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db:作者]  2014-05-1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把“站好讲台”当作应有的品行

——记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

    他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情投入,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融会贯通,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课堂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到学生真心喜爱。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

    除了学院教授之外,王炳林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学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科带头人。从1986年毕业留校至今,他的“头衔”一直在变,但“思政课教师”这一身份却从未改变。他每年都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从本科生课程,到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全部讲授过,“站好讲台”是他身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懈追求。

    在同事们眼中,王炳林不仅爱上课,而且会上课,他一上课仿佛“眼睛也亮了”。这种激情的背后是王炳林对学生的尊重。从教近30年来,同样的主题面对本科生、研究生、老师,受众不同,他举出的例子一定不重样。在王炳林看来,这是师者应该具有的品行。

    “王老师的课为什么讲得好”,同事认为,因为王炳林有深厚的科研功底,他的课既有好的理论框架、宏观的视角,又有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王炳林有深厚的党史专业背景,所以他在讲解思政课时,大量使用党史实例,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与他的党史学背景是分不开的。他的博士论文《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当年曾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王炳林领衔学科建设,积极引进领军人物,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储备雄厚的师资力量。2012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凭借雄厚的实力,高居全国第六。如今,王炳林领衔整个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松白头也要发挥余热

——记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李松林

    手中一支笔粉,耕耘不辍,德高身正;心中一面旗帜,奋斗不息,大爱育人。37载寒暑,青松白头,他是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李松林。

    自197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被破格评为教授,成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负责人,李松林教授至今已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奋战了37个年头。

    他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做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来做。他从学生存在的深层次实际问题出发,针对学生在信仰上的错误观念进行深入分析,并用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及革命先辈的信仰来说服学生,引导学生。

    在教学中,李松林始终坚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爱国主义情怀与充满魅力的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讲解深奥的理论问题。他过去每年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等多门课程。他的“四性教学法”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研究,2008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又被评为2005—2008年度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学校)二等奖。

    李松林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个人科研成果斐然,著作等身。其科研代表作有《中国共产党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及其经验研究》、《台湾政局60年》等。

    如今,这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奋战了37年并矢志继续战斗的老兵,仍然骑着辆旧自行车,奔波于前往学校的路上。“我这株青松即使白了头也要努力发挥余热,我珍惜和享受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希望能在讲台上站好每一班岗,站到人生最后一班岗。这,将是我最大的幸福。”李松林说。

抒写新时期思政教师的风采

——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

    他是2013年湖北省“十佳思政课教师”,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负责人,锐意改革,大胆探索,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他的带领下,武汉大学思政课课程建设成为全国瞩目的教改实验地。他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

    “一个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讲得精彩,而且还要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齐头并进,在生活上活得健康充足,他应是一个幸福完满人生的积极叙事者。”佘双好教授如是说,如是做。

    在学科建设中,佘双好认为,学院院长具有明确的学科建设责任,应努力提升自己对学科的贡献度。最近十年,他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出版《现代德育课程论》等学术著作10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他推动省校共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同时成功申报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为学科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

    在思政课改革中,他积极参与和推动,武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综合性大学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模式,创新出一系列特色和品牌。

    同时,他扎根教学,关注青年发展,成为大学生思想和精神的引路人。

    除了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和省委讲师团讲师等多重身份,佘双好还是学院篮球队队长、学院运动会“全能型”运动员,他还是一个和美家庭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他以他的实际行动,叙写着一个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生命故事。

默默奉献达臻境

——记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奉臻

      37岁破格晋升教授,是全国思政教学能手比赛第一名;教学一流、科研一流、表达一流,是同行评价她最常用的话;她用知识的宽度、历史的深度、哲学的高度、逻辑的力度,发出了思政人的好声音,展示了思政人的职业美。她在讲台上默默奉献直到达到臻境,她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奉臻。

    从教以来,徐奉臻先后为本、硕、博各类学生开设课程近20门,指导研究生20余人。2000年至今,坚持为全校博士生开设思政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6年至今,连续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几年,年均总学时在300至500学时之间。在思政课教学中,她拔新领异,围绕博士生思政课构建了“一主三线梯级型教学模式”等,围绕本科生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构建了“RMSD教学模式”、“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和“开放式—研究型—动态性社会实践模式”。

    2013年,她带领课程组致力于完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三个教学模式,使其更具实效性与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清理和推介自己的教改经验,她将自己的思政课教学体会概括总结为“1个立足”、“2个诉求”、“3个沟通”、“4个结合”、“5个注意”、“6个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让她获得了多项奖励,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认可。

    教学不是花拳绣腿,需要奠基在扎实的科研基础之上。因此,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是徐奉臻始终恪守的原则。在讲授思政课的14年中,她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十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等。

    目前,她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唯一的“黑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理论人才入选者,先后获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黑龙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等。

矢志不渝推动案例教学

——记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马建青

    他3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致力于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书育人、心理咨询,付出了心血,赢得了尊敬,收获了光荣。他是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马建青。

    马建青1982年毕业留校后不久就开始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至今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0余年。马建青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坚守在思政课教学第一线。

    马建青深知,要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思政理论课必须改革,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当前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此,他率领教学团体,齐心合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又获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为了较好地掌握各地高校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经验与问题,马建青问卷调研了全国近百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整改方案。他带领教学团体研制、编写了2009年版、2011年版和2013年版的教学案例集和实践教学方案,走过了从“引用”到“改编”再到“创作”的过程,案例的质量不断提高。马建青说,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效运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实现了从灌输到启发、单向到多向、被动到主动、认知到行动的转变。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评审专家组对马建青主持完成的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马建青既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经验,又有娴熟的心理咨询技术。多年来,他一直在努力探索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服务学生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们解决工作、科研、婚恋、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深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学生们说:“我们为自己是马老师的弟子而自豪。”

大学生成长的心灵驿站

    ——记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施索华

    她心里永远揣着学生,为学生服务没有节假日;她主持的名师工作室是上海市首批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示范点,被誉为大学生的心灵花园和成长驿站;她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条,不是说教,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她是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施索华。

    “我们教大学生要胸怀世界,放眼未来,可是如果心里连室友、同学、父母都装不下,又怎么能够胸怀世界?思政课要先从生活中的小事教起,推己及人,再扩充于团体之中。”施索华如是说。施索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了日常生活和文化知识之中,对大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凡是上过施索华老师思修课的同学,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原来思想道德修养课可以这样生动形象。施索华老师主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名列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名。

    在学生们眼里,施索华和她的工作室是一个温暖的心灵花园和成长加油站。

    “施老师,我是一名研究生,马上面临毕业,是继续读博还是就业,真不知该如何选择?”自2008年成立施索华工作室以来,施索华常常收到这样的来信,对于这些求助,她逢信必复。

    “在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重解决的应该是精神家园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转变理念和方法,通过谈心、疏导、咨询等情感上的关怀与心灵上的沟通,帮助一年级的同学完成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帮助二三年级同学解决爱情、友谊与兴趣爱好方面的困惑,帮助四年级同学缓解就业压力。”施索华说。

    去年4月,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二次会员大会召开,大会命名了首批12家上海市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示范点,施索华工作室入选,也是上海市教育系统唯一入选的单位。

思政课道路上的开拓者

——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阎钢

    他信仰笃定,执着坚守,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先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学者之一;他是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开拓者,是将该课程带进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第一人。他是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阎钢。

    阎钢自1982年毕业以来,就一直坚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32年来,阎钢紧紧地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逐渐成长。他不仅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者之一,而且是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拓者,是积极组织和联合各高校力量合力加强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发起人和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的创建者。

    2012年至2013年,阎钢教授领衔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会,与北京、上海两地高校联手,成功举办了四川—北京、四川—上海“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端论坛”,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

    阎钢坚持教改,领衔团队,引领课程建设走在四川省前列。从教多年的阎钢教授虽然熟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他始终强调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并以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他带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精彩一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为抓手,不仅把该课程建设成为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而且他所主讲的课程,2012年成功入选为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这是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早入选的课程。

打造充满活力的思政课堂

——记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郭凤志

    她兢兢业业耕耘思政课教学,产生了全国性示范效应。她希望在多元中彰显主导,物欲中张扬精神,让大学生获得健康向上的精神支点。她是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郭凤志。

    自2008年担任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副院长以来,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就成为郭凤志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

    为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2005年,国家出台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即“05方案”。郭凤志敏锐地意识到,落实“05方案”实质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方式提出的新挑战。为此,郭凤志提出,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树立“以生为本”、平等、民主的现代教育理念,由重“教”转向“基于学而设计教”,这其实就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改革。

    郭凤志勇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带领团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集成式教学改革。改革立足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大学生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为枢纽,以专题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为重点,以创新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入脑、入心”为节点,并对机制、环节进行深入研究,以创建多媒体教学平台为支撑,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协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爱和认可程度。在此基础上,郭凤志还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方式的改革,形成了全过程、多方式的评价方法,取代了一次考试定格学生的传统做法。

    郭凤志团队一系列大胆创新、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东北师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连续6年学生满意率达92%以上。

在大西北春风化雨

——记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先春

    他从圣人的故里齐鲁大地走来,数十载守护兰大讲坛,坚持立德为上,教书育人,解析思想疑难,诠释人生价值,在西北大地矢志献身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他是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先春。

    刘先春长期在教学一线,承担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理论教学课程。在课堂上,他常常以浅显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讲课生动而深刻,他的课堂时常洋溢着欢笑和浓厚的思辨气息。他说:“浅入深出假学问,浅入浅出没学问,深入深出死学问,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在他看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要春风化雨、深入浅出,以最简单的道理来阐明晦涩难懂的理论。

    获得赞誉的背后,是刘先春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钻研。刘先春在学生时代养成的学习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他常常为了学习挤占休息时间。无论公务多么繁忙,在他的办公桌案头永远放着一本翻开的书和一个写有密密麻麻笔记的本子。他时常教导他的研究生要勤奋,对时间要有强烈的紧迫感,要争分夺秒;对问题要细,要多问为什么。

    勤奋的研究使刘先春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本领,刘先春在教学领域先后获得了兰州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奖项,他录制的“精彩一门课”教学示范片在全国高校发行使用。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博士研究生18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作为甘肃省理论宣讲团成员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刘先春积极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乎踏遍了甘肃的各高校、各省级行政部门,他还走进农民的院子、钻进农民的窑洞,以极其通俗大众的语言为他们讲解中央的三农政策。仅2012年度,刘先春教授就做了党的十八大、两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理论宣讲30多场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辞官从教只为回到学生身边

——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曲建武

    他说,在大学里,做学问不难,难的是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不难,难的是学生怎样通过你的人格影响树立起坚定的人生信仰。他是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曲建武。

    曲建武在大学工作时,曾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加上在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的任职,他也算得上一位老厅局级干部了。前两年,在他为了回到学生身边而辞去领导职务时,有人劝他慎重考虑:再有几年就退休了,没有了领导职务,一些待遇就没有了。然而,在曲建武看来,这并没有多重要。

    曲建武和学生的情缘太深了,1982年他大学一毕业就留校做了辅导员,同时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在学生们谈到他们的大学生活时,都十分感谢曲建武在他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他们的引导帮助;在省教育厅当领导期间,他经常到食堂、教室、图书馆、宿舍与学生细心交谈;每年他还要到几个经济困难的学生家走访。“让我回学校吧。我的心情就像一个足球教练,怎么也按捺不住自己。”他常常这样说。

    如愿以偿来到大连海事大学后,他主动担负起外国语学院2013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有的同志不理解:“你都是二级教授了,带带博士、硕士不就可以了吗,何必搞得那么累呢?”听到这样的疑惑,他总是淡淡地一笑:“思想理论课太重要了,它就是为解决学生的价值观服务的。没有了这样一个主渠道,学生怎么能实现人生的幸福呢?”

    回到讲台后,为了上好理论课,他找到年级辅导员,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思想状况。还没有开课,他便通过辅导员在他所教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虽然他已经57岁了,但是他仍然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学生们都说:“做曲老师的学生,除了幸运、幸福,也不知道还有什么词可以形容。”



/jiaoyu/zatan/2019-11-25/2763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