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生为本 育德育能

[db:作者]  2014-06-0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校园之声

    德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困扰学校教育的难题。从理论的探讨到实践的探索,从教育诞生以来,德育究竟是什么、究竟如何开展,始终是教育的一个困境。今天,学校德育似乎空前繁荣,但无情的事实却是,德育从上到下空前“重视”,而德育问题却愈来愈多,德育效果依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理念落后?还是我们手段简单?好像都不是。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提出“以生为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在方法上似乎都为我们的学校德育提供了新思路,湄池中学德育的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其提法与做法的合理性。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如阳光雨露,细细滋润才能守得一朵花开的芬芳。而德育,恰如根下的那抔土壤,为成长提供最初的养分,也为成才奠定坚实的根基。

    “为师生构建多元化发展空间,让师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承载着校长何建勋对教育的追求,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以“五爱”(爱自己、爱他人、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以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同心协力争创德育特色学校。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实践则是实现有效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效地整合德育资源,归纳德育要素,开设德育课程,使之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是湄池中学德育的主要思路。为了使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广泛,责任到人,实施有效,促进完善人的发展,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一系列的德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四大系列:主题活动系列、社会实践系列、视频教育系列、心灵辅导系列。

    以主题教育为主线 丰富德育内容

    走进湄池中学的学校,你能感受到孩子们亲切的问好,看到上课时自信大方的发言,午餐时有序排队、不浪费粮食,很难看到扰乱课堂秩序、课间在教学楼走廊打闹等不文明行为……校园里弥漫的文明新风让人如沐春光。

    这一切都与该校校领导班子对德育的重视密不可分。据悉,湄池中学在着力推进“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观念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采取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多层次的教育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大型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确定一个大主题,每月围绕学期大主题开展小主题系列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于经历中,于体验中,于感悟中。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真情,感悟人生,收获良好品格。

    学校整体设计了九个德育专题活动,使德育专题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体系。系列一:“温馨我和你,关怀到永远”,进行“爱的教育”;系列二:“志愿者在行动,实践中显才干”,进行“责任教育”;系列三:“携手架心桥,互动心体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四:“挑战极限,自救自护”,进行“安全教育”;系列五:“警钟长鸣,珍爱生命”,进行“法制教育”;系列六:“快乐成长,成长快乐”,进行“身体健康教育”;系列七:“美好生活,绿色守望”,进行“环境教育”;系列八:“特别日子,特别关注”,进行“节日文化教育”;系列九:“学会感恩,成就人生”,进行“感恩专项教育”。

    学校把“九个系列”的德育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列成丰富多彩的“菜单”,再以“特别的日子”为时间顺序建立德育工作行事历,让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个性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充分挖掘活动本身的优势,营造有个性、有特点的德育环境,让德育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以视频教育为载体 创新德育模式

    传统德育在很多人看来目标空泛、形式呆板,内容流于说教,也导致了德育“口头上重要,手头上次要”的尴尬境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以视频教育为主的德育特色路径,使德育教育真正‘接地气’。”何建勋校长介绍说。视频教育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处新平台、一条新思路、一种新手段。学校结合当今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知识结构,利用电子屏对各种纪念日、大型活动、名言警句等以标语、图片的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发挥电子屏的宣传和服务功能。

    学校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和教室多媒体开办了“周一世界周刊、周三地理中国、周四法律讲堂”等栏目,每次看视频前,班主任都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尤其是对视频内容的思想性进行指导,使学生有目的的去观看视频,而不是去消遣和娱乐。学生观看视频后,老师抓住时机,结合视频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对学生进行“后续”教育。学校希望通过《世界周刊》栏目,让学生从海量的信息碎片中捕捉世界发展的轨迹,从每周的国际事件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获取最及时的新闻信息,保持与外界的信息畅通;通过“地理中国”栏目普及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倡导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弘扬科学的精神;通过“法律讲堂”栏目讲述相关法律、法规所蕴涵的法理及立法背景,寓法理和观点于故事中,让学生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运法。 

    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让学生自主寻找、发现、记录、传播身边的美。视频教育作为一种德育的超文本形式进入学校,拓宽并改善学校德育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德育,调动了学生自身道德构建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以心灵辅导为重点 构建德育桥梁

    为了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倾听学生的诉说,构建和谐校园,湄池中学于2003年开设了“王Sir信箱”。

    “亲爱的王Sir, 您的广播还继续吗?真羡慕学弟学妹啊!他们还能听听您的节目。记得当年——特别是高三的那年,是您的教导给我了很多信心,让我考上了重点大学。有机会我一定还要来母校听听你的节目……”

    “尊敬的王Sir,您好!好想再听听您的声音啊!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终究竟还是要走出校门的。不过,在高中三年,是您的浑厚声音陪伴着我们一起过来的……”

    “尊敬的王Sir,说实在的,我来湄中就读,一大半原因是我表姐说您是这个学校的心理老师,而且还主持广播节目,帮助我们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我表姐特别提到你作为心理老师,其实是一位英语老师,能站在我们学生的角度为我们学生着想,非常理解我们学生。来这儿以后我真正体会到了您的用心良苦和真挚的爱……”(这样的稿件共有一千多封)

    一封封学生的来信真切地诉说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爱、恨、喜悦、烦恼和对“王Sir信箱”的理解、关心和支持。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该校的“王Sir”王光明老师不断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积极寻找更受学生欢迎的沟通方法。现在“王Sir信箱”广播节目,在每周二中午开播,回答学生中关于学习、生活、友谊等等方面的来信,同时将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与校长室和各处室沟通,解决学生中的实际困难。做到封封有回音,件件有答复,深受学生的欢迎。现在“王Sir”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集体的力量,一个团队的精神,一个德育的平台,一座沟通的桥梁,一个心灵的港湾。

    学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心理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新建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心理健康中心,内有面积150多平方米心理教育专用教室一个,另有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沙盘室等功能教室,并购置一套心理健康测试软件。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测试,进行有针对性地摸底,建立心理特殊学生档案,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然后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开展下去,学校配有多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的老师,其中有5名教师获国家二级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有43名教师获C级心理健康资格证书。该校蒋建德老师是全市有名的心理咨询师,已为多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效果甚佳,学生情绪稳定,有多名家长来信来电对蒋老师表示感谢。而蒋老师常说:“拯救一名学生等于拯救一个家庭,家长的满意就是我进行心理辅导的力量源泉。”

    以家庭教育中心为平台 拉近德育距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今日的社会日益复杂,今日的学生思想更为活跃,教育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以往明显增大,单靠学校管理难以胜任,单靠家庭教育力不从心。因此,必须改变学校教育孤军奋战的不良局面,于是湄池中学家庭教育中心应运而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零距离接触,从而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该校的家长委员会时间设在大星期放假返校日,以班为单位开展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交流内容包括学校的发展思路和存在的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对学校的管理意见和建议,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难点和缺点等等。家庭教育中心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方便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传授家庭教育知识。通过近一年的交流,很好地增进了教师和家长的感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了父子、母女关系,提升了学校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润物无声中,学校提升了德育的质量。

    以文学社团为抓手 提升德育品位

    学生文学社团是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它是道德实践、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的途径,是学校连接社会、课堂连接生活、知识转为能力的桥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学校在校领导班子的提议和指导下,在团委的大力协助下,成立了湄池中学“浦阳江”文学社,余剑胆老师任社长。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入社考试,并当场发表演讲,选拔了36名文学社员。邀请店口文化艺术协会何仲尧、朱珑、陈平等当地著名作家作文学讲座。编印“浦阳江”文学社杂志——《白塔湖》。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组织阳光阅读、阳光写作,这些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了健康美好的情趣和奋发向上的态度,创新和深化了德育阵地。

    目前,知性德育正在向生活德育回归,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所以社会实践作为生活德育被纳入了湄池中学的必修课。学校通过“学生远足、军训、军营生活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一种难以忘怀的全新的激情生活。

    多年以来,该校德育工作基础扎实,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了浙江省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单位、绍兴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绍兴市红十字示范学校、绍兴市文明单位、绍兴市廉洁清风进校园示范学校、诸暨市家长满意学校等多项与德育工作有关的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德育创新、特色提质之路。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使德育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湄池中学师生的工作活力之中。湄池中学坚持用校风感染人,用教育规范人,用环境熏陶人,用活动影响人。“东风化好雨,润得满园春”,师生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使师生彰显出蓬勃的活力,焕发出绚丽的色彩。湄池中学正在德育工作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齐松懋)



/jiaoyu/zatan/2019-11-29/2814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