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从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广东佛山第十三小学四年级一名数学老师在家长群里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学生在家数完一亿粒米,第二天用袋子装好带回学校,需要家长督促。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晒到网上讨伐老师,更有甚者,直接领着孩子到学校质问老师,这一亿粒米怎么数,估计老师也被气坏了,便怒怼,一粒一粒数。由此激发众怒,老师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看完这条新闻,我随机问了身边的几个同事,没想到他们和那些家长的反映一致,都认为这是老师闲得没事干瞎折腾学生和家长,用他们的话说,一亿粒米根本就没办法数得清嘛。
然而我却要为这位老师鸣不平,为什么一道简简单单的数学题,竟引发了如此轩然大波?这只能说明我们现在的好多家长在网上做惯了“键盘侠”,遇事不经过大脑就直接“开喷”,且不负任何后果。试想,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吗?真值得堪忧。
咱们还是先来说说这道引发众怒的数学题吧。
数一亿粒米,看似不可能,却十分简单。相信好多家长和孩子们对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不陌生吧?称出一头大象的体重,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这件事却让一个孩子轻松地解决了。他用的方法是把大象装在船上,标记好船下沉的深度,然后放入同样重量的砖头,就这样一头大象的重量就被称出来了。那咱们今天的孩子数一亿粒米,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曹冲的方法呢?
我简单说说我的想法:我们可以先数出一两米有多少粒,然后算出一亿粒米有几斤几两,不就行了吗?或许有的家长会说,谁家没事专门备一个电子称啊,这个方法不现实。那么我们换个方式,相信每家每户都有喝水的杯子吧,先数出一杯米有多少粒,然后再算出一亿粒米有多少杯不久行了吗?这很难吗?曹冲称象用的是化整为零,而数米则用的是化零为整,这么简单的道理,家长们却不懂,情何以堪,真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担忧。
我想,老师出这道题目,是想锻炼一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为难学生,所以请那些无知的家长闭嘴,教育已经很艰难了,就不要再用你的无知摧残老师的良苦用心。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篇初中学过的课文《从三到万》:
说是有个财主,家里很富裕,但几代人都不识“之”字“乎”字。有一年,请来一位楚地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这位老师一开始先教他的儿子执笔描红。写一画,教他说:“这是一字。”写二画,教他说:“这是二字。”写三画,教他说:“这是三字。”财主的儿子觉得读书写字太简单了,就非常高兴,丢掉笔回去告诉他的父亲,说:“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以不必烦劳老师,再多花学费了,请辞退他吧!”他的父亲很高兴,就依从了自己的儿子,准备了一笔钱辞退了那位楚地的读书人。过了一些时候,富翁打算邀请一位姓万的姻亲来喝酒,叫他儿子早晨起来就写一份请贴。但等了好久仍不见写成,父亲就去催促他,他儿子抱怨说:“世上姓氏很多,为什么偏偏要姓‘万’呢 我从清早写起,直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
你看这个财主的儿子和现在的那些无知的家长多像,他们根本没理解老师教学的精髓,刚认识到三就以为什么都会了,没想到老师的学问何止于此?
我想那位数学老师第二天检查学生数米的作业,数出来的老师当然高兴,数不出来,老师再现场给学生讲解思路和方法,你看,多么生动的一堂课,竟被家长的无知给毁了。
如今好多家长都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却没有在精神层面上给孩子正确的辅导。就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吧,只要有初中文化功后底的家长就完全能做出来。要说我们读书那会儿,家长大多是文盲,情有可原,可现在我们的家长有知识有文化却懒得思考,这才是值得深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