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打造中国“令人尊敬的高职院校”

[db:作者]  2014-03-1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学院选派教师赴德国爱克特教育集团培训学习。

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引昌平仲裁庭进校园。

学院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毕业生在检修地铁设施。

    一所奔跑着的学院

    一所令人尊敬的学院

    3年国家骨干校建设,为学院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使学院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逐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首都各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示范基地。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今后,学院将继续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秉承“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围绕“打造令人尊敬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愿景,坚持“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遵循“精心、精致、精品”的工作方针,巩固和扩大国家骨干校建设成果,继续依托行业优势,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打造政府支持、行业需要、企业依赖、社会欢迎的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培养更多技能过硬、品德高尚、市场紧缺、企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首都乃至全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助力教育梦、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隶属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全国人力社保系统仅有的一所高职院校。学院于1985年开始建立,1986年正式招生,前身为北京市计划劳动干部管理学院,1999年开始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006年更名改制为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现开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二十多个普通高职专业,涉及经济社会和民生各个领域,多年来为人力社保系统、公共服务领域、现代服务产业、城市运行维护行业和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氛围作出了贡献。同时,学院连续17年保持了“首都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桂冠。

    学院于2011年正式启动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3年来,紧抓机遇,锐意改革,扎实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涵,努力打造中国“令人尊敬的高职院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渐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航标。

    创新“四方联动”新机制,打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通道

    1.体制机制寻突破,“课证融合”创新篇

    学院始终把培养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作为办学方向,充分依托行业优势,肩负教育使命,在北京市教育部门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学院下设的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北京高校中仅有的一所)为载体,由教育部门的高教专家和人力社保部门的职业技能专家融合组建专家团队,在全国开创性地建立了“课证融合”的新型办学体制,即:在3年培养期内实施由两部分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取长补短,高度融合,不仅保证了高校学生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所需的技能要求,还大大缩短了原本具备两方面知识与能力叠加所需的培养时间。试点期间,对参加试点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实行“双免”、“单免”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目前,已在北京市国家示范(骨干)校重点专业和北京市市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开展“课证融合”试点,并在严格审定验收的基础上,分别实行了免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鉴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免”政策;免除理论知识考核,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单免”政策。这一体制突破了传统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壁垒瓶颈,建立起了国民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间的紧密联系,打通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通道,在全国开创了成功先例,惠及北京高职院校国家重点专业16个、市级重点专业19个,国家职业(工种)50个,学生14420人。

    2.长远当前两兼顾,“两级理事会”见真章

    学院充分运用多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校企合作的成果和经验,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院系两级”理事会,形成了政校企行四方联动、无缝对接、全程融通、互利互惠的办学体制,以及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办学效能的最大化。运行中,“院系两级”理事会各负其责、各司其能、相互关联、相得益彰。院级理事会重在战略引领和方向把握,负责谋划学院整体发展和各专业布局,并逐步建立了战略规划、校企合作、师资提升、社会服务、政策研究“五大运行机制”。如在院级理事会的指导下,学院通过充分市场调研,新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电梯检测与运维两个专业,停止“商贸英语”、“法律”等专业的招生,从而使专业布局更加合理,专业服务于行业的契合度更加紧密。系级理事会重在专业内涵建设,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师资队伍的配置、课程体系的搭建、教学模式的运用等。如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事会,精准对接首都地区“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对基层人力社保人才的需求,提出“沉下去、到社区、到乡镇,服务基层”的理念,为基层人力社保经办、大学生村官选聘等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政府支持是关键,政策助推真给力

    学院跨越式的发展,赢得了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院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为骨干校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巨大推力。北京市财政部门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保障,而且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列入北京市教育发展的重点工程。北京市教育部门也将学院列为承担首都地区高职院校第一批招生注册入学试点、最早一批自主招生试点、首批高职本科试点等改革项目院校,使学院成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高地。学院主管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继制定出台了《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课证融合”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技术规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课证融合”体制的实施。同时,在行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双基地”)落户学院,使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一所拥有国家培训基地的高职院校,在高端人才培训上走在了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另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充分发挥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创造条件解决了许多高端人才尤其是京外人才引进难题,极大地支持了学院“人才强院战略”的实施。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

    1.“校企合作”搭建多元化育人平台

    在长期的校企合作中,学院本着“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原则,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搭建多元化育人平台,探索实施“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为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了一条“合作育人、基地共建、师资互派、员工训培、文化融合”的多维共享新路径。目前,学院已与北京燃气集团、京港地铁、北京地铁集团、北京排水集团、各区县社保中心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师资互聘互培,教学过程校企交替,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真正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并成功实施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构建学校、行业、企业三元主体共赢的合作机制,构建共享资源的流动机制,将三元主体融入到整个育人过程,搭建起“三对接”育人新平台,实现了学历证书与“人力资源上岗证”(取证率100%)、“劳动关系管理师”(取证率60%以上)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2.“工学结合”构建全新化育人模式

    在“课证融合”体制机制下,学院各重点专业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现了重大突破与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创了“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践行“培养环境直通”、“技能取证直通”、“就业渠道直通”三项实质举措,实现了学生职业技能素质与目标岗位需求的无缝连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创了“三元一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行业和企业三方主体的定位与协调运行机制下,完成了启人网人力资源业务岗位操作技能证书和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岗前培训证书的证书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共享的“云平台”,初步实现了专业教学资源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合作化整合;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开创了“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把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进行融通,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设计能力体系,按照能力体系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实现了“能力—课程一体化”、“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考试—考证一体化”;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开创了“段站结合、全程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教学段”,以能力考核为“教学站”,设置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梯度,形成“段站结合”的素质提升与评价体系,并坚持校企双方“全程嵌入”,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3.“三引三进”打造全真化职业环境

    学院坚持“企业引入校园、工程师引入课堂、设备设施引入实训,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位、教学进入现场”的“三引三进”机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打造全真化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参与真实的工作业务流程,实现“学校即工厂、车间即课堂、师傅即老师、学生即工人”。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北京各区县社保所、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了“嵌入式”校外实训基地,真正把基地建在一线,实习、顶岗两不误;汽车检测与维修、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学训轮换”模式,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将实践教学过程直接放在企业进行,使学生提前熟悉业务流程、了解企业文化、进行职业规划,甚至提前成为“业务骨干”。此外,学院积极打造真实化、职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把行业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直接引入校内实训环节,增强实训的真实性和针对性。我院社保专业毕业生宋时雨(现就职于北京朝阳区社保中心)、杨娜(现就职于北京海淀区万柳社保所)等,在毕业生回访时兴奋地表示:现在工作岗位使用的社保软件与在校期间学习的软件一模一样,这大大缩短了他们的职业适应期,也得到用人单位和服务群体的好评。

    创立“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打造多元立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

    学院着眼于培养一支能够适应“课证融合”教学体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做好顶层设计,着力推出了以“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为龙头的一系列双师队伍建设制度,实现了专兼职教师全员企业实践的良好氛围。在“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的大力推动下,学院全体专职教师企业实践每年不少于1个月,全体兼职教师每年不少于半个月,各专业课教师至少稳定联系一个企业,参与企业的岗位业务流程、技术研发推广、政策咨询服务等。同时,学院一方面立足高职特色,将教师企业实践时间纳入教学时间,引导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熟悉业务流程、摸清岗位特点、积累教育素材,直接将企业元素运用到教学;另一方面,以教师企业实践任务计划、总结报告、全程监督、统筹考核的“四落实”为抓手,建立起教师企业实践的长效机制。该制度的实施,不但使教师直观深入地了解了企业的运作过程和现代化管理理念,掌握了岗位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提高了专业职业技能和双师素质,而且也创新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新途径,为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2.引进企业高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为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多元立体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坚持专兼并重、德技兼顾、各取所长、动态调整的原则,积极引进具有良好信誉和业绩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专业带头人,使得重点专业兼职教师授课量达到50%,从而优化了学院师资队伍构成,充分发挥了专兼职教师的组合优势。同时,聘请了一批在行业企业非常知名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我院的特聘专家,站在行业发展和技术技能发展前沿,指导或参与学院重大或特色项目研究、开发。聘请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五公司原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注册安全工程师曹大涌,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三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韩冬青,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信号经理娄江、通信及监控经理张英武等,担任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兼职教师或兼职专业带头人;聘请传众优世(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利平等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经验的高层人才,担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兼职教师;聘请北京特种设备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瑞军担任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兼职专业带头人,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中,做到了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

    3.加大教师国内外培训力度

    为进一步打造多元立体化的高素质双师队伍,学院推行了职业理念与业务技能并重、全面与特色相结合、重点专业与专业群全覆盖的能力提升计划。一方面,深化国内培训,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在各区县社保所建立“嵌入式”培训基地,与北京二商集团、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自来水集团公司、北京排水集团、北京燃气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开展教师深度培训;另一方面,瞄准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先后与德国爱克特教育集团合作建立了工科教师培训基地,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建立了文科教师培训基地,并开展重点专业国际化培训及高层论坛项目。3年来,学院所有教师都纳入到提升计划内,实现了全员培训。这种“强制性”提升,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探索了教师深度培训的新模式,而且使学院教师树立起国际化教育理念,及时了解到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了教师素质的国际化和企业化,有力地支撑了“课证融合”改革,为国家骨干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依托行业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1.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服务首都民生事业

    学院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坚持“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与基层民生需求共命运”,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一方面,在专业建设上,以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紧紧把握首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对接高技能型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着力打造紧缺型专门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以对接首都特大型城市安全运行和发展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开设了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电梯检测与运维等紧缺型专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立足于解决进入老龄化社会首都急缺养老人才的困境,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对接首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对城乡人力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确立了“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方针,为社区和乡镇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的“软件支撑”。学院与市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合作,在各远郊区县建立“社保驿站”、“人力小屋”,让高素质经办员下得去、留得住,安心服务于基层人力社保事业发展。同时,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了高质量咨询服务,举办基层社保骨干培训班和基金监督骨干培训班,助推基层人力社保能力提升。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北京高职教育改革新步伐

    在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秉承创新理念,积极发挥作为北京市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引领高职教育改革步伐,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学院引进德国IHK汽车机电师职业资格教育合作项目,参照德国RLP和ARP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引进国外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用国际化、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标准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推进北京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本土国际化”模式作出了贡献。同时,学院率先在北京市实施了“高职本科”和“3+2”中高职衔接改革试点项目,与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昌平职业学校、平谷职业学校等达成协议,通过“上延伸、下衔接”,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衔接方式,探索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初步打通了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的职业人才上升通道,极大地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层次内涵。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是为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终身学习,对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的有益探索。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直接承担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工作,对实行“学分银行”和“双证互换”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

    3.依托专业资源优势,助力行业企业科学发展

    学院坚持“三面向”原则,即:面向社会、面向人人、面向终身,依托学院“双基地”以及“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助力行业企业科学发展。如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老年服务与管理等骨干专业与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等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构建完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合作的科技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技术升级;帮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南方石油公司、中粮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等企业解决生产销售中的技术难题,指导开展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学院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为在岗人员和转岗待业、外来务工等群体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同时依托“双基地”,大力开展高技能和专技人员的高端培训。3年来学院共承接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达2.8万人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达4.4万人次,技术服务到款额(含横向科研、培训等)1835万元,技术服务(为服务对象)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达9000多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化教育内涵建设,办学品牌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

    1.扩大教学改革成效,以重点专业拉动专业群整体发展

    学院借助国家骨干校建设的重要契机,不断扩大和深化建设成果,促进专业布局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了“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协同并进、全面提升”的专业发展格局。学院以4个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四大专业群建设,完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64门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极大地提升了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如在重点专业的带动下,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紧跟骨干校建设步伐,与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并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使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于201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验收。同时,在4个重点专业建设的推进下,学院对专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形成了学院《专业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二十四字方针:“稳定规模、强化内涵、注重特色、分类管理、动态优化、机制创新”,全面指导学院专业建设。

    2.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交流合作扩大学院社会影响

    骨干校建设不仅为学院自身快速发展提供了助推力,同时也为同类兄弟院校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经验。3年建设期间,学院多次接待全国各地兄弟院校来院参观考察,就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扩大了国家骨干校建设辐射效应。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把行业软件和数据资源引入到校内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安装的教学软件,在全国兄弟院校中屈指可数;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学院与行业部门之间的深度合作,在全国校企合作案例中也是凤毛麟角;师生在行业部门顶岗实习的时间长度和参与业务的深度也不多见,从而形成多方共建共享资源的产学研基础,吸引许多兄弟院校前来取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积极搭建内外线相结合、软硬件相结合的实训平台,3年间接待福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大学、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各地院校参观交流,共接待各种研讨会100多人次,扩大了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成效和特色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遵循“精心、精致、精品”的工作方针,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坚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人才培养观,以“精心、精致、精品”的工作方针,全方位提升高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增强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作出积极贡献。在专业技能上,注重“以赛促练”,激励学生参与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仅2013年,学院学生就在各类国家技能大赛中勇夺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综合素质养成上,积极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引领效应,实施育人强素质系统工程,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同时,通过主题活动、人文课程教学等途径,充分挖掘国学的当代教育价值,塑造大学生诚信、友善、敬业等优秀品质。据统计,学院学生助学贷款按期还款一直保持100%,这是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和道德品质高尚的双重体现。优良的人才素质成就了学院良好声誉。3年间,学院共向社会输送各类高技能人才35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重点专业多年保持全部,招生录取比例高达5∶1,“热力班”、“燃气班”和“排水班”等“订单班”模式培养的学生适应性强,深受各方欢迎和高度认可。学院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及问卷等方式,对毕业生工作状况进行调查,根据2013年回馈信息统计表明,企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卜玉辉)



/jiaoyu/zatan/2019-10-19/2559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