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来听课时,大多数教师都会感到恐惧,因此不欢迎听课者。对于类似现象,不少人简单地以教师素质论之,甚至由此断定该教师平日上课有问题,或对领导、同事的态度有问题。
■孙贞锴
“教学恐惧”人皆有之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不少教师,一听到别人要来听自己的课,就不免有所抵触,有时甚至害怕和不情愿。对于类似现象,不少人简单地以教师素质论之,甚至由此断定该教师平日上课有问题,或对领导、同事态度有问题。
其实,此论有失偏颇。按照《教学勇气》一书作者帕尔默的说法,这应该是一种“教学恐惧”。帕尔默曾说:“我虽然教了30多年学,至今却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问个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每当我感到似乎失控,诸如让难题难住,出现非理性冲突,或上课时因为我自己不得要领而把学生弄糊涂,恐惧又在那里。当一节上得糟糕的课出现一个顺利结局时,在它结束很长时间内我还恐惧——恐惧我不仅是一个水平低的教师,还是一个糟糕的人。”这种感受,大多数教师都会有同感。
无人听课时,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尚且如此,那么,面对有人听课的情况更不用说了。作为一种普遍的教学心理,教师有时“害怕来人听课”,完全可以理解。
优化专业心态
教师都想尽量把课讲得好一些,当有人来听自己的课时更是如此,为此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包括他们的学生也会感到紧张,这很正常。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外在表现上的怕与不怕,而在于教师到底怎么认识、把握和处理——这种既源自于职业群体也植根于自我个体的“教学恐惧”心理。也就是说,面对“教学恐惧”,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应对和转化。
对此问题,帕尔默指出:“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破解恐惧,许多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我们需要的是那种“对真正的学习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的恐惧”,而不是“那种自我封闭、无动于衷的恐惧”。
尽管“教学恐惧”是一种常态心理现象,但对于每一位真正有志专业成长的教师而言,决不能为这种“常态”所左右。如果慢慢惯于从此自我封闭或者无动于衷,将其发展成一种积习难改的“病态”,它甚至会演化成“常态的病态”或“病态的常态”。一旦这种负向的专业心态在教师内心慢慢占据上风,其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大门就可能慢慢关闭。
优秀的教学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除了顺其自然,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主动寻找有助改变工作和生活的内部力量与信念。因此,教师只有把那种常态的“教学恐惧”转化、催生成健康的动力,唤醒自我,增进教学勇气和专业自信,使之对自身真正的学习“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才能往好的方向迈进。当然,这样一种心理品质和专业心态,需要教师在丰富复杂的教学历练中不断省察自我、进行艰苦不懈的积累和磨炼。
积极应对和转化“教学恐惧”
优化和端正专业心态,才会获得进步。可以说,定位决定品位,眼界决定境界。以前面的听课、评课为例,有的教师惯于消极对待,甚至以特殊方式加以宣示(如有人听课时专门安排学生做练习)。这样的孤傲姿态,纵然教学水平较高,也很难与人进行良性互动,必然遏制自我成长。
个别教师还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或“无所谓”倾向:听我的课也好,不听也好,我都一个样儿,怎么评价我不在乎。这种外在的无所顾忌是内心“教学恐惧”的特殊表征,其实还是那种“使得我们自我封闭、无动于衷的恐惧”。这种取向之下,真正的学习、反思根本无从谈起。
有的教师,因为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得小心翼翼,担心讲不好遭到非议。所以,面对听课者能够一时之间认真一些,但其主要目的在于应付过关,过后还是“任我行”。他们更看重一时之间的应付或作秀,并不注重常态教学持续、稳健的规划、思考和建构。其“教学恐惧”难以转化成一种“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的恐惧”,而是止步于“自我封闭的恐惧”。在这种心态之下,这些教师并不注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也缺乏自觉反思,即使偶有学习、反思往往也是出于功利所需。
如果教师能把这种原始的恐惧心理转变为自我激励,认真备课,上好常态课,面对别人来听课时他们才会真正有所收获。在“恐惧”的背后,他们并不害怕暴露问题,而是害怕自己还是和从前一样没有进步。故而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砥砺自我,进行有规划的学习研究,最大程度抵制浮躁与功利,切实反思和改进自身教学生活。这才是教师真正获取成长与进步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