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促进改革朝公平不断迈进

[db:作者]  2014-01-2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及价值取向。

    ■不仅要保障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更要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关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关注影响学业成就和毕业生就业的公平因素。

    ■促进教育公平,必然要打破教育不公背后的既得利益,还要善于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十八大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再次将其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及价值取向。

    公平被誉为“比太阳还要光辉”。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关系,提高教育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大大弥补不同社会阶层的贫富鸿沟,是促进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也高度赞扬:“在走向平等的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伟大的步骤了。”

    教育公平神圣却敏感。这是由于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没有人会忽视教育公平的状况。当城市孩子坐在现代化教室里使用iPad、电子白板上课,而边远山区的孩子连一双上体育课的运动鞋都没有时;当别人家的孩子轻而易举凭借关系进入名校,自家孩子只能孤零零走进薄弱校时;当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拿着简历兴冲冲跑到人才市场,却发现满眼皆是“限211、985高校毕业生”的门槛时,诸如此类不公,带给当事人一种强烈的被剥夺、被歧视感,这样的感觉谁愿意承受?

    然而,教育公平的实现并非易事。这不仅在于公平感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相对性,更在于教育公平本身的复杂性。公平问题的实质,是资源、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必然牵涉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牵涉到既得利益者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博弈。以异地高考改革为例,这项涉及万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改革,从一开始推动就备受社会关注。地方政府、迁入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公平诉求与维持不同区域间录取率相对平衡的结果公平,使得异地高考的改革步伐,哪怕是迈出极其微小的一步,也得付出更多艰辛努力。

    教育公平的内涵丰富,包括起点公平,即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机会;过程公平,即提供相对平等优质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结果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当前,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已从单纯“起点公平”向更多追求“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转变。人们不仅追求“有学上”,还想让孩子“上好学”;不仅追求“学有所教”,更想“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就意味着不仅要保障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更要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关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关注影响学业成就和毕业生就业的公平因素。

    促进教育公平阻力重重,但再大的困难,再难啃的骨头,也得以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智慧和勇气去攻克。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认识教育公平的复杂性,顺应人民对公平的新期望、新追求,在深化教育改革整体部署中,在关注起点公平的同时,更强调教育过程的公平,取消重点班重点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更关注教育结果的公平,促进人人成才,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为深化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促进教育公平,必然要打破教育不公背后的既得利益,这就需要改革的勇气和智慧,要善于拆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不是从文件中、名称上作改变,而是要从根本上清除那些“保护”重点学校掐尖招生的倾斜政策,斩断五花八门诸如共建生、条子生等利益输送。推动教师交流轮岗,不能只是发个文件、刚性推行,而是要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上下功夫,免除交流者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主动交流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

    促进教育公平,还要善于抓住改革的“牛鼻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实现公平的目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对于缓解择校、促进公平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要积极探索并坚定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到校等促进均衡的好做法,通过招生录取的变革,引导家长不盲目择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非常重要,推进管办评分离,教育部门不再对办学评价大包大揽,发挥社会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权、知情权,才能破除“潜规则”,让择校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教育改革永无止境,教育公平永无止境。当教育改革朝着公平的方向不断迈进,相信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公平的阳光和幸福。 



/jiaoyu/zatan/2019-09-23/2458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