学研讨、自主学习、外出观摩、课题研究等途径,有效提高了区域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我校数学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由于占据地利之便,经常参加有关活动,进步非常明显。
管理创新 使教育多样发展稳步前行
【张跃志】管理需要创新,这是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学校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管理创新,是创造性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一所学校能否进行管理创新,将足以表明这所学校是否富有朝气、充满自信、富有旺盛的生命力。闵行三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办学的成效已被世人所认可。但我想这成绩的取得一定离不开管理创新的功劳。颛孙校长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颛孙长宗】在这一个问题上,我们俩算是不谋而合。自我上任伊始,便不断地推进了学校的管理创新。我们将原来的九个职能部门整合为校务管理部、课程教学部和学生工作部三个大部,并实施干部轮岗。这样的措施不仅整合了管理力量,提高了管理效能,而且通过轮岗使大家能够真正地理解他人,不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能将心比心,工作更有团队精神,更加和谐快乐。比如暑假行政加班,既耗时间又辛苦,但几年来没有一个干部要加班补助。暑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也主要由行政干部组织实施,老师们则正常休假。面对行政团队这种想大局、做实事、讲奉献的精神,老师们都看在眼里,吸纳在自己的行动中,成为大家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人格修养的宝贵营养。
【张跃志】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之中,创新德育的新模式,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请问颛孙校长,贵校在德育工作中都有哪些创新之处?
【颛孙长宗】围绕德育工作,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个目标”“二个载体”“三个抓手”“和“四种文化”。一个目标即培养“尚德立志,启慧励行”的现代公民;“两个载体”即“实践体验”的载体和“活动促进”的载体,通过“温馨教室”的创建、礼仪规范的实施、法制意识的养成、社会资源的利用、社区服务的开展等引导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把道德理想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和人格追求;“三个抓手”即抓德育队伍建设、抓规章制度完善、抓课程建设的优化,将德育的人力资源、制度资源和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四种文化”是指和谐校园文化、法制教育文化、人格成长文化和学生社团文化,通过这四种文化的构建和交互作用,形成德育工作的有效合力。
【张跃志】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生的发展永远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在德育工作中,我了解到贵校还以“八要八坚持”为抓手,真正将细节工程落到实处。学生的成长源自于细节,而细节的形成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请问颛孙校长,贵校在学生的自我管理方面,又有哪些创新之处?
【颛孙长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在我看来,如果说自主学习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的话,那么,自我管理则优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学校建立了“校当家”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每天的卫生、纪律、安全检查与管理,学校还创建了学生竞聘担任校长助理制度,将每周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书面报告给校长室,校长及时批转给各职能部门予以落实。“校当家”和“校长助理”都是面对全体同学进行招标,通过严密的遴选机制产生的。由于站到了主人翁的位置上,同学们的责任心、使命感更强了,综合能力更高了,这些机制所渗透着管理文化的创新,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张跃志】通过我们的交谈,可以看出,学校办学的主体是人,是学生和教师,要想办出特色,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培育人的特色上。通过颛孙校长的阐释,我逐步领略了贵校提出的“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先进性理念的渗入、人文性关怀的到位、校本化措施的推进,不断提升了“成功度”和“成就感”。最后,请颛孙校长谈一下对特色办学的感受?
【颛孙长宗】要说感受,在我看来,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特色学校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方协调,处理好特色和基础、特色和本色的关系,将特色深深植根于本色之中。除此之外,我觉得,学校创办特色不是为了图虚名,也不是用来作秀。实实在在的特色,是在长期探索中,用科学与智慧凝聚的“写真”,也是努力与追求的“再现”。真真切切的特色,是为师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对教育的探索,我想每一所学校设计的路线、采取的方略不会是一个模子,正是呈现的多样性,使特色学校纷呈成为可能,而辐射就是对特色的最好礼物。我们愿意将我们的特色办学和多样化办学经验和大家一同探讨和分享,再次表示感谢!(颛孙长宗 张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