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因材施教就能办出高质量

[db:作者]  2014-05-2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田径比赛

    教师们正在进行拓展训练

    电脑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在基地进行实训

    元旦联欢

    3D动画获奖影片《玄门之相识》

    近些年,随着北京市初中毕业生源人数的不断减少,各中职学校的生源大战,每年都在上演。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下降。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在校生还属于青春期,身心还不够成熟,其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学生大多来自远郊区县的家庭;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三是有着与普通高中学生相差极大的心态,不少中职学生个性强、容易自卑,成长困惑较多,逆反心理较强。

    “生源弱说明学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的潜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只要我们教育得法,保护、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当成我们重要的办学资源,生源弱照样也能办出高质量。”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院长梁军说。

    在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培养质量?如何做好这些特立独行孩子的德育工作?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获得高质量的就业?面对这些职业学校面临的普遍难题,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尝试。

    学生的个性也是办学资源——

    不同生源也能结出累累硕果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是一所发展中的职业学校。2003年,北京市实用技术学校、北京市金驼技术学校、北京市纺织工业技工学校三校合一进行了整合,并成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09年6月,经北京市政府部门批准设立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2012年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学院是一所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多年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坚持特色办学、实现了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新格局,取得了突出的荣誉。2012年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并成功申办“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2013年被人社部门评为全国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技工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1年,在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中,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共有6名学生荣获三等奖。2012年,在第三届北京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得二等奖,3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学院荣获比赛最佳组织奖之一。在2012年的第二届微电影大赛中,学生作品《紫水晶》荣获最佳音效奖之一。2012年,学院在校生谭笑的课堂作业绘本《最好吃的蛋糕》,被一家致力于研发儿童电子书的商业公司收购商用。

    在2012年北京市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中,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共取得了一项团体总分第一、四项团体二等奖、三项团体三等奖;个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21人、优秀奖7人。其中,赵磊老师获得全市动画绘制员总决赛冠军,并获得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被评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张善理、张平老师获得摄影三等奖,郑建涛老师获得计算机操作员三等奖。2012年,由学院数字影视专业教师曹静导演、编剧、制片的短片电影《过年》,在日本女性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第二名,入围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

    2013年,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新媒体专业部教师张晓明率5名学生制作的三维原创作品《玄门之相识》,继2012年在中国大学生游戏设计金辰奖大赛中荣获优秀游戏CG动画奖之后再传捷报,荣获加拿大国际电影节优秀动画奖、美国檀香山电影节动画类银花冠奖。2013年刘雯芳老师参加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勇夺多媒体作品制作员项目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由国家人社部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由团中央、人社部门联合授予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快半拍抢占市场,专业群对接职业群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学校的主要定位。但如何服务、怎样服务,里面大有学问。多年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以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为办学特色,以“培养一名学生,造福一个家庭;学习一门技术,打开一扇成功的大门”作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坚持“整合资源、内涵发展、特色立校、多元办学、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以创新开拓道路,以特色确定优势,以质量赢得信誉,以行动创造感动,紧贴市场、富有特色、确保质量的办学之路,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办学的实践中,学院敏锐捕捉首都产业结构升级和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的巨大空间,坚持特色立校,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导向确定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业超前开发,专业随着产业动,加快了电脑动画制作、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出版等专业的开发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鲜明的,以电脑动画(二维、三维)、数字影视技术、影视特效、电子图书、数字出版内容为主的“新媒体专业群”。开发数字影视技术、数字电影、拍摄微电影、数字化学习。

    以“快半拍抢占市场”的发展理念,追踪产业动态,关注产业发展,引进核心人才。学院选择高端企业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深化校企紧密融合,把握技术的制高点。二维动画专业与星晖动画公司合作,当时公司老总卫星是国内最先进的无纸动画技术原创;三维动画不仅与有“南陈北潘”之称的技术能手潘铁的公司合作,更是与掌握国际尖端技术的英国波恩茅斯大学合作数字京剧项目;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与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数字出版工作室与北京力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电子商务专业与我国软件行业的排头兵用友公司合作等等,无不瞄准产业高端技术,把最前沿的技术引入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领域,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合作共同发展的优势。

    目前,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新媒体应用技术、航空服务、电气工程技术、精密制造技术四大专业群已初具规模。新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群服务首都文化创新产业发展,与大兴区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发展相适应;航空服务、电气工程专业群与即将在大兴区落户的首都第二机场相配套,培养航空乘运、旅游商务、电工电子、空调制冷和物流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精密制造技术专业群主要培养数控技术、机电技术和汽车维修的专业人才,面向首都东部、南部的高端制造业、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设立技师工作室,建立与实际工作对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数字化教材、学材的研发和使用。建立一体化教学数字化课堂,课程设置建立在整体化职业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完成真实的、连贯的、完整的项目,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建立数字化资源仓,推送平台,逐步建设打造新媒体学习港。

    以体塑德、以艺启智——

    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不难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的办学的一个难点。多年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围绕“以体塑德、以艺启智、手脑并用、德艺双馨”开启中职生学习生活新起点,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主体参与学校德育管理为载体,以道德教育主体参与为基础,以技能节、艺术节为抓手,通过内在塑心,外在修身过程,让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体验成长的乐趣,感受进步的快乐,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学院每年开展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校园“艺术节”、“技能节”、通过两个节塑造、彰显青春的活力,充分显示学生艺术才华、运动风采、技能本领,运用体能的活动,体魄的展示,艺术的表现,让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感受艺术的熏陶,增强身体的体质,张扬青春的风貌。

    二是将艺术课贯穿学业课程之中。艺术课作为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学院将艺术课程作为通识课安排在教学全过程,内容有影视、摄影、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手机拍摄“美好一瞬间”,艺术课程的教学生活不仅陶冶了情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艺术修养,还丰富了学生的审美力,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转换思维能力,对学生体智的开启有着重要作用。

    三是每年9月新学期,实行贴身管理(这是纺织工业时代,师傅带徒弟一对一的做法)。为保证校园和谐秩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每年新学期学院实行对新生的贴身管理60天,贴身管理要求坚持育人的目标,每位班主任从清晨班级出操开始一直到晚上晚自习结束的全过程,班主任关心、关爱、关怀的贴身,做到贴身即贴心,贴心换真心,用教师为人师表、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感动学生与教育他们的行为,纠正不良习惯,用耐心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人文素质、文明养成素质和遵守纪律素质,有力地推动了班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四是每年学院利用新学期开学典礼、大力表彰先进学生、进步突出的学生,使受表彰学生面达到80%以上。利用军训的集体训练方式,强化组织规则,养成良好习惯,纠正不良行为。如每年的新生十天军训、老生开学前的三天再次军训等。组织集体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毕业典礼、城市文明生活等主题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推动立德树人的常态化长效化。

    五是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体验式班会策划、宿舍自主管理等活动,这些活动在学生体验式的实践发展中具有教育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管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深化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参与和团队意识,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校园和社会,巩固了实践意识的教育实践成果。

    六是营造学院环境育人的氛围。设置固定德育宣传专栏,礼仪文化橱窗,使学校的墙壁既有名人的书画,又有学生自己的作品,还有学院的校园文化理念,让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让每一面墙壁体现育人。

    七是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载体,融通文化育人的多渠道。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实践文化育人的战略,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用文化活动的多形式、多载体,发挥文化活动在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扩展学生视野,陶冶人文素养与职业情操,用文化引领探索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建立文化育人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推进德育工作,建设“校园德育网络社区”,“红色体验教室”,为学生开展“体验式”专题德育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08级学生王亚鸽从小就是一个孤儿,跟奶奶一起生活。入校以后班主任孙老师给予了她更多的关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图书馆冯老师还经常找她聊天,把她带到自己的家里玩,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她穿。王亚鸽刚到校时非常内向封闭,慢慢地她变得活泼开朗了,还主动担任班级的团支书,并通过竞聘做了体育部副部长。王亚鸽还积极参加了校广播站,成了一名优秀的播音员。此外,她在演讲与口才比赛和作文比赛中也表现不俗。在团委办公室的日子更令人难忘,王亚鸽帮助团委老师写稿子,打资料,是团委的好秘书。宿管干部的工作对王亚鸽锻炼最大,不管早晚操,还是查宿、查卫生,她都很认真地组织,俨然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小管家,低年级学生眼中的大姐姐。由于出色的表现,王亚鸽成为了同年级中的第一个共产党员。2013年毕业后,学院把王亚鸽分配到北京站工作。由于在校期间的锻炼和积累,她到北京站不久就崭露头角,多次受到表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升为组长。王亚鸽的成功就业,给她奶奶的脸上带来了更多的喜悦和笑容。她的奶奶逢人便说:“是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给了我希望和幸福的晚年呀。”

    教师成长学生才能成长——

    校企合作、项目带动打造双师型队伍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多年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坚持以校企合作、项目带动,培养锻炼双师型教师队伍。从接受完整的企业项目,到直接把企业项目引入学校,企业技术骨干参与项目建设和指导,解决教师下企业实践难的问题,请教师自己动手完成一个产品制作流程,提高教师个人的实践技能,特别是项目综合实践能力。如学院校园网站建设就是5-6名教师花费了一个月时间自己建设起来的。学院还为主管上级纺织控股公司建设工作网站,该教师团队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建成了符合市场和工作需要的网络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同时,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还坚持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相结合,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发挥其在教学教育实训中引领示范核心作用,提升教学教育品质,优化教学教育质量。

    在外部引进上,学院加大了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引进,提高高级人才的比例。2006年至今,学校共招收大学生73人,其中研究生16人,同时学校从社会上、知名企业引进专业技术核心人员4人担任学科带头人,给予专业资金资助;同时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120人。如二维动画技师工作室主持人赵磊,是学院从企业引进的技术能手,全市动画绘制员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高级技师,北京市首届技师工作室负责人;三维游戏技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晓明,系北京大学软件学院硕士毕业,青年骨干教师,其带领学生制作的三维动画《玄门》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不同赛事上多次获奖;数字影像技术技师工作室主持人靳东,系学院从企业引进的技术专家,其作品多次获奖,其带领的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团队正在参评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

    在内部培训上,通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定向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调研、企业实践等措施,鼓励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专项资金资助开展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教师校本培训计划;搭建教师培训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水平,让教师成为学校的名师。

    2007-2010年以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组织教师编写30本校本教材,单独编著或参编出版教材21本;教师论文获奖40人次;教案获奖67人次。2008年,“电脑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团队”被评为北京市创新团队。2012年,获评北京市教育部门组织评选的市级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人;2014年,“计算机动画专业团队”被评为北京市技工院校一体化团队,同时三名教师被批准为一体化课程负责人。

    ■学生说

 我人生的转折点

    200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是我从中技转向高技能人才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这一年,我从一个中学生成功地报考了北京市实用高级技术学校动画专业。成为了一个动画专业的学生。我深深喜爱着这个专业,这也是我现今没离开这个行业的原因。之所以能在这个行业里顺利地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我在学校里面经历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对我步入社会后影响很大。

    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创办了当时学校规模很大的学生社团——枫云动漫社。作为一个动漫专业的学生。除了紧张的学业与创作外,同时也要丰富课外生活。因为动漫是多姿多彩的。它不仅丰富课外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交互动。枫云动漫社分为cosplay部、漫画创作部、音乐部以及街舞部。满足了学生们不同的爱好。其中cosplay部参加了北方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市内各高校的动漫展会与动漫社团活动。同时也与市内的高校建立了专业联系,包括其他省市高校的外联活动。大大地开拓了社团同学们的专业视野。也使我从中学习到了管理能力,对我现在的帮助极大。

    第二件事,就是我们的毕业设计,我与同学们组建了动画制作小组。动画制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动画制作中来,都能体验到动画制作的乐趣,我安排我们组内每个人从前期的造型设计、分镜、原画、动画制作、后期合成都参与其中。使大家都体验到了动画制作的过程。实现了每个人都参与到动画制作的每个环节中的初衷。提前为就业做好了铺垫。

    (王强,学院动画专业毕业生,目前是纵横动漫原创漫画平台主编,ASIFA-CHINA世界动画协会会员,中国大学生创业精英联盟动漫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动漫风云榜评委。)

    ■教师说

看到学生成长 我内心无比幸福

    短片《家有忍者》的作者李君,是我教的第一届毕业生,他是个很有天分的孩子,在专业上也非常努力,但是为人比较有个性,很难和他人相处并合作。毕业设计开始后,他和组员发生了不少矛盾,这时我的身份又从专业课老师、班主任变成了心理辅导员。通过疏导,在半年的时间里,看到了他的改变,他变得有合作精神了,而且学会了包容,整个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制作完成毕业设计。当北京电影学院颁奖典礼的银幕上,闪动的画面正是自己在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原本不会动的画面仿佛具备了生命力一样时,所有的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在他们背后欣慰地看着这一切。当李君回头望向我的时候,我们两人相视一笑。不久之后,李君应聘进入一家动画公司,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创造了一项该公司的纪录——不到半年的时间,从一名实习生晋级为设计师!在该公司工作两年后,李君也和我一样选择了教育行业,走上职业院校的讲台成为一名动画教师。

    如今,很多毕业生都已成家立业,其中有担任“纵横动漫”网络运营主管并在法国里昂举办个人画展的王强,有勤奋努力从一名专业基础薄弱的学生蜕变为“东非勇”动画公司执行导演的欧学超等等。看到学生成长,我内心无比幸福,这种幸福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赵磊,70后,2004年加入“北漂”大军,成为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的一名动画教师。2013年,“赵磊技师工作室”被北京市评为首席技师工作室。)

    ■家长说

遇到这样的学校 我很幸运

    当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因为学习成绩的问题,无法正常升入高中的时候,我就毅然决然地把孩子送到这里,希望他能学会一门技术。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刚开学军训的时候,我怕孩子受不了这个苦,就和班主任老师谎称说,我家里有事,孩子不能军训了。当时,班主任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家里确实有事,那就考虑明年再训,但军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次很好的磨砺,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听了于老师的话,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让孩子参加了军训。军训初期,孩子确实不太适应,于老师就很耐心地每天都找他聊天、鼓励他。军训结束,我儿子竟然被评为“军训优秀标兵”。

    开学后不久,我接到班主任老师电话,说孩子总是早晨迟到,上课睡觉。了解到我儿子晚上玩游戏到深夜,于老师主动找我儿子谈话,她利用我儿子爱玩游戏这个“缺点”,先是让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办公应用技能大赛,每天放学监督他练习一个小时,而且每天早晨6:30,于老师会给我儿子打电话叫他起床。这样坚持了半个月后,我儿子不仅上学不迟到了,而且技能大赛也获得了二等奖。

    如今,在学校里,我的孩子既是班长,也是学生会主席。两年中,共得过三次“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不知道老师们到底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但是,我知道,孩子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和老师的努力分不开的。遇到这样的学校和老师,我是幸运的!孩子是幸福的!

    (杨树德,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在校学生家长)



/jiaoyu/zatan/2019-11-27/2797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