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秋景
机械工程训练中心
电气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
汽车检测维修实训中心
电路原理实验室
学校体育场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一所颇具传奇色彩的特色大学,“公有民办”的学校体制,“两强”(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利于学生“三成”(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这确是一所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高校。
老教育家的奉献之举开创了“公有民办”的新体制
这是一所由老教育家陈坚(原吉林省教育部门领导)、张兆华、尹长河创建的大学。2006年,当7年艰苦创业成果彰显之时,3位创建人做出惊人之举,将当时已达3亿元的学校资产无偿捐公,首创了“公有民办”体制。
由这样无私奉献精神奠基的高校,血脉里传承的自然是无私奉献的基因。它建立伊始,便高举公益旗帜,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学校所有收入都用于人才培养和改善办学条件。
15载风雨兼程,15载开拓进取,这所高校凝心聚力,依靠自身的力量滚动发展,现在校生已达9700人,形成以工科为主体,工、管、经、文、法、艺六大学科门类,32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许多有名望的专家教授向这里集聚,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已经走出校门的14500名历届毕业生多成为各行各业的“两强”应用之才。
去年年底,吉林省主管文教的副省长主持会议,专题研究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建设发展的有关问题。会议明确两件事,一是将人文信息学院确定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试点单位。二是要求学校对自己的发展做出新的整体规划。今年3月14日,吉林省教育部门正式下文确认该校为吉林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
可以预见,在各方的重视和推动下,这所高校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将更能造就出大批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对高校办学质量的有力验证
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的“两强”人才,这是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15年来,从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校园环境等各方面基本建设都紧紧围绕培养“两强”人才来设计和推进。
正是在“两强”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校育人事业结出累累硕果,其例不胜枚举:
近年来,该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全国性大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年获得国家二等奖四项,其中该校有三支参赛队代表吉林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获得二等奖三项,是吉林省独立学院首次在该竞赛中获得的国家奖项;2012年获得国家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2013年获得国家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十项、三等奖九项。
软件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孙一民,在求职过程中与“211”、“985”等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同场竞技,顺利通过搜狐畅游、奇虎360、百度的面试、笔试,最终以年薪18万元入职百度。现任职于创新工场,年薪近50万元。
自动化专业2009届毕业生韩俊峰,现任TCL集团多媒体中国区销售公司沈阳分公司大连分部总经理。
电子商务专业2010级学生冯大伟,入学后边学习边进入淘宝练习电子商务实战,开设第一家淘宝店。第二年销售总额即达127万元,净利润25万元。2012年总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净利润70多万元。2013年全年实现1000万元销售额。截至今年4月,销售额已经超过1000万元,预计2014年销售额将达3000万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9届毕业生王晓磊,与他人合作创办北京博朗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并研发出博朗通空气监测仪。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届毕业生刘耀基,参加招聘会时,以过硬的技术和较强的素质,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成功入职世界500强企业LG集团烟台分公司。
法学专业2004届毕业生赵俊威,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现任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主任级律师、诉讼业务二部部长,兼任吉林省汽车工业贸易集团、深圳金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汽车配件总公司、吉林省慈善总会等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
英语专业2007届毕业生纪托,毕业后以全A的成绩同时完成了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和纽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学习,取得法学和全球商务双硕士学位。现供职于纽约市的盛大物业房地产公司,担任金融分析师和财务总监,兼任美中国际商会副秘书长,为中美两国企业高层之间搭建桥梁。
自动化专业2010级学生韩国强,2013年9月参加了在吉林大学举行的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招聘宣讲会,初试者400多人,韩国强经过两轮复试,最终与另外7名吉林大学学生一起被该公司录用。
电子商务专业2005届毕业生张志,毕业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计划出版社团委书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9届毕业生刘新洲,现任职于北京优越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为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任项目组组长。
市场营销专业2006届毕业生鲍宪微,现任职于乐蜂网,担任公司副总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届毕业生滕振宇,毕业后顺利入职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现供职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任公司IQC工程师、项目经理。
软件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马俊,与多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同时竞聘,成功入职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该公司今年选拔试用的20名全国应届大学生中仅有的留职聘用学生。
这些只是该校培养的众多“两强”人才的一些代表,还有许多毕业生活跃在北京瑞星、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东软集团、海尔集团、北京紫光华宇、日本NTT数据集团等一些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企业中。
正是执着追求的“两强”人才培养目标,才使得学校就业率一直居高,预计今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仍将超过90%。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形成反差,这正是该校令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原因所在。
为培养“两强”人才,执着改革15年,实现七个转变
累累硕果的取得既源于执着追求的“两强”人才培养目标,更得益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学院经过15年的改革创新,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七个转变:
由一般灌输向更注重行为养成的教育方式转变。该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并积极推进教育方式的转变,即全面推行养成教育方式,突出抓好奉献、创新精神培育和行为文明养成,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激发和培育学生的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校对学生从严要求、从细微处抓起,下实功夫,努力取得育人实效。同时,学校也很重视环境育人。经过多年建设,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教室明亮整洁,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和体育馆崭新开阔,图书馆藏书丰富、环境优雅,学生文明友善、明礼诚信,学校建设美丽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取得显著成果。
由学科本位向专业本位转变。该校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首先是专业教育。为此,学校先后四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目标,调整课程设置;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中心,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服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比重由50%压缩至30%;大力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形成实验—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从而确立了专业教育的主体地位。
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两强”目标凸显了能力培养在整体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该校在理论教学上一改传统的大而全的知识理论教学体系,做到精炼、实用,采用情境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制定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强化能力训练,形成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
由学术型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变。培养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该校通过多种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即派出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二是从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引进具有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任学校专职教师,近几年从企业引入教师20多人,现都已成为学校专职教师中的骨干。三是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任学校兼职教师、实训导师。目前,学校教师中具有工程实践和企业管理背景的教师近40%。
由常规实验教学向更注重实训教学转变。“两强”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训教学的重要地位。为此,学校建立了六大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电气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软件实训中心、金融实训中心,还建立了三个大学生创新制作室,实训教学仪器设备总投入1500多万元。实训中心和创新制作室的仪器设备配置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技术流程;实训教学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职业角色扮演等方式为主。目前,许多技术技能实训项目已经在校内完全开展,成效显著,正在进行电气工程技术实训的学生贾晟说:“实训使我掌握了PLC技术完整的设计、安装、调试流程,能自己完成某些项目,我收获很大!”
由整齐划一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向多样化模式转变。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基础不同、职业规划不同,该校制定了不同的培养办法。学校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尽力让学生都学有所成,各成其才;在普遍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为考研的学生创造条件,特殊开设考研英语、考研数学等选修课,并设立考研导师、考研自习室;制定和实施《特长生培养和管理办法》,为有特长的学生创造成才条件;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赴国外留学创造条件。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不乏考取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赴国外留学学生也逐年增多。
由关门办学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转变。该校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强人才的主要着力点。学校探索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学4年中,累计参加实训的时间不少于1年,至少要有3个月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此,学校积极与许多全国著名企业联系,先后和昆山康佳电子、宁波华众精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吴江博众精工、大连东软、一汽国际物流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8月,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在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实习的李富洋等20多名学生由于表现突出,被企业留用。有一大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其余学生也在同类或相关企业顺利就业。今后,学校将与更多的企业进一步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新的发展机遇让学校对未来充满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国家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纵观该校15年的办学历程,无论是始终坚守的“两强”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都与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方向高度契合。
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教育,面对国家发展应用技术技能型高校的战略部署,学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学校董事会研究决定,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并确定了进一步转型发展的长远战略:进一步调整与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专业,增设并办好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和培养更多更好的“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加大投入,配置更多更新的实训教学仪器设备,丰富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企业开展多方面、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切实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职业发展潜力。
立足实际,开拓进取,敢于涉险滩,搏激流。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再一次把握机遇,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头,今后将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