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在创新中跨越发展

[db:作者]  2014-05-2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中山技工教育联盟成立大会

    机械系奥地利进口设备

    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建于1980年,是由中山市政府部门投资兴办的职业教育历史最悠久的院校,坐拥东、北两个校区,自有产权占地面积474亩,总建筑面积182208平方米,常设37专业,建成9个技能实训中心,下设84个专业技能实训室(车间),校外实训基地3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8320人。学校是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中山市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的综合基地,学校正全力打造国家示范学校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几代中山高技人,始终秉承中山先生的“注重双手万能,力求实用”“授以农、工、商技艺,使有独立谋生之材”的职业教育理想,弘扬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教育理念。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跨越式发展。

    2012年6月4日,国家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三部委发布《关于下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的通知》,学校项目建设方案与任务书获正式批复,示范校建设随之启动。

    两年建设,学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示范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两年建设,学校紧抓机遇,积极探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服务区域能力,很好地发挥了辐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产教融合行知合一:4个重点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行业和企业调研为基础,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产教融合、行知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基于PDCA循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起“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评价方式。启动优质精品课程的建设,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共完成了优质核心课程38门,精品课程17门,网络课程31门,新型专利9项,编写教材67本。

    3.创新教师成长道路,构建“四格四力”:学校恪守“从教师入格、合格、升格到形成风格”的培养理念,打造了一支以“教育为核心、专业为基础、实践力与研究力为保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建立了名师、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并以此为平台带动其他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培养了2名市级名师候选人、15名专业带头人、49名骨干教师、350名双师型教师,聘请了40名企业技术专家或社会能工巧匠、95名企业兼职教师。

    近两年学校师生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楼宇专业魏海翔老师担任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教练,谢坤和郭杰钊学生以优异成绩入选国家队出征世界技能大赛;数控专业带头人周海进成为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裁判,并担任广东省技工院校数控技术与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主任,受邀在全省进行经验介绍,并在4所院校进行了4次工学结合一体化示范课教学;雷三元、卜小卷、王小波三位老师于2012年12月被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审核批准为专业带头人;王小波老师担任全国汽车竞赛裁判;魏海翔、肖湘平老师获“南粤技术能手”称号,同时获“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4.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校政企行四位一体:学校坚持“学校、政府、企业、行业”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构建了“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校企合作工作管理部门、校企合作项目工作小组”三个层级的管理模式,2012年被广东省人社部门确定为首批“校企双制”示范创建院校。

    在建设期内,学校先后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合作开办了6个“校企双制在职班”,冠名24个“校企双制全日制班”。聘请了75位企业技术人员,与我院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从企业聘请95人作为专业兼职教师,教师118人下厂实践,全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依托特色项目建设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学校在多年贯彻的“成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双目标引导,五维度重构”自信心重构体系。按照《德育目标分级实施方案》和《心理健康教育分级实施方案》,逐步形成院级、系级、班级三个层级的评价体系。

    近两年,学校编写“中职生自信心重构”系列丛书11本;产生相关优秀的教学教育论文68篇、优秀个案30篇、师生优秀征文115篇,建设校外德育基地7个,成立成长导师工作室。《修身至善,修业至精》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入选“全国技工学校文化建设和职业素养培养研讨”经验材料;《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级实施方案》获批准为广东省职业研究协会重点课题,将于2014年在全省技工院校推广。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综合实力再攀高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更具内涵,示范校建设促进我们在办学理念上实现了转变,从原有的“上规模、上档次”,转变为“开展二次创业,抓质量、出成果、创品牌,建名校”。二是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全员参与示范校建设工作,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教师团队。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一批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三是综合实力实现飞跃,北校区基建投入4亿多元,新增教学设备超亿元,东校区第三实训大楼建设工程已列入2013年基建项目预备库。教学环境、设备均属全省一流。四是学校品牌有口皆碑,依托两年的示范校建设,学校的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创新模式铺就中山“国手”走向世界之路》、“技师学院就业率或达全部”……近两年,《广东职业技能报》、《南方日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省市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学校办学模式。

    助力区域经济加速转型:主要表现在人才输出和智力服务两方面。近两年,学校师生获得国家技能竞赛奖共9项25人次;省级技能竞赛奖共26项42人次;市级技能竞赛奖近百人次。教科研成果稳居全省前列,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2012年度优秀科研单位”等荣誉。据统计,本校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为2365元,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已上升到2866元。

    示范校建设期间,共取得317项教科研成果。其中国家成果奖136项,省级成果奖44项,取得国家专利5项,国家课题立项研究8项,省级课题立项3个,公开出版教材12本,计算机系“网络设备配置”课程被评为“2013年广东省技工院校一体化精品课程”。

    两年来,学校企业员工培训规模24926人/天,鉴定工种共57个,新增鉴定工种34个。学校对外技术服务到款260万元,增幅达到30%。同时,学校组织成立中山市技师协会,并参与编制“中山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本地多加企业担任技术顾问。

    发展成果兄弟院校共享:2013年11月,全国著名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暨示范校建设现场观摩会在学校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2名职业院校领导到校观摩交流。申报校企双制试点院校中,被正式批准为全省首批校企双制试点院校。

    学校成立中山技工院校教研会,多次承办高规格论坛、培训及研讨会。如“中山两岸四地高技能人才培养论坛”、全省技工院校一体化精品课程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学校还先后和云南技师学院、潮州高级技工学校、茂名交通技工学校、粤北技工学校、云浮技工学校、汕尾技工学校等共建帮扶。

    示范校建设期间,作为典型“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示范校十校联盟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与会学校的好评。

    【案例链接】

    1.以“五区”模式构建现代一体化实训室

    “五区”模式的建设主要包括:①实训区;②交流区;③资讯区;④工具区;⑤展示区。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及专业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场地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次提出了基于“五区”模式理念建设的现代一体化实训室,五区模式的建设及实际应用,使学习场地更接近工作的环境,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多维角度彰显学生素质。

    2.校企合作共建模具制造专业资源库

    学校通过与上海润品工贸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在模具制造专业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可推广示范成果,重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艺流程进阶式”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并且贯彻了“四层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问题。目前,共开发了9门工作页、2门任务驱动型教材和1门特色教材,构建了集系统性、多样性、延展性、开放性于一体的9个素材库。学校还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建设了4门精品课程。

    3.借信息化重构教学流程

    学校9个教学系通过开发教学管理系统,成功让教学用“云端”,实现管理零压力。以计算机应用系为试点,借助信息化重构教学流程,创立“教学管理系统”、“知识经验分享系统”、“在线考试系统”三大系统。最终实现“工作上线,在线工作”的目标,真正接轨教育云时代,实现教育信息化。

    通过深入贯彻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双证”毕业率达全部,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

    4.“一师一企”助人才成长

    “人才战略”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①以制度提升教师积极性;②借对接深扎专业镇经济;③出方案推动“一师一企”;④搭平台促校企深度对接。

    学校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借助“一师一企”的建设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议课程体系、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从而实现课程体系重构,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以及教师的产、学、研能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张 波 杨科钰 魏 来)



/jiaoyu/zatan/2019-11-27/2774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