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打造南疆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三个高地”

[db:作者]  2014-04-1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如今,走在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生机盎然的校园,面貌一新的喜人变化随处可见。这些变化,来自学院创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过程中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在阿克苏地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学院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第二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通过三年的建设,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成新疆南疆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三个高地’的职业教育理想奠定了坚实基础。”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东辉说。

    服务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打造南疆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三个高地”

    阿克苏,地处新疆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南疆中心地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地缘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阿克苏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其经济社会发展在南疆四地(州)已处于领先地位,已逐步建设成为南疆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和培养南疆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区位优势突出。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决心以一产促三产,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形成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办学机制,成立了阿克苏地区职教集团理事会,打造了南疆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三个高地”,即:把学院打造成地区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培训高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高地、职业教育模式的输出高地。

    建院12年来,在地区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阿克苏地区政府部门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建设发展学院。地方政府部门先后投入近2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学院办学条件。2011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在阿克苏地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获得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人才培养锦上添花。学院牵头成立了校企业合作理事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现有校企合作企业116个,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达到7366人次,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达到482人,合作企业投入的设备价值新增180万元。

    培养模式特色鲜明,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学院与企业合作创新制定的15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中央财政支持的2个专业建设项目初建成效;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3个专业实训基地初具规模;自治区财政支持的2个涉煤专业建设项目圆满完成;自治区示范院校(3个专业)建设项目正在紧张的建设中;3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各具特色。

    教学内容对接岗位,课程建设硕果累累。建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31门、专业核心课程35门、专业优质课程104门、编写教材18部。

    实训基地对接企业,实践教学贴近生产。学院现有校内实训室建筑面积达5.54万平方米,共有116个实训室;实训仪器设备总值达7368.22万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面积1.54万平方米,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18%。校外实习基地113个,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比例达到32%。

    团队结构渐趋合理,专兼教师德技双馨。学院大力实施“四项”师资培养计划,建成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培养自治区级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人。委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培养专业带头人53名,其中,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41名,培养行业企业聘用的专业带头人12名;培养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10名,为地区各县市中职学校培养专业带头人47名。同时,委托浙江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85名,培养骨干教师70名。经过两年的建设,项目建设专业基本培养了一批“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高水平“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了80%以上。

    社会服务纵深拓展,示范引领影响广泛。学院以“把学院打造成地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高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高地、职业教育模式的输出高地”为产业服务的主线,近三年来,累计为社会经济建设一线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4890名,社会培训30757人次,组织了各类技能鉴定与认证7644人。对口支援地区中职院校3所,为地区各县市中职学校培养专业骨干47名。促进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依靠地方求支持,立足行业谋发展,服务企业图共赢,校企合作建平台,理论实践零距离,人才培养高技能”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爱土,重技笃行”的校训,弘扬“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坚定“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办学定位。在半个多世纪的中、高职办学过程中增强了办学实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创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文章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开设有涵盖农林牧渔、制造、资源开发与测绘、医药卫生、财经、土建、文化教育、电子信息、轻纺食品、旅游、环保气象与安全、艺术设计传媒等12大类的38个高职专业。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创新,将校企合作引向深入,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目标。

    按照“校内实训工厂化,校外基地学院化”的建设目标,学院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共建新模式,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院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实训。近年来,学院先后引进了宗宝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吉隆顺公司、国智电控公司和博爱医院等企业,建立了4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了“校中厂”的实训实习格局。学院与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成立了“天海学院”形成了“厂中校”教学格局;同时,与116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的校企共建、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经历了企业从“订数量”到“订规格”的“就业订单”历程,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此,学院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订数量、订规格、订标准、订质量”的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目前,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全部实现了订单培养。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共建社会服务体系,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充分利用学院作为教育部门等国家六部委指定的西北五省仅有的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新疆特色林果业示范培训中心、阿克苏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阿克苏地区旅游培训中心、阿克苏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阿克苏地区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阿克苏地区公安部门网络管理安全员培训基地、自治区扶贫开发人才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学院面向中小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了20个校外实习基地,使其总数超过116个,满足了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需要。

    学院毕业生85%以上在本地区就业,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职业能力、端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肯定,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力量。近三年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率分别为:2011年91.8%、2012年92.62%、2013年95%。

    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打造重点专业——

    为建设“中国枣园”、“瓜果之乡”和新农村服务

    阿克苏被称为“中国枣园”、“瓜果之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特色林果业与新农村建设,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打造重点专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院获得自治区财政投入1500万元支持建设3个专业,即:园艺技术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护理专业。同时,阿克苏地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支持建设4个专业,即: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学前(双语)教育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为建设好这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实验实训条件、社会服务能力等全面建设与改革。

    在园艺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学院紧紧围绕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亩和阿克苏383万亩特色林果业发展,与宗宝园艺科技公司、天山枣业和天海绿洲农场合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按照园艺技术的生产过程和标准,组建由“农场”、“果农”构成的20亩果园式教学环境,实施“做学融合、周期循环”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园艺生产过程系统化的“重技能、分方向、活模块”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园艺技术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农畜特产品加工、畜牧兽医专业等专业群的建设。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以有效服务地区“煤炭基地”开发为目标,针对企业对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的专门化要求,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与行业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制定“二平台三模块、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构筑起基于煤炭开采过程系统化的“439”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矿山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群的建设,为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及转化战略服务。

    护理专业是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学院通过挖掘优势资源,围绕西北五省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需要,与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等13家医院合作,创新了“院校共育、分段实施、能力递进”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医院护理工作过程导向的“应岗位、显特色、二平台”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自治区特色护理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群的建设,紧紧围绕现代服务业,提升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努力建设3个重点专业的同时,阿克苏地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支持建设4个专业,即: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对此4个专业及专业群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建设起了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前教育专业及专业群,会计电算化专业及专业群,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及专业群。这些专业群建设,都是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的,效果显著。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奠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坚实基础

    对职业院校来说,“双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如何,无疑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每个专业配备了专业带头人2名、高素质骨干教师5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兼职教师的数量与专业专任教师总数之比达到1∶1以上。建成了“数量适应、结构科学、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双师”结构教师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学院的师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人才激励政策臻于完备,学院教师获得教研教改、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成果数量和质量都突破了历史纪录,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达到了疆内高职院校的先进水平。

    在打造教师队伍过程中,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紧抓援疆工作建设项目工程,选派多名专业带头人到对口院校和企业进行短期和不定期的进修锻练,学习职业教育等前沿知识。同时,从行业、企业聘用行业知名的技术专家,通过开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使其能够掌握职业教育规律,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其次,邀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专家、教师来学院开展“双师”培训,浙江省对口支援的专家和教师来院指导。学院统一规划,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对口院校和企业进修或挂职锻炼,通过1-2年的生产一线实践,使青年教师具备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素质。 

    此外,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还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的实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形式的横向课题及项目合作研究,提高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截至目前,学院专兼教师比达1∶1以上,形成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实现了教师与师傅融合,不管学校的还是企业派出的专业教师,既要负责理论教学,又要指导学生实习,既是教师又是师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教育特点。

    有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示范校项目建成过程中,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三大中心”,充分发挥应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高地、职业教育模式的输出园地在设备、技术和师资方面的优势资源,实现了更好更有效地服务地区“94122”发展战略和南疆的各级各类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近年来,共为阿克苏及南疆三地州各级各类培训2万人次,技能鉴定3000人次以上,科研项目立项40项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超过40项,技术与产品研发实现零的突破,全面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王群峰)



/jiaoyu/zatan/2019-11-11/2642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