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网络教研平台建设应用观摩会在即墨市召开
青岛即墨市小学英语网络教研活动现场
用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
青岛即墨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江黎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青岛即墨市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发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学平台”,从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该平台的启用,打破了地域界限,改善了区域教学环境,切实缩小了城乡差别、校际差距,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师共享、先进理念共享、教育智慧共享,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支撑。
打破学校围墙,重构新的教育生态。青岛即墨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连续4年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列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不惜财力在全市启动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并依托“三通两平台”加快建设农村教学点视频点播课堂、城乡同步录播课堂、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名师网络展示课堂、名校开放共享课堂“五大课堂”。即墨市在2011年完成了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建设,独立开通了千兆互联网出口,完成了所有学校光纤接入。2012年9月即墨教育网络教研平台又成功运行。目前,全市212处学校全部利用裸光纤1000M带宽接入教育网络中心,唯一一处海岛小学即墨市田横岛小学也利用微波IP技术百兆接入教育城域网,修建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公路”。全市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做到了千兆到桌面。所有教师人手一机,今年也将实现所有教室配备高标准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开展网络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网络教学,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即墨“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标准完成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完成了网络办公、教研、资源库、数字题库四大软件平台建设。选择教师教学最常用、最基本的教学载体教学案、导学案及其教学课件作为网络教研的切入点,邀请全市最好的老师,把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制成教学视频,包括课堂课件、课后练习和测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按钮,专门安排教研员老师进行在线问答。“网络教学平台”开通3年来,已由原来的4个板块丰富到现在的12个板块,把优质教育资源触角延伸到每一所学校,链接起每名教师,实现了优质资源普遍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裂变”效应正在显现,城乡、校际之间教学资源上的动态不平衡日趋缩小,教研引领专业发展的动态平衡日趋扩大。3年来,通过高考升入名校和本科院校的城乡学校生源学生基本持平,教育结果的普遍均衡正逐步变成现实。随着网络教研平台的日臻完善,即墨数字化校园应用已全面部署,日常办公、公文流转、数据报送、教务成绩、综合素质、教育博客、即时通讯、家校互联、人事管理、校产管理、社团管理等数字化管理应用也已全面展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梦想绽放“云端”,催生新的教育智慧。人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即墨市把人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建立网络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探索个性化学习环境中教师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和培训模式,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教育信息化高水平开展。下一步即墨市还将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模式,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开发涵盖全部学科、所有年级的优质数字化区域性教育资源,创建资料类、理论类、课堂实录类、特色类、研究类五大“资源超市”,为教师的课堂教学、个人研修等提供资源保障。计划探索智慧教室试点工作,促进电子书包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最大程度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偏远地区学生同样能享受与城区同等质量的教育;最大广度地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降低教育的门槛,扩大优质教育覆盖范围。
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其本质仍在“教育”二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扩展了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信息技术的深度广泛应用,将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将更加充分满足学生甚至包括老师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更加体现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网络教学”突破阻碍 实现义务教育“内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有教学设施、装备的“外均衡”,还要有师资、教学的“内均衡”。青岛即墨市教育决策者深刻认识到信息化为教学革命带来的巨大利好,在每年投入5亿元加强学校建设的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应用数字化资源和网络技术辅助开通“网络教学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力地推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设数字资源库,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铺设网络教学“高速路”。“打铁还需自身硬”,先进的信息化装备是网络教学有效开展的“硬”保障。近3年来,青岛即墨市投入1.35亿元开展学校信息化建设、教学设备配备、校园网升级改造等,高标准建成了国内领先的教育城域网络中心,中心应用先进的虚拟化“云”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的载体,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网络监控等功能齐全,使全市学校全部实现千兆裸光纤到桌面、全部拥有校园网,所有教室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有教师人手一机,为网络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网络资源“集散地”。借助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即墨市构建起全域统筹的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搭建起融网络教研、数字题库、信息化办公和网络化教学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具备网络教研、远程录播、在线学习、远程授课等8项功能,具有快捷直观、信息量大、互动交流、共享共惠等特点,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学资源集散地。“即墨网络教学平台就是要让老师们改变传统教学、教研方式,以快速高效的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资源瓶颈,从而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即墨市教育装备办主任牟云成告诉记者。为提高上传教学资源的质量,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即墨市严格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发布流程,实施管理员、区片联组和学科教研员三级审核机制,确保了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安全。即墨教育城域网络中心还配备了出口防火墙、核心交换备份、入侵防御检测系统、网络版杀毒软件、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和实时环境检测系统,保障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安全运行。借助这一平台,全市城乡中小学教师可以即时上传、选择下载合适的优质课程资源,随时随地参与教研活动、在线学习提升,让跨时空教学教研成为现实。2012年来,该市开展市级网络教研活动125次,通过录播教室录制网络优质课216节,建立网络共享教学资源12万余个,建立起覆盖中小学各学科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提高应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强化实际应用,提高教学效益。教育信息化关键是人的信息化,重点在应用。为调动网络教学积极性,青岛即墨市加强督导考核,将网络教学列为对学校和教师考核内容,建立了网络教学先进的评选表彰常态机制,每年评选出网络教学优秀案例、先进集体和个人,促进了网络教学的普及和推广。该市积极引导教师科学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网络资源备课、同步课堂教学等活动,引导教师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模拟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网络教学平台’开通以来,教师一改过去呆板的面对面授课方式,借助网络上鲜活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等丰富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浓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即墨市移风店镇太祉庄中学校长单修宝深有感触地说。同时,网络教学又充分汲取传统教学方式优势,强化教学中师生互动,注重构建民主、活跃的师生课堂关系,让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网络教学互动,实现共同提升。即墨“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时空上的藩篱,让教师们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觉得都有话说,实现教师校际间互动、探究、研讨、体验一体化。网络教学集结了全市的一线教师、名师、教研员等,将对同类教学问题的“共振点”无限放大,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面积、针对性帮助。“以前跟同行交流学习需打电话,有时还说不清楚,现在方便多了,指头一点就解决了。”即墨市田横中学教师何丹萍说。该“网络教学平台”设立了网络视频互动云平台,不同学校间教师可以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系统,就同一课堂展开PK,一课堂的优劣由大家来评判,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将个人评价感悟展示出来,在自由互动中取长补短。为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即墨市充分发挥六处实验小学的优势,采取一带一的方式,由实验小学分工指导农村薄弱学校承担网络教学任务,确保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以及课件的质量,让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真正和优质教育资源产生互动。
强化专业引领,提升教学能力。笔者了解到,该“网络教学平台”由教研员负责各学科主页管理,以通俗易懂的“博文”形式传播解读先进教育理念,提出学科教学建议,与教师开展零距离、多主体、互动式现场教学指导,提高了教学研究服务水平。“以前,只能面对面将教改信息传递给老师,有了该平台,好的教学资源、最新的教改动态,可即时上传供全市教师共享,受益面广,速度快。”这是该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姜秋红的切身感悟。据了解,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研员帮助教师累计破解难题3000余个。为发挥名师专业引领作用,该市建立了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即墨名师”李瑞芹的工作空间里,笔者看到,李瑞芹目前上传的学科资源达1395个、文章788篇,涵盖教学方法、案例、反思等,都是她的原创,她这些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吸引万名教师登录学习,评论数3000余条。年轻教师杨焕焕在学习时留下肺腑之言:“管理学生是一门学问,在‘管’和‘惯’学生方面我经常拿捏不好,还得向李老师多学习!”李瑞芹广泛浏览网络平台上其他教师的工作室,虚心学习,在很多热门工作室里,都留下了她的心得和感悟……在对比和反思中,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升。“通过教研员、名师的专业引领,碰撞出了老师们的思想火花,拓展了他们的成长空间。”即墨市教研室主任宋红岩说。
——普惠式共建共享,提升均衡化育人水平
优质资源整合让课堂教学更高效。青岛即墨市不少偏远乡镇学校规模较小、班级少,教学资源少、教师交流少,有的备课组仅有一名教师,无法进行集体备课,导致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把握不透彻,课堂教学效率低。即墨网络教学采取骨干教师承担、学校集体备课、片区集体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学案编写,先由主备人建立协作组形成个案并上传至平台,再由教研员组织片区联组对个案集备形成共案,然后主备人再加工形成教学案、课件等,保证了教师人人参与,使集备真正落到了实处。通过这一平台这些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下载优质资源学习借鉴使用,实现自我培训、自我提升,有效地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使课堂教学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在授课环节,校长通过平台可以组织本区域内不同学校间教师对课堂教学各环节适时展开互动研讨,使课堂教学难点无障碍。在教后反思阶段,教师结合课堂实效,即时将教学中的随笔、反思等记录下来并上传至平台,深化了校本教研模式,提升了教师实践水平。网络教学既深化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即墨市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通过网络教学在集团内实施教师一对一辅导、备课组一对一指导、教研组一对一引导,以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基本消除了义务教育择校现象,集团化办学改革获青岛市首届教育改革创新奖。
同步课堂让城乡学子共享实惠。笔者在即墨市丰城中心社区大丈小学多媒体教室里看到,学生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山东省特级教师、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教师孙志红现场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名师课堂直播让百里路外的农村娃享受到与城里娃一样的优质教育,这正是即墨市实施网络教学的真实写照。2013年上半年,即墨市教育体育局录播教室投入使用,各学校通过网络终端可以选择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同步收看直播,增加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力。该市还将市级以上公开课、优质课、技能展示课的教学案、课件等优质资源上传至平台供全市教师借鉴共享。通过网络教学将优质教育资源触角延伸到每一所学校,连接起每名教师,分享给每一名学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遍均衡。
学习方式转变培养现代化人才。青岛即墨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江黎明说,开通的“网络教学平台”带来了师生教与学方式质的变化,教师由知识讲授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认知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能力更加突出,在主动参与、激情探索中健康成才。即墨德馨小学语文教师丁华是这样描述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变化的:“现在的课堂,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课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孩子们的学习更轻松了,思维活跃了,成绩提高了。”即墨市还积极借助网络教学向学生提供非正式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的机会,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上祭英烈”等主题活动,通过网络化、数字化平台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得到生活化、情感化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吴越 君子)
【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
信息化点宽学校发展快速路
2012年即墨“网络教研平台”正式开通后,我校针对实际,加强平台管理,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创新教研方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要“专家”资源,先要开口说话,学会网络教学使用方法成为首要任务,我们先后两次聘请仪器站专家对电子白板操作进行培训。同时,又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为指导教师,举办了计算机操作培训、网络知识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等,大大提升了全体教师对教研平台的实际应用能力。
网络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我校每学期组织“网络教研示范课”、“一人一堂优质课”、“高效课堂研讨课”等活动,要求授课教师必须使用电子白板,备课组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网络教研为我校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教研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集备提供了大量素材,同组教师可以充分借鉴吸收,从而创新自己的教学案,使集备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网络教研平台中的各种学科软件,形象直观,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青岛即墨市普东中学校长 荣学刚)
穿越时空的教研路径
传统备课往往缺乏交流,各自为战,很容易造成课上失误、课下弥补,掉进“课前不说、课后特说”的恶性循环中。“网络教研”让困难迎刃而解,学校的教研活动更加专业、丰富。一堂展示课下来之后,授课者要将自己的课件、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发到平台,同组每一位老师要将自己听课感受及本节课一两点儿修改意见反馈到平台,整个协作组群策群力,旨在让这节课更加完善,也更具适应性。在讲课、反思、修改等执教的一系列过程中,每一位老师的能力都得到训练提升,每一节课都得到完美展现。
网络教研平台是一座无形的桥,让教师和教研员之间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老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可以发问、研究讨论、得到解答。2013年中考试题分析会在青岛63中举行,教研员通过网络将会议内容打包发送到教研平台上,收到信息后,各协作组下载内容并进行组内学习,针对中考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作出调整措施。
“拿书看不如面对面。”网络教研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农村学校教研交流的困难,用空间的零距离拉近地域差距,使教育教学资源更加公平、均衡。(青岛即墨市鳌山卫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汤艳艳)
小鼠标点出课堂教学模式大变化
备课方式变化——用鼠标轻轻一点,教育网络教研平台上的青教版、苏教版等各种版本教学教材应有尽有,图片、声音等各种多媒体素材包罗万象,教学技巧、名家指点等各种教学理论百家争鸣。“网络教学不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而且让我们对比优秀教案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教师们一致感慨。以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为例:《繁忙的工地》这个单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就多达十几个课堂设计版本,挑选几个优秀的版本,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完善充实,将过去简单枯燥的备课变成了带有个人魅力的教学作品,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喜欢,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自豪感,备课方式的变化悄然改变了教师们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习兴趣变化——网络教学带来的不仅备课方式转变这么简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中有许多信息窗,适当地选用网络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生动的动画、清晰的操作步骤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幽默、清晰。这些新颖的数学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运用新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
新老教师变化——“网络教学是个宝,不会使用成堆草。”网络教学对设备操作、网络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网络设备的使用等问题确实难倒了一部分老教师,也成为网络教学推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不能让新知识吓倒,也不能让师傅们掉队,我们将困难变成团结的契机,找出了变通的方法。”有的新老师曾经是老教师的学生,而如今却在手把手教着自己的师傅学习网络知识;老教师也不甘示弱,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及细节的处理毫不吝啬自己的经验。少教老、老带少,每个教师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新老教师之间的变化使校园内教学氛围更加积极、和谐。(青岛即墨田横岛周戈庄小学数学教师 刘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