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成常态
教师是学校的支柱,教师的“成色”,决定了学校的“基色”。
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在发展中,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优质办学的核心保障,致力于培育精品教师,从而使特色办学的能量得到迸发,走出了一条普通学校向强校转型的奋进之路。
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的自觉
教育是成就生命的伟大事业。教师,唯有不断增加自己生命的能力,才更有力量托起他人的生命,这就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近年来,九十六中在“苦练内功、发展内涵、提高质量、打造特色;坚定不移地提高教学质量,坚定不移地推进特色发展,坚定不移地加强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建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倾力打造出了团结敬业、精干务实的教师队伍,使得学校在生源并不占优势的前提下,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持续稳步上升,深受社会的认可与赞誉。
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应该是内因驱动下的自我成长。在九十六中,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善于反思和学习,懂得自我完善之道,是每个老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为强化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自我提高的意识,近年来,学校要求全体中青年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设定明确具体的个人奋斗目标,并拿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学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帮助教师开拓眼界,增加专业储备,提升教学能力。一系列举措,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让终身学习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教师适应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九十六中通过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意念,引领教师自我超越,促进团队学习,营建起共赢的学习文化,形成共同愿景。
落实“全员科研”,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学校积极举办“教研组长工作研讨会”、“学科特色教学研讨会”、“中高考质量分析会”等活动,让教师时刻把握教学动态,有效保证课堂教学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提高团队战斗力。学校大力倡导老师和老师,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不同学科之间,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多力合一,相互配合,目标明确,步调一致。在九十六中校园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备课组组长忙时,同学科其他老师及时做好讲义、试卷的准备;同学科的老师不分彼此争着为学生答疑;一个学生情绪出现问题,几个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排解;一个班的成绩不佳,同学科的老师一起分析……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年级的荣誉、学校的声誉看得比个人得失更重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让高尚的师德擦亮教师人生的底色
作为原崇文区仅有的一所“全国德育先进校”,九十六中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和德育氛围。学校奉行“以德立人,以美育人”,以教师的有效学习和专业成长为本,重视和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培育和锻造一支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提升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满意度,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师德素养培养上,学校采取多种方法,一是教师“立人”先“立己”,倡导教师将应具备的优良品质:“仁爱、责任、包容、细心”贯穿于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使教师的行为能真正符合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荣誉,成为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社会赞赏的具有九十六中精神面貌的、崇高现代人格的教师。
二是倡导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大力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学校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开展了“班主任导师制”活动,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建设了一支思想素质高、作风扎实、业务精良的育人队伍,全面提高学校的班主任管理水平。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他们扎根在教育一线,用包容、有爱的师德操守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工作,以达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在教师的感化与培养下,越来越多的学子感悟到学习的幸福、校园生活的快乐与美好,在九十六中茁壮成长。
三是大力弘扬“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信念和“平凡中见伟大”的教师风范,放大教育的正能量。在九十六中的校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用自己的大爱去呵护每一名孩子——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突然遭遇的家庭变故,班主任老师第一个给予孩子安慰和资助,让孩子在挫折中重新树立信心,顺利参加了高考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面对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班主任老师适时给予孩子希望,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面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班主任会每天坚持及时撰写个性化短信给孩子家长,以提醒孩子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已成为九十六中教师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教师是向着太阳唱出歌来的人。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理想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从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的教育花园中走来,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青草的芳香,带着幸福的憧憬…… (石庆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