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
近日,在湖南邵阳任教的一位朋友说,为了完成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他忙得不可开交。据他介绍,当地科协每年都要组织中小学科技创新比赛,包括“三小”制作、科技小论文等项目。这些项目都要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数量将作为上级部门评价学校的依据。此外,如果作品能获奖,不仅辅导教师有奖金,评优晋级还可以加分。
他所在的学校不太重视学生科普教育,每年校长都把任务分配给一些教师。这些教师怕学生的作品质量不高,影响评奖,大多一手包办,不让学生参与。有的教师为省事,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环保、种植等方面的科技小论文,在申报表上随便署上某个学生的姓名,就算大功告成了。
有一次,他所在的学校进行校园文化成果展示,在宣传栏公布了学生科技创新比赛获奖情况。之后,一位学生跑来问他:“老师,什么是科技创新比赛?那个‘航空母舰’不是我做的,写错名字了。”学生的话让他无言以对。
对中小学生来说,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机会非常难得。如果教师能认真辅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有益。可一些学校不精心组织,不让学生大胆尝试,这样的比赛又有何意义?
■湖南省武冈市邓元泰中心小学 刘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