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解救”童工需重铸贫困家庭教育信心

[db:作者]  2014-01-1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刘涛

    他们还是一群来自四川凉山的孩子,花季岁月本应在安静的校园里感受书香之美,如今却被早早地推进了深圳的一家电子工厂,用他们红肿的小手编织着我们时代普遍而深刻的商品叙事。这是近日媒体普遍关注的一则新闻事件。一群不满16岁的孩子,每天工作12小时,月收入仅仅2000元,这些数字叠加在一起,无疑刺痛人心。

    这些年有关企业雇佣童工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劳动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条文三令五申,禁止雇佣童工,可为什么此类悲剧依旧反复上演?还孩子们拥抱童年的权利,这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逻辑起点。

    有人可能会说,与其让孩子们在大山里继续“受苦”,倒不如让他们留在工厂。这其实是一本经不住命运推敲的“糊涂账”。即使车间里的收入再怎么“可观”,孩子们依然有理由返回校园,劳动监察部门必须为此有所作为。因为社会进步并非来自对现实的简单妥协,而是在命运深处注入文明的传承基因,这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让孩子自己去养家糊口,这无疑是辱没了现代文明,多少让社会为之难堪。

    当媒体报道了深圳童工事件之后,政府部门雷厉风行,孩子们迅速被遣返回家。媒体喜欢用“解救”一词,然而这种“解救”在孩子那里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违背意愿的“干涉”。面对记者的采访,孩子们竟然集体抵抗,用他们的话说,“在这有米饭和肉吃”。

    孩子们的语言和感受是真实的,这种朴素的逻辑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解救”之后,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再联想到此前被水泥封死的“住人井”,还有那些驱赶流浪者的水泥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执法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应激反应”层面?把有问题的人“解决”了,难道问题就真的解决了吗?

    童工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社会矛盾,往往是贫穷使然。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精确地概括了贫穷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贫困对儿童的打击最大,因为它动摇了儿童发展潜力的根基,也就是他们的身心发育。如果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周期被贫穷打断,往往会发展成为终身障碍”。然而,贫穷是一个空泛的概念,简单地控诉贫穷,其意义是有限的。孩子父母、厂商老板、中介组织、劳动监察部门共同将孩子们推上了流水线,然而却可以轻易地在“贫穷”这一挡箭牌下,为自己找到各种开脱的理由。除了控诉贫穷,我们同样要问,是不是应该在改变贫穷上走得更实、更远一些。

    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辍学是“儿童”转为“童工”的主要原因。贫穷带来观念落后,“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普遍的命运安排,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读书无用论”。我们都知道,贫穷是可以“遗传”的。在这个近乎“死循环”的悲剧结构中,父母应该承担起对孩子更为科学的教育监护责任,不能只是一味地屈就于现实。

    中国政府已经将贫困家庭儿童就学问题纳入了各种扶贫计划中,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但依然需要一个更为坚实的执行过程,给孩子完整的教育关怀。针对贫困地区的入学现状,我们同样需要更多的“筑巢工程”,更多的“免费午餐计划”,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投入,更公平的就业环境保障,如此才能增加贫穷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信心,把学生真正留在学校。

    童工,是外人强加在这些孩子身上的“符号压力”,隐隐地控诉着一个时代应有的正义、责任与温度。什么时候“童工”这一概念走出我们的感知体系和符码体系,尤其是走出那些社会死角,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安坐校园、拥抱童年的美丽图景,这才是我们对孩子应有的承诺和担当。(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jiaoyu/zatan/2019-09-16/2422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