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好的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db:作者]  2014-06-0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焦海洋 绘

    编者按: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专门为保护儿童权益而设立的节日。但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伪专家”、“伪科学”还很多,对幼儿成长造成危害的不当育儿行为还不少。因此,幼儿园应结合今年全国宣传月主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把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和长期任务。让孩子接受科学的教育、享受自由生长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调查】

幼儿家长急需育儿指导

    ■刘艳 向艺 赵勇

    为了解学前家庭教育现状,我们对重庆市12个区域的25个园所进行了调查。其中,主城区幼儿园15所,县镇幼儿园10所。在各个园所抽取大、中、小班幼儿家长参与调研,共计2425个家庭,回收有效问卷1896份,回收率78.19%。

    在“育儿能力”调查中,选择“游刃有余”的家长仅为5.21%,选择“基本胜任”的家长占64.27%,选择“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的家长占30.04%。近九成家长在育儿方面缺乏自信。

    调查发现,45.92%的家庭存在“成员间相互不一致”、“工作忙,没有精力管”等现象。在家庭教育氛围选项中,选择“民主型”、“严厉型”、“溺爱型”、“放任自流型”的家长分别为51.44%、21.12%、17.67%、9.77%。此外,70%的家长愿意参与家长志愿者活动,58%家长愿意让幼儿参与互动交流活动。

    在教育行为上,最受家长青睐的方式分别是“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个别交流”等。在家长陪孩子做什么选项中,示范园、一级园的家长选择“做孩子喜欢的游戏”选项最高,而二三级幼儿园家长选择“看电视”居多,其中示范园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和郊游。在增长育儿知识的渠道上,家长们认为主要通过朋友沟通、上网、看书、电视节目等形式。调查发现,示范园家长的综合素质、育儿意识等方面最强,公办、民办一级园次之,民办二三级园相对最低。

    在对待幼儿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同层级幼儿园的家长没有明显差异。家长育儿乏力,近九成家长在育儿方面不自信,隔代教育、家庭成员间观念不一致等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家长对待育儿普遍感到焦虑、力不从心,学前家庭教育急需得到指导和提高。

    学前家庭教育是一种专业技能,需要专业学习与指导,但现在社会缺乏指导家长育儿的机构,而种类庞杂的网络、书籍,让家长无从选择。当前的父母多为独生子,初为父母,缺乏实践经验,增加了育儿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个体成长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加上来自工作和社会压力,让更多的家长或收入较低家长群,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幼儿的成长。

    【经验】

请家长轮流做助教

    ■杨会芝

    “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一般是指发现并利用家长丰富的教育资源,请家长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协助教师完成教育目标。

    在每月一次常规的“家长进课堂”基础上,我园大胆尝试、创新,吸收家长参与每周三下午的大区域活动,担任家长助教,协助教师共同组织大区域活动,维持活动秩序,维护幼儿安全。

    所谓大区域活动,是相对于班级分区域活动而言的。由于我园活动室空间小,每个班级设置4-5个区域不现实也无法做到。我们将每个班级设置成一个大区域,每班一个主题,比如大班探索奥妙屋(以科学探索内容为主),中班快乐音乐吧(以艺术素养活动为主),小一班建构城堡(以建构活动为主)和小二班创想手工坊(以手工制造为主)。活动前,教师带幼儿到各活动室参观,了解各室活动内容,以便让幼儿自主选择参加哪个区域的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自选活动区,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活动后,幼儿回到各自班级,在老师带领下,对参与大区域活动的情况进行反馈、总结。

    这种打破班级界限的大区域活动,扩大了幼儿交往范围,但也给教师的组织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全园教师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为保障活动有序开展,请家长直接参与到大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中来,协助教师共同维持秩序,维护幼儿安全。

    最初,参与活动的家长对开展大区域活动并不十分理解,教师知道家长的疑惑后,主动向家长介绍活动的目的,并结合发生在区域活动期间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有位奶奶在参与了大区域活动后不解地问:“孩子们进进出出,乱哄哄的,这哪里是在上课?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活动呢?孩子直接在教室上课不就行了?”

    面对家长的疑惑,一位教师从区域活动对培养幼儿好奇心、兴趣、责任心、协作能力所起的作用谈起,又谈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设置区域活动就是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直接感知、操作体验中获取知识经验。

    这位教师以区域活动中搭积木为例,说明搭积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首先,这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活动,是他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搭积木就像盖楼房,画图纸、选择材料、做好地基、明白各种空间架构方法、动手操作、与同伴合作协商能力、大小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之间的关系等;再其次,“大带小”让大班幼儿有了“我是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活动中,他们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帮他们解决困难。

    听到这里,这位奶奶似乎明白了,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的事情好处有这么多啊。

    “家长助教”,让家长直接参与进来,亲自体验,可以以点带面,口口相传,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好地了解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教工幼儿园)

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

    ■马艳华

    实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科学的保教保育,是育儿效果得到充分保持和扩充的基础。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建设“亲子共成长”工程,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我园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建立亲子档案,促进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家庭信息,是做好亲子共成长工作的前提。我园在每个班级建立了家长档案,注明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单位职业;幼儿生日、健康状况、特长爱好等信息,为班主任组织亲子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每个班级设立“幼儿成长档案袋”,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幼儿作品、亲子作品等,二是教师眼中的幼儿,三是家长眼中的幼儿。档案的建立,有利于老师和家长观察孩子近期的变化,促进家园共育。

    开展家长课程,更新教育观念。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必要条件,办好家长课程是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渠道。各班级做好宣传及有关准备工作,确保家长课程按时开课,定期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通过课程的开展,家长懂得了如何正确培养孩子,一些不好的做法和观念得到了及时纠正。

    举行家长开放日,做好相互督促工作。幼儿园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到各项活动中,通过听课、家长代表发言、与教师交流沟通等方式,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体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

    聆听专家讲座,提升思想认识。教师平时的工作繁杂而琐碎,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为了给他们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科学的育儿方向,幼儿园每学期都会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学专家来园,在多功能厅开展知识讲座,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

    “大手牵小手”,注重根基教育。幼儿的行为在很多时候属于无意行为,还没有形成规律,因此,有时在园内培养的良好习惯,在家却不能很好地履行。为了让幼儿坚持好习惯,幼儿园为幼儿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大手牵小手”表格,以笑脸、哭脸反馈和督促幼儿在家的生活常规,从而使幼儿愉悦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广建信息网络,共谋园所建设。各班建立家长QQ群、飞信、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桥等信息脉络,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亲子作业、幼儿发展、天气变化等情况定期与家长沟通。家园联系桥内留有教师简介、联系方式,开辟“育儿知识”、“交流平台”等栏目,随时向家长宣传育儿常识,家长还可利用交流平台参与建设性意见,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定期召开趣味亲子运动会,举办节日亲子游园、亲子同沐书香活动,发放科学育儿信函,并利用院内、走廊宣传栏,努力做好科学保教知识宣传工作。(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幼儿园)

    【观点】

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要接地气

    ■刘霞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心愿,对于处于弱势的农村家庭来说,这一要求更为迫切。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孩子,摆脱农村生活困境,从而改变家庭命运,是许多农村家庭的期望。在许多农民看来,越早开始读书写字,孩子越有可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获胜,读写算才是学习,其他都不被认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被理解也属正常。

    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不将家长的需求轻易冠以“小学化”的帽子一棒子打死,找出其中合理的、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部分,适当地给予满足,能够使家长获得理解和认同感,从而获得家长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家园沟通渠道,这是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基础。

    在农村,大量留守儿童跟随祖父祖母生活,而大多数祖父母因为文化知识有限,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甚至有许多不识字,宣传提纲、橱窗、宣传单、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对他们来说等同于无;《指南》的教育建议虽然浅显易懂,但对没有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较差的家长来说,并无实际意义。如何让这部分家长准确把握、理解《指南》的精神,支持配合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是农村贯彻落实《指南》的最大难点。

    其实,这些家长虽然读书少,但并非没有文化。农村有乡土文化,有许多通俗的民间语言,如“强按牛头不喝水”、“强扭的瓜不甜”、“锅盖揭早了煮不熟饭”等等;农民也懂得很多动植物生长的知识,如种庄稼要适时播种、适度浇水、及时除草除虫,这些知识其实是和教育相通的。幼儿园在面对家长宣传时,要针对家长的特点,将《指南》“本土化”,以浅显易懂的乡土语言、生动的事例跟家长沟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本地幼教队伍中培养出一支本土宣讲团队,通过口耳相传帮助家长理解《指南》,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建议】

不妨用微信传经送宝

    ■汪明 张睦楚

    经常听到有园长抱怨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知识太难了。笔者认为,园长不妨试试用微信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知识。

    首先,微信可大大提高家长接收科学育儿知识之可能。绝大多数家长很关心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接受科学育儿知识也十分渴望,但他们平时工作很忙,每每遇到幼儿园组织科学育儿知识讲座时,他们打心里很想去听,但又没时间只能作罢。而现如今,微信已经很普遍了,倘若园长能将科学育儿知识放在微信上发布,家长就可以随时用微信查看。如此一来,将突破传统科学育儿知识传递的时空限制,大大提高家长对科学育儿知识的接收。

    其次,微信有利于增强家长接受科学育儿知识之实效。当前已进入快餐式阅读时代,人们很难有耐心去认真聆听一场讲座、仔细阅读一本书,他们更习惯且喜欢通过碎片化阅读来获悉信息。园长可以在自己的微信中,转发或分享一些专家关于科学育儿的文章或报刊上刊发的相关科学育儿知识。

    当然,在使用微信时,园长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园长身份,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管理微信,说话用语都要有身份意识,哪些内容可以转发分享、哪些内容不可以转发分享,心中都要有数。对于家长的问询或质疑,园长要及时回复处理。由于园长事务较多,幼儿园可以根据需要给园长安排助手或以园长或幼儿园的名义专门开设微信群,由专人负责。

    利用微信发布科学育儿知识,还要把握好时间及频率。要摸清家长平时上微信的时间段,尽量赶在此时间段内发布。此外,还要注意频率及节奏,如在较短时间内发布过多内容,易造成“刷屏”;相反,若微信更新太慢,所发布的科学育儿知识又会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进入幼儿家长的视线。(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个案】

“我错怪您了”

    ■秦志清

    春节刚过,一位幼儿家长怒气冲冲地找到我,指责幼儿园没有把孩子教好,孩子都入园半年了,连加减法都不会,汉语拼音更是老搞错,要求转班、换老师。这位家长是位进城务工人员,很少参加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孩子我认识,活泼机灵,人见人爱。这中间有什么误会呢?我把这位家长请进办公室,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她平静了一下情绪,然后详细地谈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春节期间,一大家子人回家团聚,其乐融融。孩子的奶奶对几个孙子、外孙疼爱有加。闲暇之余,就喜欢“考考”孩子们,诸如10以内的加减法、汉语拼音、从1数到100等。每次“考试”,自己的孩子必输无疑,而同样上小班的表弟却对答如流。奶奶就纳闷了,怎么在城里上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如在村里民办园就读的孩子呢?这城里幼儿园是咋教的?于是三番五次动员孩子转回农村上民办园……

    “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呢?”我问。“在我眼中,她当然是最棒的。但我还是觉得幼儿园应该教孩子文化课,要不上了小学就跟不上。”这位家长平时忙于工作,难得到幼儿园来一趟,我趁这个机会和她交流起来。我告诉她,幼儿教育要坚决反对“小学化”倾向,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地做好保教工作。幼儿教育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不能越俎代庖,揠苗助长。

    我一边和这位家长交流,一边陪着她在幼儿园参观。在小班的教室窗外,这位家长停下了脚步。原来,老师正组织孩子们自由表演节目,刚好轮到她女儿,孩子大方地走到前台,用稚嫩的声音讲述:“过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家养了好多动物,有鸡、鸭、鹅,还有小狗和小牛,它们经常和我们在一起玩耍。它们的叫声可好听了,汪汪——眸——咯咯咯——”由于自己的表演赢得热烈掌声,孩子激动得小脸通红,连蹦带跳跑向座位。

    “其实,每天看着孩子灿烂的笑脸,回家后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述幼儿园的开心事儿,我们觉得工作再辛苦也值得,衷心地感谢您们辛勤的付出!今天错怪您了,对不起。”我握着这位家长的手,欢迎他们夫妻经常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家园携手,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空。(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教体局)



/jiaoyu/zatan/2019-11-29/280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