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西京学院:民办高校怎样成功转型

[db:作者]  2014-06-2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任芳 西京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博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信息广场

    建筑工程实验中心

    学生实训

    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

    汽车检测实验实训

    校企合作签约

京映湖

    新建本科院校怎样转型?西京学院新任院长任芳提出,西京学院要转型与创新,进行“二次创业”,建设高水平“西京大学”。

    2011年,经国家学位办批准,西京学院成为首批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首批2个试点专业,是全国领先、西部仅有的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民办高校。经过20年发展,西京学院已形成以工为主,理、经、管、文、艺、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校。

    在任芳看来:“孙子在《势篇》中有句‘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在社会生活中,势的考量也极为重要。于个人处世言,尚且讲审时度势,把握大势;于学校转型发展言,更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民办高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灵活的办学机制和体制。民办高校具有转型快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创新活力。民办高校张力的释放,也就在于机制和体制优势”。

     高度契合国家战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该院自2001年起就致力于探索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院2005年成功升本后,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该院思路超前,2010年和2011年,作为全国仅有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主动邀请国家教育部门评估中心对其开展本科合格评估,并取得合格成绩。通过评估,该院理清了办学思路,进一步坚定了举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初衷和决心,并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总结和升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规律。该院明确“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着重培养学生“将科学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

    该院自2012年3月正式启动章程制定工作以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立足学院实际,分析学院特点,广泛开展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重新制定了《西京学院章程》。该院章程明确指出:“西京学院的办学定位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院发展实际,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错位发展。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满足现代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提倡和发扬在艰苦办学的历程中所形成的无私奉献、挑战极限、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此次国家教育部门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而该院在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中是关于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最齐全的,既有高职高专,也有应用型本科,还有专业硕士,有健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可以看出,该院在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是正确的,也是高度契合国家战略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将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加快先进技术的转移、应用和积累,把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

    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时代而生,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转型期就是机遇期,要抓住这一转型机遇期,进行‘二次创业’,使西京学院教育改革向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拓展。”任芳说。

    在办学20年之际,该院正式开启了以转型创新为主线的“二次创业”新征程。2014年伊始,该院会聚精英骨干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培训,经过系统培训后,该院制定了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并将2014年定为转型创新年,既有管理体制机制的转型创新,又有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创新。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科学规划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之路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该院转型创新由此全面展开。不难看出,该院在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上的认识是到位的。

     坚持产教融合,不走经院式办学老路

    西京学院转型,在三方面发力:

    一是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转型。该院确定不再比拼外延发展,而是专心于内涵建设。该院已决定压缩规模,每年减少2000学生,目标是使学生数稳定在20000人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集中精力抓质量建设,克服大而弱的办学弊病,提高学院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二是从闭门办学到开放办学的转型。该院不走传统的经院式办学老路,开门办学,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契合,面向生产一线着重培养学生“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这既能改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也符合当今世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根本要求。

    三是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转型。网络教育(MOOC、EdX等)的兴起与快速扩张,使得大学绝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素养、人际交流和一技之长等。因此,该院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需求,制定了“通识加技能、科学加艺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表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该院在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的同时,努力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整合校内外多种资源,以联合教育为主要模式,实现学院培养与企业生产实践无缝对接。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从人才培养的旁观者直接成为全程参与者,从对人才培养无约定的接受者成为“零距离”人才培养的塑造者。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支撑上,贯穿到教学实施的全程塑造中,实现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学。

    早在2007年该院就成立了产学研办公室,该院多个专业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从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到招生、面试,再到教学过程,企业全程参与。企业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参与教学和实践实习指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实现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条龙”。

    该院积极探索有效的双赢机制。该院与陕西云海投资有限公司西安赛瑞喜来登大洒店成立“喜达屋班”;与中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合作,使油田精英参与机电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同时,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和校企合作的典型实例,鼓励机电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与油田工程项目,共同攻关,为企业创造效益。将企业课题放在学院实验中心和工程研究院,由教授和专家主持研究,学生参与。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更新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近年来,该院与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陕西省第四工程建筑公司、笛威欧亚汽车科技、上海慧聪集团西安分公司、中铁置业集团西安分公司等53家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养。目前,该院还拥有校企合作的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46个,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其中,该院2012年与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2013年与陕西省第四工程建筑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该院通过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大学的工程教育,避免闭门教学,缩短学院式的工程教育与实际工程需要的距离,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企业、学生、教师共同受益,合作双赢的路子越走越宽。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分析本专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的总体要求,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制定西京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三个结合”。“三个结合”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二课堂结合;以德育为先,德才培养结合。大量吸取企业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意见,坚持学以致用,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倡“学为所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树立应用导向的课程观,以岗位群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需要构建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了课程支持能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

    西京学院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体现了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针对地方经济需要和该院特点,土木工程专业确定以中小型建筑工程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岗位群为重点,培养目标为既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又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中,对于确定的人才定位和岗位群,探讨学科宽、厚度,专业知识鲜活度,职业技能要求,计算机、外语等常用工具的应用能力等,探讨多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研究每门课程的作用、地位,分析专业所涵盖的知识和技术领域,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明确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构建了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做到外语、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确定了实践教学学时数达总学时的40%以上。

    实施多元化考核,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特点,该院自本科评估后,学生成绩实施多元化考核。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考核平时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二是考试形式多元化,笔试只占一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结合阶段性知识学习,完成规定的学年作业和论文,要求真题论文等。例如,文科的学年论文和案例分析等,工科的学年作业和设计实践等,该院已有190多门课程实施了多元化考核。多元化考核在内容上拓宽了考试广度,突出了能力考评,在效果上引导和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实现了以兴趣牵引,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毕业设计要求真题真做,来源于企业实例,鼓励毕业生向企业投稿,每年都有学生的设计成果被企业采用。

    构建与大学四年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高度关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及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培养。在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以省级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核心,将军事训练、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建为八个平台,分别对应学生基本素质、基本实验技能、工程意识、实践技能、工程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无缝隙实践教学体系。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以项目经理为培养目标实现就业,该院组织企业和专家论证项目经理所具有的主要能力要求,以此为基础设置课程体系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切合工程实际需要。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以往实验课教学,通常是把理论课的验证作为主要实践教学内容,实验课课时安排和实验课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教学体系。近年来,该院在应用型本科教学和实验课程安排中,减少了一般验证性实验内容,开设了综合性实验,增设了设计性实验。计算机工程实验室和电信工程实验室将大学四年的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统一优化,形成系统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使实验内容有机融合。全面修订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突出嵌入式系统开发、网络安全、电子设计综合实验等内容。

    改革实践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突出一个“做”字,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去体会,去深化感性认识,在“做”中得到提高。一方面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和小发明小创造。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单片机课程学习中结合综合设计,动手改造洗衣机、电冰箱等实用电器的温控系统和控制程序;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制作方便高效的生活设施控制系统;土木工程的学生集思广益,综合设计现代化环保科学的教学用房等。截至目前,该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立项6项、省级立项36项、校级立项120余项。同时,该院大力支持学生全面参加各级各类全国大学生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等。近两年,该院已获各级各类竞赛国际奖项2个、国家奖项66个、省级奖项354个,累计参赛人数达1200多人次。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达到了学科竞赛对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将学科竞赛相关问题融入主干课程实践教学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创了一种“教学与竞赛互动,学生与教师相长”的新局面。通过学科竞赛切实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竞赛已经成为该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设教师队伍突出“双师型”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需要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该院通过外引和内培,逐步形成了结构配置比较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人员稳定的一支“双师型”教师梯队。

    该院始终坚持教学以教师为根本,依据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大力充实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同时,确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师资力量培养上,该院正确处理提高学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上采取得力措施:

    专业岗位认证制。要求所有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职称证的同时,须在两年内取得所从事专业的岗位资格证,“三证”齐全为教师基本要求。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专业操作技能,专业教师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肩挑。

    实行导师制。发挥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名师传帮带作用。省级教学名师李诚人教授、蒋红英教授分别负责指导数控技术和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由教授级学科带头人分工负责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建设优良的教师培养条件。该院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并组建了教师培训部,通过开展多种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

    该院科研处以课题为牵引,建立了多个科技研发中心,为教师提供研究基地,以优越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双师型”教师离不开必需的物质条件,该院在校内建立了多个实验实训场所,为专业教师实践与教学提供了优越宽松的条件;在校外以当地龙头企业为依托,与企业携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赴实践基地接受业务培训。

    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该院要求每一个本科专业至少设立一个校企合作项目,为教师去企业生产一线挂职学习牵线搭桥,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带薪去企业任职。先后选派70多名教师赴企业学习一年以上并取得了专业资格证书。重点专业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教授级高工和总经理来校教学,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通过多途径培养,该院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建成了既懂学科又精专业,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效果好,基本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改革成就事业,拼搏书写辉煌。西京学院20年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民办高度教育的发展史。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西京学院正在大刀阔斧地深化管理体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多项改革。展望未来,任芳踌躇满志:“西京学院向来得风气之先。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西京学院责无旁贷。”(弓世锋、王登武/文 齐允/摄)



/jiaoyu/zatan/2019-12-11/2887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