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希培在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入学典礼上演讲。(资料图片)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希培有不少外号:“谭铁心”、“谭铁嘴”、“谭铁人”。他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整34年;他的课堂激情四射,活力无穷,学生都说:“大学里如果没听谭老师的课就亏了”。
■本报记者 阳锡叶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希培有不少外号:“谭铁心”、“谭铁嘴”、“谭铁人”。
谭希培的学生很多,34年每年都有至少上千名学生听过他的课,但他的学生又很少,目前所在专业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才50多人;他上的课特别受欢迎,从校内讲到校外,从学校讲到机关、企业;他出版的专著《制度创新论:超越与现存》是当下热门的理论话题;他通过竞标编写了湖南省高校通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获得省级高校“两课”教学公开课讲评和观摩一等奖,还被评为省级思政理论课“优秀教师标兵”,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
“谭铁心”:34年思政教学,34年钉在一个岗位上
1977年考大学的时候,当了3年知青的谭希培考的是文科,但却莫名其妙地被工科大学录取——当年9月,他成为当时的中南矿冶学院政治理论师资班的新生,这一“阴差阳错”,从此将他与思政理论教学,牢牢地绑在一起。
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正式到已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社科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任教。此后30年,以这个系为母体,分离出法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因为“哪个学院都比马院有前途”,他的同事们、同学们、学生们,纷纷转投他院,只有他和少数几个人,像钉子一样,30年永远钉在一个岗位。
30年里,他和同事们创办了许多新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与管理、法律、工业艺术设计等等,“马列教研室是中南大学的文科孵化器,孵出了5个学院近10个专业,成熟一个出去一个,倒是自己变得又老又瘦。”谭希培说。
也不是没有改变的机会。1997年评上教授的时候,同事拉着他去新成立的法律系:“都说你是著名的‘谭铁嘴’,课上得那么好,当律师打官司做辩护,肯定没的说。收入水平肯定大幅提高。”但是,他想都没想就一口回拒,“找不到感觉”。为什么到其他专业就找不到感觉了?同事给出的答案是:“谭老师热爱思想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达到醉心的程度。”
“谭铁人”:上课不喝水、不落座、不看教材
34年里,谭希培先后执教本科生课程8门,硕士生课程11门,博士生课程4门,还有无数的讲座;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经典著作选读,从哲学专题到理论前沿,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评价,从邓小平理论到社会工作概论,跨度大,知识点多,涉猎面广。34年里,他几乎没有寒暑假和周末,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教育教学:读大量原著,翻阅大量史料,读大量书报杂志,每天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和国际时事分析;备课写教案做PPT,“自己不满意的课,绝不对学生讲”。
谭希培上课有个特点,上课从不喝水,从不看教案,永远站着。不喝水的原因很简单,“担心讲台上的杯子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他上课很多时候连书都不带一本,过去是一支粉笔进教室,现在是一个PPT全搞定。同事们都很惊奇,快60岁的人了,哪来这么好的记忆力,哪来这么充足的干劲?
确实,翻开谭希培的各年工作量统计,以一年40周计,每周都要上课10节以上。“这算不了什么,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上12节。”他说,从早上8点上到晚上9点40分,最后是咬着牙开车回到15公里外的家。
每年暑假,一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师都会参加“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谭希培就是研讨会的秘书长。从1986年第一次参会,到2001年他被同仁们推选为秘书长,32年来,他为这个被人誉为“最有生命力”的民间研讨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与最前沿的理论问题有了最直接的接触。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谭希培第一时间研读总书记讲话精神,夜以继日精心准备了长达1万多字的教案课件,从“寻梦”、“逐梦”讲到“筑梦”、“圆梦”,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讲到毛泽东著作和诗词,讲到习总书记的“民族复兴梦”,最后谆谆告诫青年学子:“在逐梦中筑梦,做好我们当下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学习规划或职业生涯规划,是圆梦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讲座大受欢迎,2013年,仅仅这一个题目,他就讲了42场。
“谭铁嘴”:“大学里如果没听谭老师的课就亏了”
生活中,谭希培不是一个能说的人;但一到课堂,他就像换了个人,激情四射、活力无穷,学生们的形容是“打了鸡血一样”。
学生们在学校论坛上讨论,马列课哪个老师上得好啊?不约而同的,答案都是谭希培,“很有个性、很有想法的老师”,“一上来几句话,就觉得这个人不一般,毅然选了他”,“这是第三门让我感觉上课时间太短的课”……
“我们精心准备一门课,课堂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也不难,但是要所有的课都保持这么理想的状态,真的很难。可他做到了。”他的同事胡凯教授评价说。
这是如何做到的?谭希培说他自己也给不出准确答案,就是喜欢上课,教学开心,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
对于如何加强高校思政理论系列课?谭希培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想听爱听要听。
思政类课,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希望得到什么?要解决什么?要回答这些,就得了解学生,知道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因此,只要没课没会,他总是在学生中泡着,学生社团活动,他参加;学生K歌,他是“麦霸”;学生党课,他主讲;学生聚餐,他主厨;学生食堂,他更是天天去;而学生有困难,他更是会及时相助。曾经他腾出自己的宿舍给学生复习考研大半年,自己午休只能在办公室沙发上;曾经有个来自贵州的贫困女生,生病住院组织捐款时他先匿名捐了1000元,“再随大溜捐300元”,只为担心学生感觉不好。而34年里,学生饭卡没钱了,回家没路费了,三五十元一两百元甚至上千元,他不知掏了多少次。以致几次学生毕业回校还钱,他都莫名其妙。
如此关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还通过访谈、网络、课堂调查问卷甚至现代通信手段介入学生私人空间(如博客或微博客、电子邮件、MSN、手机短信)等等,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学生所思所想,学生所困所惑,谭希培自然一清二楚。再加上他读书杂且多,课堂活力、吸引力自然就高;“谭铁嘴”三个字,想躲都躲不过。“漫谈,但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学生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