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被神化的“深泉哥”

[db:作者]  2014-05-13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对于深泉学院的关注,应该聚焦在美国和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同上,而不是盲目地渲染一所学院,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熊丙奇

    最近,有两条关于出国留学的新闻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一是最近重庆南开中学学生彭书涵被美国深泉学院录取,网友对这所学校“浮想联翩”,彭书涵被网友冠名“深泉哥”,网友的反映甚至还引起外媒的关注;二是福州一中高三男生王同学因爱吃泡面,被美国名校录取,“泡面哥”一炮而红。

    不客气地说,这两条消息,都含有很大的炒作成份,而这种以偏概全、故意“神化”地炒作,并不利于大家对国外教育的了解,也不利于确立健康的成才观。

    深泉学院在美国确实是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把读书与放牧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学。但是,这所学院在美国并不是如媒体吹捧的那么受欢迎(国内有舆论称每年申请者“数以万计”),该校通常每年只收到100—200份入学申请,其最低录取率在6%-15%之间,乃因招生规模很小——毕竟这么富有特色的学院,真正对其感兴趣并选择的学生并不会很多。舆论称其录取率比哈佛还低,可事实是,哈佛2013年的录取率为5.8%,而申请哈佛的学生达到近3万人。有意思的,对于这所学院学生的出路,大家最关注的是进入常青藤名校深造,觉得十分了不起——既然入学时已经高过常青藤名校门槛,为何还要用常青藤名校来体现自己的地位呢?

    美国高等教育十分多元,满足的就是不同受教育者的选择,深泉学院实质是一所具有特色的两年制社区学院(毕业学生授予副学士学位),而类似教学具有特色的社区学院在美国并不鲜见。另外,在美国社区学院不少与名校签有转学协议,读完社区学院转到名校深造、学分得到认可十分正常。这在我国被吹捧,是因为我国缺乏自由转学制度,同时学校千校一面,职业学院和社区学院处于最低层次,很难想象能办出一流和特色来。目前,就连清华大学的学生转到另一所学校读书也难,就更别提社区学院、职业学院学生到名校学习且身份完全一样了。

    笔者以为,对于深泉学院的关注,应该聚焦在美国和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同上,而不是盲目地渲染一所学院,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说实在的,深泉学院或许以中国教育视角观察很神奇,但在美国并没那么神奇,“深泉哥”也不必神化。外媒在报道中国网友对深泉学院的热议时就提到,这所申请学生并不多的学院,可能因中国网友的关注,而带来大量申请者。但申请者真了解这所学院吗?国人真的了解美国其他有特色的社区学院吗?

    “泡面哥”也是如此。舆论普遍对其因“吃遍泡面”被美国名校录取感兴趣,但其实,其吃了多少泡面并不是被录取的主要因素,这最多不过是所有录取因素之一——“泡面哥”的SAT得了2300分。在美国,名校录取采用多元评价体系,通常会有16项指标,全面评价一名学生,包括SAT成绩、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表现、社区服务、个性特长等。一个被录取的学生可能经常去社区做服务,但不能就此说,学校录取他是因为他到社区服务。对于“泡面哥”也是如此,他吃了很多泡面,可能让招生官印象深刻,觉得他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并对此很执著,为其获得了加分,但如果他只有吃泡面的经历,而在其他方面平平,会被名校录取吗?

    我国的教育在多元与个性方面,与国外教育有较大差距,分析国外教育,应该立足多元和个性,不能还是按照国内的单一模式思维。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出国留学机构,虽然明知这一问题,却故意搅浑水,制造所谓的神奇和神化,这会误导出国留学者的选择,也对推进我国国内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不利。另外,一些媒体不加分析,就为博眼球对此加以炒作,也是十分不负责的,对于国外的多元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要用正确的理念加以传播,这才能为我国打破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否则,面对吃泡面就可进名校的新闻,老百姓是不太相信其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会很担心这背后的潜规则。这无疑会妨碍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索。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jiaoyu/zatan/2019-11-20/2744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