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技能加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近几年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成绩均列同类城市前茅。图为青岛艺术学校学生为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前训练。
建设3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是2014年青岛市市办10件大事之一。图为青岛大学路小学校长和教师正在学校食堂征求学生对午餐的建议。这得益于市南区政府近几年投入5500余万元,用于全区中小学食堂配建和补助,让2万余名学生吃上“放心营养午餐”。
青岛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定期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阳光体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图为在全市举办的阳光体育活动中,青岛延安二路小学学生在展示足球韵律操。
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5日至10月25日在青岛市李沧区百果山森林公园举行,会期184天。为此,全市中小学纷纷围绕“世园会”主题“让生活走进自然”举办教育活动。图为青岛市李沧路小学教师装扮吉祥物“青青”宣传“世园会”知识。全市师生欢迎全世界的大朋友、小朋友届时来青岛做客。(本版图片?君子?摄影)
统筹规划聚力突破 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一年,也是青岛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年。青岛市教育系统将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当前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正处于实现教育现代化、走向国际化的新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来,把改革、创新、发展、提升,贯彻于教育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和全过程,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全面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力抓四项改革,全力突破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上努力突破。以简政放权、章程修订和创新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重点,扩大中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招聘、干部选任、内部机构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全面推进校务委员会建设,探索学校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校机制;继续深化校长职级制配套改革,完善干部选拔、监督办法,创新学校分配制度,构建现代学校干部管理体系。
在办学体制改革上突破。落实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民办教育专项经费,建立民办学校生均经费补助制度和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在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进行教师社会保障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并逐步推开。
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上努力突破。继续实施在青岛高校重点本科和高职重点专业市校共建工程,启动协同创新计划,加快引进国内外名牌高校来青岛办学;全面推进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高校对口贯通、一体化培养改革,开展中职与普通高中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深化产教合作,在大型企业试点建设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探索建设以产权为纽带的职教体团。
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努力突破。建立师资、经费保障机制,扩大小班化改革范围,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实施新一轮初中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改革,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优质适合教育。
——力抓四项建设,全力构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颁布实施《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面向新城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寄宿制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布局。
加强学前教育普惠建设。启动实施学前教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普惠性学位覆盖面、加强公办幼儿教师配备、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为重点,构建广覆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0所。
加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强化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教育扶持力度,实施教育薄弱镇学校设施配备扶助计划,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配备,确保农村教师岗位津贴落实到位。在全域全面实行校长轮岗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跨区域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力争60%的普通中小学通过现代化学校验收。
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继续加强专用校车配备和管理,建设3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认真落实各类学生资助和义务教育、中职、特殊教育免费政策,完善新市民子女就学保障措施。
——力抓四项计划,全力打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全面推进蓝色海洋教育计划。加强中小学海洋教育精品课程和特色学校建设,大力培植服务蓝色经济的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和高校重点学科,加快建设多层次系统化的海洋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计划。支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各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端培训机构和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全面实施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系列项目,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力争在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中心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计划。加快青岛教育云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中小学起始年级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和家长空间建设,80%的中小学配备“新班班通”,4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逐步推广电子书包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加快建设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先行区。
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注册管理体系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机制,重点加强公办幼儿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计算机等紧缺学科教师和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配备和培养;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人民教育家评审机制,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师集聚区。
2014年青岛市教育系统要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凝神聚力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大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的攻坚力度,以改革推动发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青岛市委高校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邓云锋)
教育事业凸显创新局面 亮点频传
——2013年青岛市“教育十件大事”回顾
回眸2013,青岛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丰碑上镌刻下值得记忆的刻度。2013年,青岛教育多次被国家、省、市表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义务教育均衡度在山东省政府考核中居全省首位。青岛市教育局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教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亮点频传。
在马年新春之际,青岛市教育局面向社会通过公开投票,评选出2013年青岛“教育十件大事”:
1 《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公布实施
2013年6月,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公布实施。这是山东省内首个学前教育立法。
《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开创数个“第一”:明确了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强化政府责任,将“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在全国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固化下来;明确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要求等。
2 深化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
2013年4月,青岛市出台《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改革有两大举措:一是全面实行学业成绩等级评价制度。二是实行学生多次考试制度。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有三大举措:一是普通高中以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等级成绩为主,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录取。二是普通高中结合学校特色发展需要,自主制定招生录取方案。三是到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每班40人以内。从2014年起,全市普通高中不再招收择校生。
3 开展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
实现中职生可以上本科。青岛市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开展中职与本科高校“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城市。2013年,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青岛华夏职教中心、青岛电子学校3所中职学校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合开展“3+4”试点工作,系统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4 实施在青岛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共建工程
围绕青岛重点产业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青岛市首批面向青岛本科高校遴选12个重点学科、面向青岛高职院校遴选10个重点专业进行共建,每个重点学科由市财政投入500万元,共建周期为3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每个重点专业由市财政投入200万元左右,共建周期为2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
5 青岛市政府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2013年12月,青岛市申报的《优先发展教育,制度保障先行》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另有2名校长和1名教师获奖,是单列市及同类城市中唯一囊括所有获奖项目,且获奖数量最多的城市。
6 全面启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2013年,青岛市教育局在局属学校完成先行试点,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建立校长职级管理、定期交流等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初步形成推动“教育家办学”的青岛模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为全省乃至全国“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相关做法列入山东省政府2014年工作报告,并建议在山东省借鉴推广。
7 五所高中新校区开工建设
2013年,开工建设青岛9中、青岛6中、青岛39中、青岛19中新校区及青岛实验高中新校。五所高中建设总投资40亿元,预计到2016年,将全部建成并开始招生。新校区建设将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把优质教育资源导向新建居民密集区和教育相对薄弱区域,促进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8 投入53亿元圆满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五年计划
自2009年,青岛市制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五年时间,投入53亿元,全市中小学危旧校舍得以全面加固。2013年全市“校安工程”圆满完成既定目标,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平台统计数据,五年规划项目开工率100%,全省排位并列第一名;竣工率99.97%,全省排位第二名。
9 青岛市首次出台《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
青岛市教育局、市质监局、发改委联合印发了《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对全市中小学生营养餐基本要求、食谱编制原则、烹调要求、食品安全与管理、责任与监督等做了详细界定,填补了青岛在学生营养餐管理上的规范空白,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出台的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
10 青岛崂山区实验小学勇夺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世界冠军
2013年5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第34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决赛中,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支代表队参赛,中国有20支代表队参赛。青岛崂山区实验小学勇夺小学组“翻滚的结构”竞赛项目世界冠军。这是青岛市在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首次夺冠。(君 子)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做贡献
—— 2014年青岛市教育工作大事展望
2014年青岛市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凝神聚力抓改革,加大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的攻坚力度,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增强活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贡献。
2014年,青岛市教育重点工作将重点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及推进教育现代化四个方面,其中包括:扩大就近入园招生试点,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建立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教学质量和体质健康评价体系等十余项具体工作。
——招生改革:免试就近入学 取消普高择校生
2014年,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探索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进中职学校按专业招生改革试点,扩大中职学校自主招生范围,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平台。
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深化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改革,实行初二年级学业考试等级评价。建立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教学质量和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实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
——学前教育:扩大就近入园 增改160所幼儿园
全市将扩大就近入园招生试点,落实城镇居住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新建、改扩建160所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75%以上。
——人才培养:试点中职与普高学分互转
制定普通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探索适用小班化教育要求的教学方式和设施场地、教师、经费保障体系。扩大中职与本科“3+4”试点专业范围和招生计划。开展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工作。面向在青高职院校评选第二批10个左右重点专业,实施市校共建。
——阳光体育: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统筹学生体质监测与健康指导工作,强化体质监测结果的运用。继续实施中小学生“阳光亮眼计划”,改善中小学教室光环境。以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辅导室建设为重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早期干预机制。
——去行政化: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在2013年进行市直学校先行试点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基础上,按照“简政放权、加强监督”的思路,配套制定干部聘用、考核监督等制度,建立完善现代干部管理机制,2014年全市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旨在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家办学。
——民办教育:试点教师社会保险改革
探索通过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做好非营利性民办学历教育学校教师社会保险改革试点工作,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
——依法办学:积极推行现代学校制度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开展学校章程修订和校务委员会建设,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制度,探索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和教育质量监测,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教育资源:建立教师轮岗交流制度
制定实施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指导意见,建立规范有序的轮岗交流制度。加强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发展中学校之间、镇中心学校与村级学校、教学点之间的校长和教师轮岗交流,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
积极推进优质学校跨区域办学,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实施教育资源薄弱镇学校设施配备扶助计划,对全市12个经济欠发达乡镇的校舍、围墙及课桌椅等进行更新配置。
——校园安全:规范校车 建300所标准化食堂
完善校园保安队伍建设,加大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护校安园”水平,切实抓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推动校车安全管理立法工作,完善校车管理制度,规范校车运行,确保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
强化中小学校学生用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试点实施《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建设300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扩大小学生学校托管试点范围。
——特殊群体: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修订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城区每个学区片,农村每个镇(街道办事处)至少重点建设一个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探索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儿童教育模式。
2014年春季开始,中等职业学校执行新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财政对中等职业学校由补助免学费转换为按专业核拨公用经费,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保障水平。
——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推广电子书包
制定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青岛教育云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和应用,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开展“翻转课堂”、“微课程”试点,探索推广电子书包,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君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