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励年轻人留在北上广,不如多想办法帮助他们更理性地选择生活方式
■熊丙奇
3月11日,新京报记者邀请了几位两会代表、委员就北上广的年轻人是该走还是该留进行讨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表示,除去经济、地域原因,坚守北上广的部分年轻人是“虚荣心”作祟。这两天,舆论也为此展开了一场是否鼓励年轻人留在北上广的讨论。实际上,近年来是留在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以及逃离北上广又重回北上广的话题,已经不止一次引起网友关注和热议了。
在我看来,鼓励或者不鼓励年轻人留在北上广,在眼下是个伪命题。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选择,选择在某个区域就业、发展,是他们的自由。当然,每个个体的选择,也会受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外部舆论环境的影响。但总体而言,舆论环境的影响在当前是比较次要的——年轻人选择在哪里工作有他们自己的考量,并不是外部舆论说北上广好他们就留,说不好他们就走。事实上,近年来,已有舆论反复说离开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发展好,包括教育部门、学校也一再宣传到中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可许多年轻人还是倾向留在北上广,就是曾经因工作、生活压力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也有部分重新回到北上广。对于其中的原因,我们必须好好思量。
通过外界舆论来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本就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行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是要求每个个体作出独立、自主的判断。不管是留在北上广,还是离开北上广,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那种受外部舆论影响作出的选择,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通常被视为盲从、不理性。
基于此,对于眼下年轻人集中在北上广的就业选择,应该着重分析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其中有多少是不理性的就业选择,即所谓的“面子就业”因素?其二,在学生作出的“理性选择”中,有哪些因素让他们宁愿留在北上广忍受巨大压力而不愿意回到貌似有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家乡?
对于前者,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在我国,真正重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并落实到位的学校并不多,在大学阶段尚且如此,就更别提基础教育阶段了。有部分学生就因这种盲目选择随大溜留在北上广,这不是舆论的作用,而是由于其自身缺乏规划的能力。
对于后者,必须反思的现实是,对于选择留在北上广,放弃回二三线城市就业创业,很多亲历者已经给出几方面重要理由,包括大城市有更公平的竞争空间,二三线城市人情关系复杂;大城市相对而言更重视人才,二三线城市虽缺人才却不太重视人才;大城市各方面综合发展,文化气息浓郁,而二三线城市在文化生活方面落后,等等。要让年轻人愿意回到二三线城市或者县镇农村,就必须改变那里的人才环境、事业环境、整体生活环境,尤其要给予人才平等竞争的事业发展空间。
因此,不鼓励年轻人留北上广,不如多想办法帮助他们更理性地选择生活方式。具体来说,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高中甚至更早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地方政府则应该从国家政策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出发,多创造条件帮助年轻人更好地留在家乡,这是拓宽年轻人就业选择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需要。(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