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培育工艺美术湘军 传承创新湖湘文化

[db:作者]  2014-04-2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学院2013’“梦想绽放——工艺美院开放周”湘瓷艺术学院揭牌

    湖南省非遗高级研修班学员在学院尚美楼合影留念

    来自18个国家的27名职业教育官员来我院考察交流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收徒仪式

    学生技能表演

    2010年11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获准立项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3年来,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湖南“文化强省”、“教育强省”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办学活力迸发

    学院以项目为载体,探索多元办学形式,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激励教师主动服务社会,形成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治理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扩大校企合作成果,为学院发展平添了蓬勃生机。

    1.探索董事会管理体制,共建“两院”

    2011年,湖南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牵头,学院和湘绣行业协会、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湖南湘绣城等政行校企共建国内首家刺绣学院——湘绣艺术学院,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下设湘绣设计与工艺工学部、湘绣设计研发中心、刘爱云大师工作室、弘云湘绣研究所等机构。湘绣艺术学院实行订单培养合作育人,校企人才互聘共享,校企共同开展技术研究、设计创新,校企联合制定湘绣《手绣制作工》职业标准。近3年校企合作申报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个,获得省财政1100万元的支持,现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湘绣艺术学院成为了湘绣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创新研发、研究推广的高地。

    2013年5月,学校与醴陵瓷艺堂合作成立湘瓷艺术学院,整合优质资源,校企共同投入、共育人才、共享成果,形成订单育人、合作研发、共建学院等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推动湖南陶瓷产业发展。

    2.探索管委会管理体制,共建“两园”

    2012年,益阳市政府部门主导、社区管理、学院引领、企业投资,共建湖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实行管委会管理体制。该园为湖南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之一,益阳市政府部门、学院和投资商上海宏方实业有限公司等政校企三方联合组成园区管委会。园区规划占地671亩,是融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园区一期工程美院路、大学生创意创业街均已投入使用。创业街已成为学生创意设计、创业实践、创业培训的基地。

    2013年,省政府支持、学院牵头、企业参与,共建湖南湘绣产业科教园,实行管委会管理体制。该园占地67亩,已纳入省重点建设工程。园区已完成一期建设,该园将成为湘绣产学研销集结区和产业振兴发展的引擎。

    3.完善理事会体制机制,共建职教集团

    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理事会不断完善运行机制,集团成员单位由成立之初的108家发展到136家。通过学院奖、开放周等重大活动,实现全方位校企合作、校校合作。2013年集团立项为省示范性职教集。

    二、加强专业建设,内涵水平显著提升

    深化“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项目导向、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教授+大师”双带头人领衔的双师结构高水平教学团队,提升了专业内涵水平。

    建设期内,新增专业带头人29名、骨干教师65名、兼职教师195人,专业专任教师双师比例达到92.05%;建成骨干校央财重点支持专业4个、央财“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建成省级精品专业3个,立项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新增校内重点建设专业5个;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建成优质核心课程67门;研发省级仿真实训软件1项,开发省级职业标准或专业抽查考试标准6个。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入选全国职业院校首批100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中华刺绣资源库立项为教育部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致力空间建设及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广泛推广

    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开展空间建设及创新运用,全院师生“人人有空间”,建成学习空间8500个。广大教师将317门空间课程、60个教师主题特色空间等运用于教学,突破实体课堂的时空局限,构筑了时间、空间和对象三维拓展的空间教学模式。“院长话题”、“空间励志园”、“教学管理空间站”、“顶岗实习新干线”、“空间服务大厅”等12个创新项目和26个管理人员主题特色空间,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搭建了便捷、平等的交流平台,突破“金字塔式”管理的局限,形成了“扁平化”管理模式。“空间服务大厅”将就业创业、后勤服务等8大模块、69个服务项目集结于同一平台,构建了“一站式”服务模式。信息化全面融入教育、学习、管理、服务各环节,推进了学院教育教学和治理服务的全面变革。

    建设期内,院长余克泉应邀出席第十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嘉宾访谈”作经验介绍。“世界大学城云空间‘院长话题’的探索和实践”等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门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院长余克泉在颁奖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学院立项为国家教育部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先后有59个单位、院校学习学院空间建设与创新应用的经验。

    四、传承保护传统工艺,非遗传承教育范式广受好评

    成体系传承创新湘绣、陶瓷、竹艺、根艺等民族优秀文化。开设非遗类专业、课程,建成国内高职院校首个非遗大师工作室群,大师、教授同堂授课,挖掘、整理与研究非遗文化,举办论坛、研修、培训活动,构建了“非遗进校园、技艺进专业、大师进课堂”的非遗传承教育体系。成立艺术创新研究会和工艺创新团队,创新设计研发,致力打造“新湘绣”、“新湘瓷”,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李铁映充分肯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盛赞学院正在以实际行动传承民间文化。学院先后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与保护基地”、“中国刺绣行业培育新人奖”、“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基地”等荣誉。《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湘绣传承、创新、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建设期内,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省级媒体报道学院传承创新非遗共计120余次。

    五、以生为本、致用致美,“三园”特色鲜明

    1.“精致校园”:学校比家更舒适

    以“把学校建设得比家更舒适”为目标,优化校园环境,加强生态建设,为广大学生提供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整体规划到局部设计直至细节处理,都充分体现了艺术品位、审美情趣和高雅格调。特色化、形象化的校园标识体系,简洁明快,醒目大方。改造线路、购置空调,为所有学生寝室装上了空调。改造学院食堂,改善学生就餐环境。提升图书馆服务功能,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建成环境艺术生态基地,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完成道路提质改造,全面升级校园绿化、美化、亮化,漫步校园,清新扑面,一尘不染。师生“以校为家”、“在校即在家”的舒适感和心理认同不断提升。

    2.“特色校园”:专业氛围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开展四梯次专业大赛。各系(院)每年组织进行“绣稿设计”、“面具设计”等专业技能赛事;引企业赛事进校园,“恒生杯”等院级赛事已成为常例;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湖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等省级赛事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等级赛事。系—院—省—国家四梯级竞赛体系已经覆盖到全部专业、全部学生。建设期内,学生在省级以上的专业赛事中获奖412项。

    举行“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等展示展销活动。每年5月23日是学院的“爱生节”,定期举行“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系列活动,公开展示学生毕业作品,同期举办作品展销会、毕业设计汇报表演、技能技艺表演等,为广大学生搭建了展现才情、推销自我的平台。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新湘绣巡展”、服装设计专业的“服装展销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陶瓷展销会”等更是将展会搬到校外,将作品变成商品,接受社会和市场的考验。

    举行校园创业系列活动。建设期内,学生在各类创业规划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8项;一批优秀的学生创业项目已入驻湖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创业街,正式对外运营;2013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为4.2%。依托学院搭建的校企紧密合作平台,许多在校学生已开始自主创业,开设个人工作室,承接设计、制作项目,服务社会。

    3.“人文校园”:人心是最重要的人文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期内,怡心馆通过省级合格心理咨询室验收;依托怡心馆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建成“空间怡心园”。“园”“馆”结合,线上线下互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有效解决各类心理困扰。

    心灵的创造性外化凝结成文艺。学院定期举行社团文化艺术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上半年36个社团集体亮相,社团文化艺术节“争我风采”画展等精彩纷呈,目不暇接;每年下半年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绘新绘色·百米画卷”等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坚持“用心服务,服务到心坎”,构建了思政教育和治理服务的网络体系。“院长话题”、“空间励志园”等常年为师生心灵护航;“空间服务大厅”,即知即行即改,为广大学生提供便捷化、精细化的一站式服务;学院微信平台通过每日一刻、招生就业、成绩查询、跳蚤市场等栏目,用接地气的语言和图片,展示校园故事,提供便捷服务,传递正能量。

    六、服务区域发展,品牌效应明显增强

    1.人才支撑: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建设期内,培养毕业生5133名,2013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为98.7%,对口就业率在90.69%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3%以上;完成各类社会培训服务16995人次,新增鉴定工种6个,完成社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7866人次。

    2.技术服务:成为中小微企业创新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

    开展创意设计、产品创新、技术研发服务,承担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重大项目3项,完成横向技术服务376项,实现服务到款金额近3000万元,学院成为益阳乃至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

    3.引领产业:成为助推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通过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设计创新,学院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新华网评价学院正在引领湘绣产业发展。 

    省领导陈肇雄在学院现场办公时指出:学院自加压力、奋发有为,令人感动。学院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卓有成效,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色,发展前景广阔。(杨益斌 荆丽敏 杨诗雨等)



/jiaoyu/zatan/2019-11-12/2678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