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玲 ?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特聘专家,微信公众号“童书出版妈妈”
看了《国王的演讲》这部著名的电影,我常常想,成长于王室、生来高贵又备受瞩目的王子艾伯特,到底是如何成为一个严重口吃患者的呢?
经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答案逐步揭晓了,但也令我陷入了沉思。
乔治五世国王的家教严格得近乎严苛,艾伯特是7岁时开始口吃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父亲和周围人的态度,诱发了艾伯特口吃。
刚开始,艾伯特由于紧张而偶尔说话不顺畅,父亲就会冲着他大叫:说啊!说啊!艾伯特是左撇子,但被逼着使用右手写字;艾伯特有O形腿,就被强迫绑上腿形矫正器;艾伯特吃饭太紧张,甚至导致幼年就患上了胃病……
这些,都使艾伯特失去了自信,口吃更加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正常交谈的程度。
最后,将艾伯特“治疗”好的,并不是高明的医生(之前,有8个名医均以失败告终),而是一位没有行医资格的戏剧导演罗格。罗格所做的最大努力,是从心理上找到了艾伯特的病根,减少艾伯特的挫败感,从来不给他压力,帮他恢复自信。
家庭氛围和孩子性格之间有何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性格形成的童年时期,培养性格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童年性格一旦形成,将伴随孩子一生,在事业和生活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孩子的性格有天生的差异,后期更是千差万别;同一个成长环境,也会培养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我认为家庭氛围有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家庭氛围应该轻松、温馨、民主、自由,不要专制、蛮横、高压、独裁。
想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家长请注意: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强势,孩子就会形成服从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只绵羊;当你盛年,孩子会崇拜你的智力、见识,甚至是体力;但当你暮年衰弱,而孩子强盛之后,他很可能会反抗你、抛弃你;你要孩子必须听你的,就意味着你给孩子画了一个框,以后,无论孩子怎么发展,都不会比这个框更大;而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不正是人生的可能性吗?
原则二: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
很多父母认为“小屁孩”什么都不懂,不能给他太多尊重。否则,孩子会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反骨,会不好管教。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当你充分尊重孩子的时候,恰恰是赢得孩子真正尊重的开始。
在家里,爸爸是否尊重妈妈的家务劳动?父母有没有对长辈说一声辛苦了?家长会不会一回家就抱怨天气、交通、工作,一言不合就吵架……不要以为孩子看不见、听不到,你的这些一言一行,都深深地镌刻在孩子的心中了。
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就是孩子的真实面貌——当孩子走出你的“势力范围”,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试着悄悄观察一下,那才是孩子的真实性格——而这个性格,很多时候都是从你那里拷贝来的。
原则三: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尊重科学的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生动、充满活力、令人愉快的体验,那么,最容易学会、最容易记住。换句话说,心情好,学得好!
只要想一想我们自己工作的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状态,我们是不是根本无法好好思考,甚至会产生大脑短路的情况呢?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本,一道题没做对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压呢?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性格养成,学习能力怎能有良性发展呢?
所以,家长要做的,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陪孩子玩游戏;不是训斥孩子不听话,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阅读;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当艾伯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之后,他的做法与父亲完全相反。他和蔼可亲,对孩子非常宽容,不再采用传统王室的严格教育,而是营造了一种可称为“中产阶级皇室家庭”的氛围。艾伯特经常称他们家是“我们四个”,他们是真正亲密无间、彼此相爱的四口之家,他的两个女儿生活得非常快乐和自由——大女儿就是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