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
教育价值观的扭曲,带来的是对教育财政资源的最大浪费。
家里有孩子上学的人都知道:在我国各社会群体中,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工作学习时间最长的,都是中小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如今的中小学生正成为失去童年的一代。在我看来,这与我国教育领域曾经盛行一时的“GDP主义”脱不开干系。
GDP本身没有错,错在“GDP主义”。一旦加上“主义”,就成了唯一,就意味着人们不择手段地去追求GDP这个数据本身。“教育GDP主义”的危害堪比“经济GDP主义”。“经济GDP主义”危害的是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的健康,等等。而“教育GDP主义”危害的则是人的健康发展、国民素质和民族复兴大业的人才根基。当教育走上“GDP主义”之路,当教育者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当作教育追求的主要价值目标时,教育就会变得不择手段,彻底突破法治底线。
破坏教育法治的结果是正常的教育生态逐步恶化。由于教育的无序竞争,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保障水平高、办学水平高的地方,在生源这一教育资源的竞争中必然处于有利地位。这就出现了生源的逆向流动,升学率差的地方越来越留不住好学生,而留不住好学生升学率就更差。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出现了教育的“马太效应”,出现了超大规模学校。这种恶性竞争带来的恶果,一方面是强势学校对所谓优质生源的垄断,另一方面是升学率差的学校招生越来越困难。
有人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课程难度太大。其实,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本身难度并不大,问题是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只围绕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运转。为了增加复习和训练的时间,国家规定的课程结束得越来越早,教学进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大。以普通高中课程为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15个门类的课程要用两年半的时间进行学习。可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用两年时间,有的学校甚至用一年半的时间就结束课程,留下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复习和训练。这种做法,破坏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正在制造大量学习困难的学生。
重复单调的知识学习与训练,最终扼杀的不仅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更是维系学生终身学习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德育、体育、美育的弱化、边缘化和生活教育的缺位,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生活能力极差、身体素质25年来持续下降,等等。
当前,财政性教育投入开始占居我国公共财政的最大份额,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民生。本来,花同样的钱,我们可以办出更好的教育,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教育价值观的扭曲,带来的则是对我国教育财政资源的最大浪费。为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教育必须坚持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如果颠倒了这个关系,只管当前,不顾未来,不管过程,只要结果,损害的必然是老百姓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