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十一学校打开了一扇窗

[db:作者]  2014-04-1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高靓 李曜明)4月1日至3日,本报先后刊发《追寻教育的本质》、《寻找变革的力量》、《在变革中突围》、《10问十一》等系列报道,详细介绍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改革。这组报道在教育系统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连续3天,我一字不落地读完十一学校的报道,文章给了我许多理念上的启迪,知道今后改革的路怎样走了。”浙江省湖州第十二中学校长俞月琳致电本报激动地说。

    公众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勇认为,北京十一学校的教改成就具有历史意义,为我国教育界做出了强有力的证明:教改可以成功,可以实现因人施教、提高教育品质等目标。

    此次报道引发了各地政府部门、教育管理者、中小学校长的共鸣和思考。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区委书记专门做出批示,要求教育系统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十一学校改革经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中关村三小、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等纷纷组织教师学习十一学校经验。

    四川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强说:“读了十一学校的报道,感到非常震撼,没有想到在中国还有这样的学校,其改革精神、课程体系值得我们小学校长学习。”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九中学校长孙定国认为:“十一学校从教育哲学和教育价值观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以提供可选择的课程为起点,系统思考学校整体转型,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改革之路,并且总结了一套可操作的策略和方法,为更多学校转型提供了借鉴。”

    天津市北辰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王纪群表示,十一学校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呼吸到了窗外清新的空气。我们希望打开更多扇窗,思考在现有条件下要改变什么。报道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网友“丁老师”在博客中说:“《中国教育报》连续3期长文报道北京十一学校改革,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课程改革的宏伟蓝图。佩服李希贵校长,能坚持自己、坚持改革、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十一学校校办透露,这些天办公室电话快被“打爆了”,基本上都是联系要参观学习的。四川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上海市教科院等十余家单位,有的已到校参观,有的正在路上。新华网、央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希望进一步采访报道。



/jiaoyu/zatan/2019-11-12/2648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